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工程设施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工程设施论文,欢迎查看!

  谈工程施工中大坝处理关键技术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均呈现出了一定的活力。其中,水利工程事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断完善其施工中的各项技术工作,成为了我国现代化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基于此,本文就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大坝基础处理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其关键技术作出论述分析,希望能为水利事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水利工程;大坝基础;关键技术

  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着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良好发展,水利事业在发展中又推动者国民经济的稳步提高,二者相辅相成的作用下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其大坝基础处理关键技术的探讨与应用备受广大施工人员的关注,大坝基础问题作为工程建设的核心,必须加强对其基础问题的细化分析,并针对性的钻研关键技术方案。

1大坝基础的常见问题分析

  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工程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必须要以良好的坝基作为基础支撑。纵观近几年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对坝基的稳定性掌控还较好,无论从稳定程度还是坝基自身的荷载力均满足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标准要求。坝基岩石与混凝土重力大坝具有相一致的建设标准,受断层的影响,其亦出现以下几点常见的基础问题:第一,在软弱夹层中,其可受力程度与周边的岩层相比较弱,多数为0.23-0.33之间,进而使得其实际可抗压能力较低;第二,坝基的岩体渗透问题是影响坝体整个稳定性与安全性的重要问题之一,必须在此环节对其坝基进行控制,并将其中可能出现裂痕与渗漏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三,岩体的错位现象。由于在大坝施工中坝体岩石的强度较大,一般很少出现岩体的错位,但在两岸的拱形的岩体中,由于其软夹层相比中坚的较多,便容易出现错位的问题[1]。

2基础环节分析

  2.1大坝基础开挖方式的选择

  在对大坝基础工作环节进行开完施工时,一定要确保开挖的方式呈现出台阶处理控制,并将其宽度与高度切实按照先关规定进行配比,并为其实现基础开挖与对应的标准相匹配。在对坝基面进行上斜角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坝基基础中关于基面的上斜角控制为7度左右,这种角度能够最好的将坝体本身的稳定性得到控制,并为大坝安全建设提供给了更佳的保证。值得强调的时,在对大坝基础的基面进行控制与建设处理工作时,一定要切实防止其建设中的岩石受到侵蚀,这种侵蚀更多的体现在雾化的环境下,其空气中的水分对岩体的侵入,长期如此便会对坝基的岩体造成损害。为此,必须在施工中做好积极的防范工作,从而减少大坝基础受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而降低建设质量。

  2.2大坝基础的开挖高度工程建设

  在基坑的开挖工作中,需要将两岸的高程坝的高度进行测量和把控,对其基岩施工性能等进行河床的改进,从而防止大坝基础工程受到风蚀影响。在基坑的工程建设工作中,施工单位需要对岩体进行深入分析与选择,切实保证岩体与实际施工建设的需求标准相一致,从而防止大坝稳定性的安全性得不到相应保证。大坝的岩体的选取尽可能选用岩性、完整性和风化厚度较好的岩体。对于河床开挖的高层上进行高度控制,通常为65米左右[2]。

3渗流问题分析

  3.1防渗帷幕的设计工作

  大坝基础施工建设中必须要做好排水的处理施工工作,其对大坝实际功能性作用的划分与实现起着积极的作用。为此,在基础处理的关键技术分析中必须将防渗帷幕作为一项重点设计工作进行推进。通常情况下,排水系统需要在坝基上游的灌浆位廊道位置处进行安置,并对其具体的朝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其地下水位交接145m处时进行停止。在大坝基础施工中,其防身帷幕的长度约为549m。

  3.2设计方案的选取工作

  渗透问题作为坝基的典型问题之一,不仅要将其危害程度引起足够的重视,更要在设计中对其所设计的外界影响因素进行细化分析。在该问题的处理技术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渗透的量以及相关系数进行选取,实现软弱夹层的合理控制。在大坝基础河流的渗透问题中,其主要呈现出高出低、稳定性差、水头高等特点,这些设计工作在实际操作中的复杂性较强,其本身的难度系数亦较大。为此,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排水方案进行针对性的选择的引用。

4特殊地基的新工艺分析

  水林工程建设往往处于较为偏僻的地区,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必须对一些地震区和风蚀地区等特殊地域进行细化分析,从而将大坝基础工作处理好,保证工程建设的稳定性。

  4.1关于透水层的防渗分析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其坝基的施工中会涉及到一些现场清理工作,例如地基施工中强透水层的清理工作。施工人员必须细化对砂石的'与卵石的清理,从而确保在地基中填充物的纯度,将混凝土与黏土填入到地基中去,从而形成截水墙。其次,需要借助钻孔机对基体进行钻孔,并将混凝土等原材料进行二次填充。最后,还需要运用灌浆注入技术将相关的防水化学原浆进行注入,从而既保证了水利工程大坝基础的稳定性,又提升了其防水性和渗透性的控制[3]。

  4.2软夹层处理和坝基涌泉状况处理控制

  在工程建设的大坝基础工作中,其软土夹层的抗剪强度问题必须得到处理,由于软土层的含水量与其它土层相比更多,加之其自身的透水性能不佳,便使得整个软夹层的抗剪能力下降,严重影响了坝体的稳定性。为此,必须对软夹层作出技术处理,其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换土法。换土法比较适用于土层略薄的状况下;第二,换水固结法。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软土地基稳定性能较差的地点;第三,强夯法,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地基防渗工作使用范围较广的地方。此外,除了软夹层处理问题,我们更好注重坝基涌泉问题的处理。坝基涌泉的危害程度要远远高于软夹层处理问题,其能够使得坝体整体的稳定性遭到破坏。为此,从将其对应的混凝土浇筑工作着手便十分重要,通常情况下,施工中需要借用一些能排则排,能堵便堵的方法对其进行控制。

5结语

  综上所述,基础处理关键技术不仅是整个水利工程事业的需要,更是我国保民生、促发展的实际需求。施工单位要切实根据相关数据与参数对大坝基础技术进行探究,并在实践工程建设中加强对其参数的处理,从而为水林工程大坝基础施工的良好推进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兴平.水利工程施工中大坝基础处理关键技术探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01(06):109-110.

  [2]杨万清.水利工程施工中大坝基础处理问题分析[J].珠江水运,2016,05(21):84-85.

  [3]申亚兰,王琪.水利工程大坝基础处理的施工工艺探讨[J].时代农机,2015,11(11):136-137.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6124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