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执行力的论文怎么写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高考阅卷反馈的信息告诉我们,议论文仍然是大部分同学青睐的文体。但是,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情况,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议论文并不多见。下面是小编整理关于执行力的论文,欢迎来参考!

  从近几年作文阅卷反馈的信息中,我们了解到:议论文由于其具有题旨相对显豁、上手快、易操作等特点,仍是备受考生青睐的一种文体。如果说议论文中的论点是一个的统帅,那么论据就该是的士兵和武器,而谋篇布局就该是的战术。但是,纵观学生的写作情况,真正有战斗力的议论文并不多见,究其原因,笔者以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无视“统帅”的重要性

  试想,弱帅之兵,疲王之国,还能指望这个有多大的作为?很多学生在写议论文时,都不太重视如何把中心论点写得更好一些,而是随便提出一个观点后就展开论述,殊不知,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这篇议论文的核心,是整篇文章的统帅。中心论点如果写得正确精彩了,它将使文章大放光彩;反之,那么整篇文章就岌岌可危。

  例如在写《论文化冲突》这篇议论文时,有一位学生的中心论点是这样写的:“冲突会导致流血,会带来破坏,带来的只是无尽的悲哀,是我们应该摒弃的。”这个论点未免偏颇了。理性地说,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是文化竞争和文化发展的过程,没有竞争,没有比较,文化就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也就不能获得巨大成就从而具有普遍意义。而另外一个学生则写到:“文化冲突既是对峙,更是两种异质的融合;文化冲突是一种文明的进步,虽然那会有撕心裂肺的痛楚;对待文化冲突的不协调不宽容才是我们应该摒弃的。我们在文化冲突中感受着生命的漾动,文化的常青不老;文化冲突既为人们所厌恶,又为人们所敬畏。”该论点展示给读者的是一种成熟、理智、全面的认识与见解,统帅全文,闪烁着作者智慧的光芒。

  二、缺乏“战术”的合理性

  古人云:“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阵之首次,阶梯之有依也。”梁启超倡导的作文法也是一贯主张把布局谋篇放在训练的首位,而把字句末节放在次要地位。可见如果不把要阐述的'道理、证明的观点先构思好安排好,那么纵有千军万马也只是一盘散沙。议论文的谋篇布局,有着基本的套路。如有学生在《我忧我思》中这样写到:

  我忧人心孤单,我思人心坚毅。

  我忧人心蜕变,我思人心坚守。

  我忧人心冷漠,我思人心温暖。

  这是议论文中常用的分层论述结构。把每一段的观点置于段首,具有提领性、凝练性的特点,叫人一目了然。这种结构,便于读者迅速把握作者的思路。

  除了以上的横列式分层论述结构(亦称“并列式”)外,也可用纵贯式分层论述(亦称“递进式”)结构:如《理解》一文中,作者在开篇发出“何谓‘理解’”的疑问,然后作者分析“理解不等同于了解”、“理解绝不是永无止境的宽容”、“理解是人类社会建立的根基”,以层进的结构给予了回答,揭示了理解的意义,也深刻地指出了理解的基础是心灵。这种结构使文章更显深刻。

  在运用并列式结构时要注意:并列的内容要各自独立、并列平行,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且围绕一个中心;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否则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

  在运用层进式结构时要注意: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否则就会影响文章的说理逻辑。

  此外,总分式结构和对照式结构的战术安排也不可小觑。如高考优秀作文《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运用了总分总这种结构:在开头一段引入论点之后,作者在主体部分首先指出“在我的心中,戈多是现代人心中已久违的精神的宁静、思想的澄明”,然后作者从三个方面分说了戈多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戈多是信念”、“戈多是理想”、“戈多是道德”,最后得出结论:“如果我们坚定了人生信念,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带着道德上路,那么就会发现‘戈多’已在我们面前。”与开头形成呼应。这种先总说后分说再总结的结构方式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三、忽略“实体”的战斗性

  一个正规的,如果只注重士兵或武器的数量,却忽视了其内在的战斗力和威慑力,那也就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和一堆废铜烂铁罢了。要写好议论文,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如何使用论据证明中心论点。一篇文章,如果没有足够的、典型的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就算观点很鲜明、很新颖,议论十分出色,也不能让读者信服。其实,议论文的论据在选择时是有一定的原则的。那么,我们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首先是中心集中性原则。我们在选择材料作议论文的论据时,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所选的论据一定要紧紧地围绕中心论点,所选的论据的中心必须能为中心论点服务,一句话,就是所选的论据的中心必须包含有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所包含的内容。

  例如在写《论文化冲突》这篇议论文时,所选用的论据一定要围绕“文化冲突”这个中心。如有学生写到:“我希望文化的冲突常在,我企盼帕瓦罗蒂的歌声常在天安门上空回荡,我相信纳兰性德的诗能摆在西西里的村庄中,我也断定中国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能在异邦的音乐厅博得经久不息的掌声……”而其它跟文化冲突无关的内容与事例就不要掺杂进来。有些同学在叙述论据时,把一些与中心论点无关的内容也写了进去,这就在无形中减轻了论据的说服力。

  其次是典型性原则。所谓的典型性原则,就是在选择论据时,要尽可能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其它普通的论据尽可能的少用。但有一点要说明的是这个典型性是相对的,比如某个论据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可是因为在同一篇文章里使用的人太多了,它就没有那个“典型性”了。

  比如写《助人是一种美德》的议论文,许多人都举某某人帮某某老人过了马路,这个论据太普遍了,缺乏典型性。又如在写《论文化冲突》一文,作者在提出了“看来,冲突就是冲突,带来的只是无尽的悲哀。可是,真的如此吗?”这个论点后,这样展开论证:“先秦时期,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大冲突时期,百家争鸣,四处游说,儒家说要克己复礼,墨家说要兼爱天下,法家说要以法制国……整个社会充斥着文化撞击的火星,一场看不见的文化之战日夜进行着。然而,百家争鸣仅仅换来了战乱吗?不是的,正是这场史无前例,估计也后无来者的文化大冲突,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础,它留下的是弥足珍贵的文化思想宝库。另外,来到近代,在新中国成立之际,我们56个民族的统一成了一个大问题,各自间文化差异实在难以调和,但我们持着‘求同存异’的思想,将这场文化冲突化为了中华崛起的一块奠基石,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与统一。”有力的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一支如果有英明统帅的领导,具备强大的战斗力,配以科学合理的战术安排,必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一篇议论文,亦然。

【关于执行力的论文怎么写】相关文章:

1.关于执行力的论文

2.执行力的论文

3.关于执行力的口号

4.加强团队执行力的建设论文

5.有关执行力的论文

6.执行力的论文分享

7.执行力的议论文

8.关于团队执行力的口号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6092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