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中职班主任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无为”思想对中职班主任工作方法的启示

  针对中职班主任工作繁琐的特点,时间一久,人极易产生一种无望的情绪,这时不妨试着改变被动工作方法,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点,可以从老子“无为”的思想中得到启示。

  1.不言之教,无为之益。老子很推崇“无为”的工作方法,“无为”不是毫无作为,而是把握规律,因势利导,灵活应对,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理想状态。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不言”的教导,之所以能形成“无为”的益处,是因为“不言”的工作方法,蕴含着看不见的巨大能量,能发出无坚不摧的力量。这对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启发是:在班级学生的德育过程中,不仅仅是指少说教,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在学生面前以身作则,多做实事,以自己的言行给学生做出表率。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谓“行不言之教”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无外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二是班主任禁止学生做的事情,自己坚决不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带领学生前进。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个人范例,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表的一种教育力量。”

  这也是现代教育理念里所讲的隐性教育力量之一。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应时时刻刻注意不言之教,这种间接的、潜在的德育可以避免显性的说教可能带来的逆反心理。模仿是青少年获得优秀品质的重要方式,老师呈现给学生的应是真实人格的一面,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这样使学生感到真实亲切,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增强德育的可信度、吸引力。钱穆认为:“人师是师道之最高标准,人师能以身作 则,能 行 不 言 之 教,此 即 所 谓 师 表 或 师范。”

  的确,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具很大正能量的,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作用是巨大的,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提倡的“无为”否定的.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妄为”,他把顺应自然事物发展规律的作为称之“为无为”。作为中职班主任如何才能做到“为无为”呢?

  (1)要做到“善救人”。“善救人”就是明确“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观念。老子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道德经》第二十七章)不少中职学生存在着种种问题,在初中阶段,常常受到老师的冷落,但做一个优秀的中职班主任,要纠正学生业已形成的自卑心理,“一个孩子在充满耻辱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了自责有罪;而一个孩子在充满肯定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了立志定向”,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激发他们自主养成积极向上的品格。

  (2)要做到“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道德经》第六十三章)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时,要认清事情难的是发生于易的,大的起源于小的,教育学生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关注细节。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一定能善于利用细节去感染、教育和管理学生。

  (3)要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这段话充分反映了老子的辩证思想,他认为客观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就告诉我们防微杜渐的重要性。在中职学校里发生的一些突发事情,很多都是有先兆的。例如学生情绪的变化有时是学生动向的晴雨表,中职生常常是喜怒哀乐形于色,这就需要班主任能察言观色,及时关注学生内心的变化,做好沟通,好的事情加以鼓励,不好的事情加以疏导,从而能趋利避害,给学生指明事情正确的发展方向。总之“为无为”的根本目的是“无不治”,要做到“无不治”,则须有从细节着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不要等到出了大问题,才手忙脚乱地去处理,正如中医里所提倡的“治未病,不治已病”一样。

  (三)“上善若水”思想对中职班主任修养的启示

  中职班主任职业性质是复杂的,中职班主任自身修养的高低对于胜任该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好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很难做好这份工作,如何做到内外兼修,老子“上善若水”的思想给予了我们有益的启发。

  班主任的修养能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基于教师的个性,……没有教育者个人对受教育者直接影响,就不能有深入人性的真正教育。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定型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

  班主任应有什么样的修养呢。水是老子喜欢的物质,“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八章)水所具有的“七善”特性正是老子心中理想的人格。老子“上善若水”的思想启示我们,中职班主任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提高修养。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从内在修养方面来说,应做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1)“居善地”体现了水择地而居的特性。班主任要有一种悲悯情怀,对待学生应有一个善的态度,这就是“居善地”,不要认为他们是中考的失败者,身上必然有各种各样的毛病,这样带着有色眼镜去面对他们,必然会对自己的工作造成种种障碍,班主任内心应有善的底色,带着发现美的积极态度去观察学生。

  (2)“心善渊”讲的是水宽广的境界。要求我们在工作的时候要有一颗深沉而渊博的心,快乐积极地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面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学会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3)“与善仁”反映了水滋养万物的奉献精神。这要求中职班主任的奉献是默默的,如果仅仅是考虑个人的得与失,而不是实实在在关心所有学生的成长,很难说是一个合格的中职班主任,也很难真正去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水泽万物而无索取,正是水的品格高洁之处。

  (4)“言善信”反映了水的真诚坦荡。

  这告诉我们对待学生要诚信。对于许多中职学生来说,越是对他不信任,他就越是逆反,与班主任对着干,这种情况下,很难有教育效果。老子说:“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在实际工作中不要选择性对优秀学生加以关注,这样会伤害其他学生的自尊心,对于管理和教育带来很大不利影响。  2.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从外在修养方面来说,班主任要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象水一样“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政善治”反映了水博大的气势,把握大局的气度。中职班主任工作中也要像水一样把握整体的能力,对班级的管理要有长远及全面的考虑,制定有效可行的班级学生发展规划。在此过程中,明确学生们的发展目标,鼓舞学生的士气,班主任就是一个班级的引领者,要给学生希望,赋予学生使命感,这就是“政善治”在一个中职班主任身上的体现。

  (2)“事善能”体现了水无坚不摧的冲击力。水看似柔弱,实则蕴含磅礴的力量,并且无孔不入。中职班主任要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可以借鉴水的这种特性。老子认为“弱者道之用”(《道德经》第四十章)。首先“柔弱似水”可以使许多学生首先放下对班主任的抗拒心理,使他们在“亲其师,信其道”基础上,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面对人生,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其次,“柔弱似水”也体现了一种韧性,一种“水滴石穿”的锲而不舍的韧劲。这种韧劲须贯穿于中职班主任的整个工作当中。这种以柔克刚的工作方法正是班主任“事善能”的表现。

  (3)“动善时”体现的是水的量变到质变的能力。这需要班主任一要根据学生思想发展的方向加以引导,二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发扬,三是要根据事情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加以引导。总的来说,班主任要有捕捉最佳教育时机的敏锐性,能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这样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正所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老子的思想流传千古,至今仍不乏普世价值,其关于“道”“无为”以及“上善若水”的思想核心是建立内心精神和外在行为的和谐。老子由内而外全方面地实现他的人文关怀,表达对善的终极追求,这对于当今的中职班主任工作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当然,老子的思想侧重于哲学意义上的论述,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将其理念的层面与现实的操作层面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最大程度发挥班主任的德育与管理的成效。参考文献:

  [1]王荣德.现代教师人格塑造[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51.

  [2]韩传信.德育原理教程[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3]蔡汀.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4.

【中职班主任论文】相关文章:

1.中职学校班主任论文

2.中职班主任工作论文

3.中职班主任德育论文

4.中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原则论文

5.中职班主任心得

6.中职教改论文精选

7.关于中职英语论文

8.关于中职德育的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04884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