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职食品专业顶岗实习实践与思考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摘要]结合食品专业学生到各类大中型食品企业顶岗实习的实践,总结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分析顶岗实习中暴露出的主要矛盾、问题,探讨在工学结合中的新思路与方式,完善顶岗实习机制。

  [关键词]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 岗位意识 校企合作

  顶岗实习是实现高职实践教学与职业工作零距离对接的高职教学基本规范,是高等职业院校培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获得真实职业体验,锻炼提高工作能力,最终实现顺利就业。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学生职业素质得到强化训练,增强了学生的职业岗位意识责任感;同时,推行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双赢之目的。

  我校历来注重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食品专业根据食品企业的生产季节性制定教学计划,一般安排大二学生经过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理论学习之后,在企业生产旺季及时安排学生雨润集团内江雨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汇源果汁万州公司等大中型食品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结合近年教学与企业顶岗实习的实际,分析总结食品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各个方面的问题,探索新的思路与方式。

一、顶岗实习的主要教学效果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为学生建立了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平台,为食品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食品加工行业的窗口,一次学习和丰富专业知识的机会,一个磨练意志力的战场。参与顶岗实习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过程实现了思想、意识、能力诸多方面的转变。

  1、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岗位意识

  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进入企业生产第一线,自觉地将自己由大学生角色转为企业员工,将每天的学习生活方式切换到现实社会中去。每个学生都从基层岗位做起,每个岗位都有严格的管理规范,学生们自觉遵守工厂各项制度、服从企业工作岗位安排,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与普通员工一致按时上下班,尽职尽责完成工作任务,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在学校老师和企业员工双重教育下,在两种育人环境的熏陶下,大部分学生能完成由“孩子”、“学生”到“职业人”、“社会人”的角色转变。通过体验职业岗位、体会责任意识,学生大多能做到改变角色、适应岗位、转变观念的需要。

  2、融入企业精神,磨练坚韧意志

  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们亲历着企业文化的熏陶,体验着融入企业精神。食品行业第一线的工作岗位比较艰苦,这正是学生磨练意志的好场所。顶岗实习期间,大部分学生穿上工装和胶靴,完成着重复着单调的手工操作;克服了因“三班倒”打破的常规作息时间带来的生理不适;不少学生在生病期间,为了不耽误正常生产,仍然带病坚持在工作岗位。能够坚持岗位责任的原因则在于企业精神的激励,他们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一份子,把个人的岗位责任融入到了整个企业的利益之中。

  3、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顶岗实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虽然做的是比较具体、简单的操作,但他们与招聘的普通工人有着本质的不同。学生也通过参加企业顶岗实习和岗前新员工培训,从企业的现实中看到了自己将来基本定位是符合社会要求的技术性、应用性高级技术人才。他们能以自己专业知识的眼光观察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中的先进经验和存在的部分问题。通过不同岗位学生感受和体会不同,学生们通过工余之间互相交流,与带队老师及企业领导探讨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积极的心态和敏锐的职业素质,不断充实专业知识和技能。

  4、接触现实社会,提高沟通能力

  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接触的都是企业的领导和职工,通过经常接触、交流,增长、丰富了社会知识和社会经验,提高了交际、沟通能力。由于实习工厂大多处于城乡郊区,工厂生活娱乐条件较差,离城区较远,但他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相互帮助,共同克服困难,彼此增加了深厚的同学情谊。在顶岗实习期间,通过组织实习生与企业职工的联谊活动,增进了学生与企业员工之间的友谊,丰富了实习生活;不少学生与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结下了难舍的友情。

  5、增强学习动力,强化求知愿望

  进入顶岗实习的工作岗位之后,许多学生才真正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没有工作经验,没有专业技术,能力欠缺,知识不足,让她们在工作中感到力不从心。当看到农民工在工厂只能做粗活、累活、脏活,工资待遇低下,还经常受气,部分学生从这些民工中看到了自己父母的身影,深刻感受了挣钱的艰辛,也认识到知识技能的重要。看着那些具有高学历的主管、经理,能用流利的外语接待外国客人,能顺利的处理好复杂的业务事项。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很强的工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她们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上才有自己一席之地。

二、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顶岗实习是一个特殊的教学过程,校企双方都是教学的组织管理者和培养实施者。食品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暴露不少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企业岗位单一与学生期望多岗的矛盾

  学生在校学习了基础理论、专业综合知识后,对食品企业一般都憧憬着美好的期望,他们希望到食品企业的多个岗位上去锻炼自己,提高综合能力。当他们被分配到工厂的一线生产岗位后,并非是他们原来想象中的情况。面对包装、称量、贴标等单一岗位,认为这些岗位技术含量低、操作简单,枯燥乏味,降低了他们的价值,浪费了学习时间。部分学生产生了不安心实习的现象,极个别的甚至擅自回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单一性,不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不完全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企业对学生期望值与学生实际能力现状的矛盾

  企业以效益为目标,效益以质量为保障。企业需要能够胜任完成工作任务的顶岗学生,以确保产品质量。但是。从学校直接走上岗位的学生,尚缺乏对企业管理、企业生产等的适应性。因此,企业需要能顶岗的学生,而学生的实际岗位能力与企业的需求存在差距。我们在某果汁厂顶岗实习时,企业对于我校学生寄予厚望,许多全新进口设备都由外国技术员带领学生安装调试。当学生们掌握了基本操作,外国技术人员撤走以后,生产期间部分机器出现了故障,我们的学生却无法排除,其结果是影响了工厂正常的生产。现实让学生看到了自己能力的差距。认识到现代企业员工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也要有一定外语水平,起码能读懂专业说明书。

  3、企业的生产需求与学校教学进程的矛盾

  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学生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学习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后;大二期间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2—3个月,然后回校继续学习专业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生产岗位的锻炼和体会,明确学习目的,增添更强的学习动力,成为符合企业和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企业接受实习生的目的,一是可以借助学校的实习生力量,解决企业生产旺季中季节性用工的突出矛盾;二是在顶岗实习期间,从中选拔人才,并希望留下他们。但这批学生因需回校完成学业不能继续留在企业,如果等到学生毕业后企业再招回很可能因学生重新择业而丢失这批满意的“苗子”,这样的矛盾与冲突是校企双方目前较突出的问题。

  4、企业效益追求与实习生基本权益保障的`矛盾

  学生实习期间一般是企业最忙的生产季节,部分工厂人员超负荷运行,从效益出发,企业一般都尽量减少后勤方面的投入;住宿条件较差,生活设施缺乏,业余生活单调,后勤条件难以满足众多实习生的需求。特别是新建工厂,企业领导主要精力倾向生产设施建设完善方面,更加容易忽略员工后勤条件的创造,学生们下班后生活用水保障不力,工厂没有医务室,生病后得不到及时诊治,学生正常生活比较困难,影响了实习效果。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6228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