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

一、电工技术课的教学要求和目标

  电工技术课程既包括电路的理论知识,又包括具体的实验内容。作为学生,要学习基本的名词解释、如何分析电路、电路的计算步骤、以及看懂相关的电气图等,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能够熟练地操作。经过学习,学生不但学会了理论知识,动手能力也增强了,能够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这就为以后能够顺利工作铺平了道路。电工技术课程的公式和基础性的知识较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有很多的学生认为较难掌握。

二、实施高职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一些相关的研究表明,智力水平高的不一定比智力水平低的人更能够成功,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发展往往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有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是受到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帮助学生改变不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开发他们的潜力。让学生对电工技术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很重要的,要在教学的前期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是要有自信,自信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自信,将很难获得成功,不自信的人是不会有创新意识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上中学的时候,由于得不到教师的关心,不被重视,因此导致自信心不足,跟教师的关系日益紧张。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和学好电工技术课程的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激发创新意识。

  (二)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都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在跟教师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提高,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虽然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但是他们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在讲解电工技术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跟学生和谐相处。对于学生反映的各种问题,教师要认真地对待,鼓励学生提问,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设疑引导,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能力

  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应该作为教学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再课堂上不断探索、思考。例如,直流电路的计算主要有基尔霍夫定理、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他们属于电工技术理论解题占有重要地位,理论考试是考试的基本知识点,试卷中经常会出现,理论讲授完之后,由于几个定理解题各有特色,所以,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每位同学至少找出两个例题来分别说明采用那个定理解题较好;再如交流电路的计算有代数法和相量法,讲授完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在什么条件下用相量来计算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用代数来计算问题。通过这样的总结,学生就明确各定理的应用范围,也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达到了解题方法能灵活应用的目的。

  (四)授课教室可以适当调整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目的,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尺度,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教学,老师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并且把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互相分开,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相互脱节是不可避免的,也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只要合适的内容我们就应搬移到实验室进行讲授,学生一边动手一边学习,这是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的时候,教师结合书本理论知识讲解,且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当然,教师要教好边学边做的知识,就必须要准备好很多东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很多情况,比如损坏元件、实际操作效果不理想等,因此,教师上课前必须认真准备:首先选择某一教学主题来组织课本若干章节的内容;其次再思索怎样导入课题,如何组织指导学生具体操作,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例如,在学习电器控制线路(原理)时,就要先了解其中各个低压电器的控制作用,为此,就让学生在实验室对着已经接好的线路板认识、拆卸、组装各种低压电器,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理解了各种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也掌握了他们的结构和应用范围,理解了整个控制线路板的原理,这时学生对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的连接就会迫不及待的跃跃欲试了。到具体连接电动机控制电路时,就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加深难度:如先连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到电动机的`长动控制;又到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再到电动机的Y-△换接起动等,与此同时,让学生自己选择增加新元件,分析工作原理,连接完后通电试机,如果在操作时出现控制功能不能实现,教师应指导学生用万用表采用电阻法进行检测,以找出故障点,若个人无法解决,可让其他几个学生共同分析,直至找出、排除故障点,这样就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起来。教师在具体指导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实践环境讲解安全用电知识,这样学生在掌握了安全用电知识的同时,又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即使有些对理论知识掌握不是很扎实的学生,通过这种具体形式的实训,动手能力和活动能力都会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也掌握了电工工具和万用表的使用技能和导线连接的技能,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在实验室教课,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在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技能素质为目标。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学习理论知识为重点,显然,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要更换学生的学习场地,在实验室讲解电工技术这门课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听讲的同时,积极地动手操作,对于一些知识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都给予满意的答复,这就要求教师一定把课程准备好。在实验室,对学生遇到的实际难题,可以先让学生共同研究解决对策,最终把问题解决,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加强,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明显地提高。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04754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