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职业院校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由评估到“诊改”是职业院校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一次嬗变,是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的、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都要参与、涉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方面全过程的深刻变革。受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承担起教学诊改的培训与推动工作。2016年6月,全国诊改专委会在江苏常州举办了面向省级诊改专家、院校长的8期培训班,进行了诊改理念宣讲、文件解读、数据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培训,以及省级诊改方案、院校诊改方案研讨等,来自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企业和团体2200多名代表参加了培训。

  关于高职院校实施十余年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与当下推动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关系,全国诊改专委会主任杨应崧认为[1],由政府组织的,以督导和第三方评估为主要形式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建立的,以诊断与改进为主要特征的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共同组成中国特色、职教特点、完整现代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体到“评估”与“诊改”的区别与不同,杨应崧认为,主要表现在愿景目标、运作动力、标准设置、组织主体、教育行政部门角色、指标体系、运行形态、操作方法等八个方面,“诊改”是为了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自主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逐步建成覆盖全员、贯穿全程、纵横衔接、网络互动的常态化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体系,形成富有内生活力和创新激情的良性机制。“诊改”的运作动力主要来自于社会需求,来自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其标准由学校自己制定,组织主体是质量的直接生成者——院校及其举办者。教育行政部门在“诊改”制度中扮演指导员和教练员的角色,引导、帮助院校建立教学工作“诊改”制度体系、复核院校“诊改”工作实际效果、督促院校有效改进。“诊改”是融入工作全程的,没有起讫时间的限制,类似于日常的自我保健,注重的是过程,并通过“过程性”数据的开发、采集、利用,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持持续的提升。

  全国诊改专委会委员经贵宝对《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进行了解读,着重介绍了“五纵五横一平台”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架。“五纵”即纵向五个系统,包括决策指挥系统、质量生成系统、资源建设系统、支持服务系统和监督控制系统;“五横”即横向五层面,包括学校层面、专业层面、课程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形成以师生发展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和课程为载体,促使高职院校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一平台”即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平台包括四大功能:现代质量保障体系的信息平台,现代管理、科学决策的支持平台,跨时空交流、智力资源共享的服务平台,激发内在活力、推动持续发展的创新平台。教学诊改要实现人人参与、处处覆盖、时时共享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即平台数据源头采集,人人都是源头数据的采集者;平台数据即时采集,源头数据一经产生立即采集;平台数据开放共享,人人都是数据的使用和监督者。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设计了以“质量改进螺旋”为基本单元、纵横联动、全覆盖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机制,按照目标、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学习、创新、存储、改进的流程进行诊改,一轮诊改结束后,在诊改基础上形成新的目标、标准,再进行下一轮诊改,循环往复,形成教学工作诊改的螺旋模式,在这样的循环过程中,形成诊改的目标链、标准链,诊改工作覆盖学校全员、覆盖纵向五系统和横向五层面。

  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校长周俊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进行了解读,提出中等职业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要建设好支撑质量的各项要素,如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实训条件、信息化资源、教育教学管理等;另一方面,要建设好质量持续自我提升的动力机制,防止和克服质量提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建设倦怠。“诊断与改进”的推出,开始了中等职业学校建构内部质量自我提升、持续提升的新的工程。诊断与改进作为认知学校工作现状与工作目标之间的差距,并致力于缩短差距的理论和方法的总和,奠定了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持续自我提升的新思维。诊断与改进从教学工作现状入手,依据计划目标寻找问题,进而界定和分析问题,找出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制订整改方案,着力于改进的过程。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是职业院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自我诊断与检查保障的手段,学校自己设定的标准和目标实现程度要通过数据进行检查和诊断,所以,实时性采集教学过程的源头数据并有效应用这些数据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全国诊改专委会委员樊至光指出,高职院校“状态数据平台”建设从2008年启动以来,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是配合教学工作诊改,还要在“深度应用”和“高效采集”上进一步推进。要通过数据分析,明确学校专业、课程、师资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的详细信息,全面掌握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状况,明确学校的发展定位,提升现代化管理意识等,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和改进服务。服务教学工作诊改,数据采集的重点是实时、准确,注重过程数据采集,实现数据采集的源头唯一、过程采集、全员参与的目标,从根本上解决数据滞后的问题,使学校进入全面的数据管理的新阶段。全国诊改专委会委员何锡涛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的数据管理系统2013年开始研制,2014年开始在一些学校安装运行,现正在已有基础上研制服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的数据要具有原始性、即时性、公开性、共享性和关联性。在应用上,主要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找到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为学校撰写《自我诊改报告》等奠定基础。

【职业院校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论文】相关文章:

1.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对策论文2.教师教学质量提升建议论文

3.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目标体系构建论文

4.职业院校教学管理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5.企业质量提升标语

6.质量能力提升计划

7.工厂质量提升计划书

8.职业院校构建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思考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853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