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国内外体育教学模式对比分析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在对国内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别对分层、契约式、自助式、递进式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对国外主流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介绍。提出优化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建议:提升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优化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不断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愿。

关键词:体育教学模式;教师;课程;学生

  模式通常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逐步深入,但学者对其理解与解释存在一定差异。简单而言,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依据教学任务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相互转化、相互提升的通道与桥梁,是教学经验转化为理论的中介环节。对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发展的必然需求。就其功能而言,它能为教学实践提供达成教学目标的程序和活动方案,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更便于把控;它具有经验加工、理论建构的功能,使零乱的经验、抽象的理论,便于被掌握和运用;它所提出的框架在实践中不断吸收新的思想和技术,使教学理论不断充实和发展。具体到体育教学领域,体育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而形成的规范化程序,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体系。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对于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本文拟对体育教学模式的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现状进行分析,为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优化提供参考。

1体育教学模式国内研究现状与实践

  1.1体育教学模式的国内研究现状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发现,国内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兴起于20世纪初,在21世纪初相关研究成果数量达到顶峰。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定义,《体育科学词典》指出:体育教学模式是按照一定的体育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设计,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体育教学理论或教学活动模型。北京师范大学毛振明教授将体育教学模式定义为:体育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提出了诸多的体育教学模式,如:个性发展体育教学模式(程博玉,2000),复合式体育教学模式(孙遥先,2001),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田爱华,2001),流动性选项课体育教学模式(王伯超,2002),分类型体育教学模式(程义志,2002),开放式体育教学模式(毛辉,2003),自主、合作、创新体育教学模式(赵永健2003),三选体育教学模式(石刚强,2005),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杭兰平,2006),生态体育教学模(邓罗平,2007)等等,为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形成了一批相对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2005年毛振明对相对成熟的10种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和整理。邵伟德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体育教学模式的文章,对处于自由化研究阶段的体育教学模式现状,提出了对诸多模式进行划分、筛选和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建议。曲宗湖提出了构建体育大课程体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多种课程模式并存的改革思路。窦秀敏在《体育课程主体构建》一文中,论述了体育课程改革主体构建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基础,提出了自主创新的改革理念。至此,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逐渐成熟,为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1.2体育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

  1.2.1分层体育教学模式

  分层体育教学模式是指依据学生身体素质现状、体育基础和体育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数和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体育教学效果评价标准,以促使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及能力的提升。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上,分层体育教学模式强调因人而异,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与分层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了解、掌握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客观分析并进行分层前的认真测试:按高、中、低分层,高层为基础好的学生,中层为基础一般的学生,低层为基础较差的学生,三层次学生比例约为1∶3∶1。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通过示范、讲解,让学生初步认识动作的形态,然后经过一段时间模仿练习、强化动作的每一个环节,形成对每个动作环节较为清晰的印象,再经过综合强化后定型动作技术。

  1.2.2契约式体育教学模式

  契约式体育教学模式即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培养学生民主意识、协商能力为着重点,在充分相信和依靠学生的基础上,学生与教师拟订的协议即学习计划,在确定体育学习目标、方法、策略、活动时间、完成活动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契约对照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完成情况的教学模式。20世纪70年代在综合终身学习、个性化教学等理论的基础上,美国教育家M.Knowles提出了契约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契约为学习者提供了协商外部需求、期待,同时,学习契约与学习者内部需求、兴趣相结合,并为学习者和教师提供了清楚明确的学习目标”,其主要思想是:由学生与教师商量拟订的协议即学习计划,包括学习目标、方法、策略、活动的时间、完成活动情况等。这是契约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最基础理论来源。同时,支撑学习者完成契约目标动力来源是戴维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建立尊重差异、注重发展的契约式成绩考核模式理论来源是哲学大师约翰罗尔斯公平理论。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契约式体育教学模式也是一样,它更适合身体素质或技术相对简单的体育教学内容,如力量、速度、耐力等教学。国内学者秦海权对契约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研究发现,契约式体育教学模式对于提升中学生的体能水平,并对中学生的体育参与度、体育技能掌握度、体育认知能力、身体形态、身体发育水平、体重控制、体育学校自导能力、体育锻炼自控能力等方面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契约式体育教学模式产生正向效果的主要机理为:体育教师与学生通过契约,使得双方角色发生转换,实现双方的互动与交流,提升了师生的互信水平,从而优化了体育锻炼氛围,提升了体育教学效果。

  1.2.3自助式体育教学模式

  自助式教学模式的核心观点是,依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挑选适合不同学生个体的学习方法和方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与传统教育相比较中,自助式教学模式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优化教学效果。自助式体育教学模式强调以运动为基本手段,通过自助的组织措施,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基础,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为目的,通过体育教学中的学习,实现体育生活化和终身化。体育教育强调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更注重学生主体性教育,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要求教学手段和方式都必须满足学生的需要。传统体育课学习项目固定,时间有限,较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自助式体育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选我所爱,爱我所选”,促进了学生终身体育技能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利于“快乐体育”的真正实施。同时,自助式体育教学模式也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校的运动场馆为依托,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开设出丰富多彩的运动内容,体育项目、锻炼时间及授课教师等均由学生自行选择,以自助形式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运动训练、群体竞赛等融为一体的体育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的施行,充分尊重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自主选择,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关系。而对于该种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受到同学的普遍欢迎。实施自助式体育教学模式,他们可以有选择地安排上体育课的时间,正如有同学所言:“这样效率提高了,学习更有计划性、目的性,也不用再担心课程冲突。”

  1.2.4递进式体育教学模式

  递进式体育教学模式以技能形成的生理特征为基础,按3个阶段和教学任务将其划分成若干模块的逐层递进,将体育教学内容按照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的顺序推进,将技能训练由建立概念的初级、分解和整合的中级,再到立体式的高级顺次提升,不同阶段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实现以技能培养为导向的一种体育教学范式或标准形式。递进式体育教学模式有3个特征:其一,伴随课程进度,分段、分单元进行技能实训,通过课外活动或比赛点睛。课堂塑造体育技能的基础部分,课外活动或比赛对学生的体育技能进行深化和锻炼。其二,先分解练习片段体育技能,然后组装成套体育技能的教学程序。这种先分解后整合的教学方法符合技能培养的生理形成规律,可有效缩短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时间。其三,一条主线,多课程知识点融入的立体式体育技能演示来模拟实战。它是递进式教学模式的明显特征之一。递进式体育教学模式总体框架为:运动技能形成是有阶段性变化和生理规律的,通常由建立、形成、巩固和发展三个阶段构成。递进式体育教学模式是依据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确立了自己的学习阶段以及教学任务、学习模块、教学方法等要素,层次逐步深化,完成体育技能学习。纵观十几年来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至今分项目模式、俱乐部模式在各级学校普遍运用,并已发展得相当成熟。但是也存在着诸如概念不够规范,重复性研究,理性化创新程度不高,系统性、综合性研究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力度不强,理论现实转化力较低等问题。急需进行科学总结梳理,从体育教学特征出发,借鉴国外体育教学模式发展经验,构建起符合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发展规律的,具有较强实效性的体育教学模式。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6309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