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经验观中的意义构建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摘 要:在接触、理解人类世界的过程中,我们若能成功地掌握意义构建的方式和特点,我们也就能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交流目的或识别出他人的交流目的。以一篇汉语商业广告中的名词为例,运用经验观中的两大理论工具:原型理论和隐喻来分析阐释名词的运用,旨在具体展示意义是如何在人们的认知理解过程中构建起来的,从而成功地实现了交流目的。

关键词:意义构建; 经验观; 名词; 原型; 隐喻

1 引言

  在最近的20年里,语言学领域发生了大变化:一批新的认知科学家出现了。关于语言是什么和语言如何从认知角度发挥功效的问题,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处理模式。莱考夫(1987)把这一批人称为认知科学界的第二代。关于认知科学,它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数学, 心理学,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和人类学。为了更好的了解第二代学者在语言学方面作出的成就,我们有必要简要回顾下第一代认知界的学者们对此作出的理论贡献。第一代人推崇的是生成语法,相信人的大脑可以比作是计算机,而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出大脑的软件是什么,执行人们言行的程序是如何进行的。该观念主导认知科学界多年,它还促成了几个新学科的形成,如计算机语言学,语言的数学模型,大脑的数学模型,形式语言学。他们的哲学理论基于以下信念:大脑和身体是相互独立地在做功;语言实质上是一种象征符号,用来表征周遭世界的万事万物的特殊符号。

  然而,尽管第一批学者在认知域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人们依然没有充分、清晰地认识到认知理解活动的操做过程具体是如何进行的。认知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运作和发展的以及人类认知活动遵循的共有原则是什么,这些仍是语言学家们面临的挑战。本文因此试采用经验观中的两大理论工具,从分析意义的构建过程入手简单涉猎以上问题。而经验观中的两大理论基石:原型理论和隐喻理论正是第二代学者的突出贡献。

2 经验观

  对于第二代认知语言学家来说,他们新模型的建立基于以下认识:语言很大程度上是隐喻性的;隐喻在人类的思想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这种新的研究方法即认知语言学,它主要关注人类是如何思维的和语言是如何在认知理解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在通往认知科学的新道路上有两种趋势:一种是更加关注思维是如何体现的;另外一种关心的是在大脑这个舞台上认知理解中的映射和整合。Merleau—Ponty, 一个现象主义学家,针对人的肢体是如何影响和控制人的思维的问题发展了一整*现象主义哲学。他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家低估了人类肢体本身的重要性及对哲学思想的重要性。“他们(指第一代)没有认识到具体的肢体特征是影响人类思维方式的”。人的思想与肢体是密不可分的;能够感知的大脑是具体化的肢体,通过肢体接触而获得的感知是人类认识周围世界的初始阶段,所有的感知实质上是属认知的。

  人们从未全面整体地认识过事物,他们只是从肢体接触的角度来看待、认识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特点。肢体在周遭的环境中践行,亲历这种动作并对其产生回应,这一系列的过程就构成了身体的经历,经验过程。而我们的思想则是呈现于具体的日常生活的经历之中。“人类大脑中的信息20%来自于与外界的直接接触,而余下的80%的信息是先前关于周围世界的种种经历的记忆的过滤沉淀部分”。

  正如Ungerer 和Schmid所描述的, 认知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它基于我们对世界的种种经历和我们感知、概念化世界的种种方式之上,这实际上就是经验观理论。经验观认为在回顾和探究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种种逻辑规则和制定客观定义,不如寻求一个有操作性的、更实际的路径。通过给事物添加一些属性,如“快捷的飞机”、“舒服的飞机”,人们便把有关于坐飞机的经历的.一些感想和印象加添在了词语里面。当首次看到一个类似飞机的新事物时,曾经接触飞机的丰富经历便会大大地帮助我们识别、认识该事物的特点。看到一个新发明的有两个类似翅膀的路上交通工具, 我们会说:“像飞机样的东西”。这是因为人们的大脑里已预先有了一架典型的飞机模型,和标准的飞机结构一对比:它像飞机。另外,经验观中的词语用法似乎比逻辑观更胜一筹,经验观中的词语提供了一个更丰富,更自然的意义描述。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类对世界的共有经历同样存储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中;从人们表达多种多样的思想和观点的语言方式中,我们可以采集到共有经历。 简而言之,经验观的主要论点总结如下:

  (1)思想不能脱离肢体孤立存在。即连接概念系统的结构是源于肢体的经历,在经历之后,概念系统才有了意义。

  (2)思想是想象性的,想像也不能脱离肢体。原因在于那些非直接源于经历的种种概念系统是隐喻的产物,而隐喻或认知意象又都是建立在经历上的。

  (3)思想以格式塔为特征,而不是原子的。

  (4)语言能力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本身不是一个自给系统。因此,描写语言必须考虑认知过程。

  (5)语言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肢体经历和话语功能有关,并以此为基础。

  (6)意义并不只是客观上的真值命题,实际上与人类的主观意识、无限的知识网络密切相关。

3 名词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而语言又被认为是用句子进行的交流或交通。从这个意义上说,词汇就是进行交流或交通的设施或工具。面对繁芜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只有有了便利的交通工具,人们才能顺利、快捷有效地生成活动、完成活动。词汇是人们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基本手段,由句子构成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自由的、无限的,是以词汇相对有限的或约定俗成的意义的确定为前提的。更为复杂的是词汇意义又兼具模糊性、可变性和不稳定性特点。

  词汇中的名词,语言的主要支柱之一更是在人们的社会交流中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名词通常大体分为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具体名词是指客观存在的物质或事物,如桌子、月亮、树,这些都是可以凭我们的肢体感官观察到的、感知到的,大脑能具体描述的物体。第二种则是指那些由人的思想、心理或情感主观性地体验、想象、创造出来的事物,例如“爱情”、“理论”、“神仙”。 我们可以发现抽象名词的意义较具体名词更加地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从某种角度说,抽象名词是基于对具体名词的体验和解读的。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观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本身;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的;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能动反映,或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而意识与物质或客观世界的这种关系是建立在人类全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通常称之为辩证唯物)。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6086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