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论文:深化《PLC原理与应用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大专高职电子专业《PLC原理与应用》课程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出“第二次改革”的新思路,以期达到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的目的。文中着重阐述深化一体化教学改革应在课程的编排、实践项目的选择、授课方式、考试评估方式等四个方面有全新的突破。使学生真正达到理论知识熟、实践能力强、创新水平高的“三好学生”的目的。

  关键词:PLC原理 一体化教学改革 深化 实践

引言

  近年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面对挑战,各类高职高专院校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满足企业对生产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师资队伍的建设到具体课程的设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以工作岗位的实际为标准,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作为应用电子类专业的核心课程,《PLC原理与应用》的教学也由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分治”转变为原理与应用的“一体化”,类似于《PLC原理与应用》一体化的课程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几乎所有职专院校的课堂上,有关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以来,收录于中国期刊网并含“PLC”、“教学改革”、“一体化”等关键词的学术文章多达157篇。

  顾名思义,“PLC原理与应用一体化”就是PLC的原理与应用相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教、学、做、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适应职专院校学生的能力特征与思维特征,运用直观、生动的案例教学,有利于将“动脑”与“动手”结合到一起,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强化教学效果、增强学生技能水平的目的。

一、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PLC原理与应用一体化教学的出发点是通过“教、学、做、用”的结合,实现“掌握理论知识”与“锻炼操作能力”的同步。然而,从最终效果来看,《PLC原理与应用》一体化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

1.理论讲解与实践运用的结合过于松散

  PLC原理与应用一体化教学的本质在于“理论讲解”与“实践运用”的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理论讲解的过程是为实践运用进行指导的过程,而实践运用的过程是回忆与检验理论知识的过程。通过研究发现,《PLC原理与应用》一体化的教学存在将理论课与实验课进行简单缝合的现象,即在形式上将两门原本分开的课程打包到一起,实现理论课与实践课在时间与地点方面的同步。这里所谓的“一体化”其实只是把教室搬到了实验室,片面地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不仅忽视了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也忽视了引导学生在实验或运用的过程中检验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和欠缺。这样一来,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对PLC的原理及应用只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中,虽然能够熟练地操作课程安排的实例,但运用理论知识和已有经验解决实例以外新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

2.实践项目的设置脱离实际

  一体化教学的载体在于一系列的项目,一个项目所承载的信息量与技术量,远胜于一堂理论课与实验课所传达的信息量。因此,项目设置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也影响着最终教学效果的成败。考虑到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以及高职专院校学生的特点,PLC应用实践项目的设置应该尽可能模拟实际生产、生活的场景,并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做到与时代同步。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有关PLC原理与应用的教材早已在项目设置方面作了安排,任课老师只是简单地遵循既定课程教学大纲授课,缺乏同企业及一线技术人员的沟通与交流,老师学生都缺乏必要的信息。这就必然造成实践项目同社会实际的脱节,导致学生通过学习积累的.经验严重滞后于科技发展的速度。

3.学生应对新问题的能力不强

  检验《PLC原理与应用》一体化教学最终成效的标准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初衷是增强学生对PLC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并增加学生毕业后择业时的砝码。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这一角度而言,一体化教学改革是可行的,也有一定成效。然而,根据教研组对实习合作单位及用人单位的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离开学校或实验室以后,在工作岗位上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不能立即“上岗”,需要从头学起新知识新技术,缺少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的应变能力。

二、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深化

1.课程的编排

  课程的编排主要涉及教学课时的分配,以及教学内容主次的处理。《PLC原理与应用》的一体化教学应在学习时间方面加大对实验环节的投入,压缩纯理论知识,如PLC的发展历史、PLC型号等方面的教学,切实提高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1.1以实验为重点,以理论讲解为辅助

  授课老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PLC应用技术的发展状况,掌握最前沿科学信息。针对已毕业的学生多,工作单位分布广,应用类型齐全等特点,重点建立应用电子专业同学录与腾讯QQ 群,与不同届别的学生搭建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同时藉由该平台,通过往届毕业校友了解与掌握PLC在应用方面变化发展的信息,方便及时更新课程内容,避免教学内容滞后于科技与生产实际的发展。

2.项目的选择

  《PLC原理与应用》课程一体化教学的载体在于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这些项目的操作不仅需要相关的理论知识作铺垫,同时也应紧跟社会技术进步的水平。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项目的实施过程既是温故理论知识的过程,又是提前熟悉社会实际工作岗位的过程。因此,项目的选择与设置应突出实用性与时代性,并尽可能地开展同企业之间的合作。

2.1突出实用性

  PLC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工业领域,如制药、冶金、化工、电力、机械等,应用面极广,因而一体化教学改革应该紧紧抓住PLC的这一特征,选择或设置同工业生产或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例如:“运料小车控制”、“PLC控制数控车床液压系统”便是对企业生产场景的模拟,能够让学生提前熟悉实际工作情景。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484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