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探讨论文(3)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4国外创业教育经验的启示

  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4.1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

  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高校都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是高校普遍缺乏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只不过是为了满足国家的要求,具有极强的功利性色彩。这导致高校只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而不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高校应摒弃错误的创业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回归创业教育的本质,使学生能够成为真正的“创客”。

  4.2培养优秀的创业教师队伍

  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必须有专门的教师队伍,才能圆满地完成创业教育教学任务,实现创业教育教学目标。创业教育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新型课程,注重实践教学[8]。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都不适合创业教育教学,创业教育教学教师既要具备一定的创业理论知识,又要具有创业经验和创业能力。目前高校创业教育教学师资非常稀缺,学校必须加大投入,努力培养和建设一支专门的创业教育教学教师队伍,以提高创业教育教学效果。

  4.3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课程是创业教育教学的载体。

  创业包括创业项目、组建创业团队、开拓市场、整合创业资源等重要环节。学校应根据创业教育的要求,设置专门的创业教育教学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和不同创业阶段的学生期望获得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不尽相同。目前,由于我国大多数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单一,把创业教育教学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并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不能自成一体,没有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课程体系[9]。高校应认真探索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完善创业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提高创业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4.4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创新创业基地

  目前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之间都缺乏沟通和联系,无法实现资源共享,这是高校创业教育教学的短板。学校、社会中介组织、投资机构、创业教育机构、企业等都各具优势,但相互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无法实现资源共享。高校应积极主动地整合社会资源,一方面,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建设校内创业基地,或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另一方面,与其他高校合作,建设共享创新创业基地。通过建设创业基地,促进学生开展创业实践,积累创业经验[10]。

  4.5完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高校应多元化评估创业教育质量,全面客观地反映创业教育水平。首先,从学生的角度评价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参与度直接影响创业教育效果。从参加创业教育、创新创业竞赛的学生人数占比,评价学生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从参与竞赛的获奖人次、等级等评价创业教育成效。其次,从学校的角度评价创业教育。从落实国家创业教育政策、创业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评价学校创业教育基础;从创业课程教学体系、创业师资队伍等方面评价学校创业教育条件。最后,从学生创业团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握市场的能力等方面,评价创业教育实践效果[11]。总之,要全面和客观地评价创业教育。

  4.6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大学毕业生能否成功创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政府应完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系,不仅要制定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持和税收减免政策,而且还应制定大学生创业的保障制度。高校应设置创业指导机构,对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总之,应利用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营造全社会创新和创业的文化氛围,使创业教育更上一个台阶[12]。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创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降低了创业门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创业队伍。在信息化时代和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值得持续探讨的课题,以寻求有效的创业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韩利红.论创业教育的三重境界[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9-22.

  [2]闫飞.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4(6):68-70.

  [3]李伟铭,黎春燕,杜晓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3(6):42-51.

  [4]孙萍.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4(3):12-14.

  [5]陶溪.浅析大学生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困境与出路[J].经济研究导刊,2016(3):169-171.

  [6]徐以标.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的新模式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198-199.

  [7]李远煦,黄兆信.从“融入”到“融合”:高校创业教育的社会融合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76-80.

  [8]苏世彬,黄玉林,陆培民.“三加一”创业教育模式基于台湾育成中心经验的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6):55-62.

  [9]高其胜.“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与路径优化[J].科技资讯.2016(30):159-161.

  [10]林聪.创业教育驱动下高校学生创业行为研究———以宁波为例[J].理论与视野,2015(10):85-87.

  [11]刘洋.中外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35-140.

  [12]梅伟惠,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与策略[J].教育研究,2009(4):67-72.

第三篇: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初探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迅速而创业教育效果不佳的现状,已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社会参与不足、办学相对封闭是创业教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通过对创业教育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在对比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基础上,本文从网络嵌入性的视角,重点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及区域内的创业服务行业,研究如何通过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来提高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从而实现高校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从理论上,本文拓展了创业教育研究的视角,将以高校校内为中心,拓展到区域网络。从实践上,本文对提高高校创业教育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04785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