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引入作业观念的论文(3)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作业无疑是作业成本计算法下最基本的成本计算对象。在作业分类的基础上,应对各项作业设立成本库,汇集各项作业实际吸纳的有效资源耗费价值。由于作业可区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同样,我们一般也只将增值作业耗费价值计入产品成本,而非增值作业耗费价值计入期间费用。以作业作为成本计算对象,不仅有利于相对准确地计算产品成本,还有利于成本分析和考核。既然作业吸纳了资源,搞清了作业状况,就搞清了资源耗费状况,减少了作业就堵塞了资源耗费的渠道,这都为降低产品成本提供了基本依据。

  最终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体现了成本计算的终极目标。应分别不同产品开立成本计算单,按作业种类设立成本项目汇集参与各该产品制造的各作业转入的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论述只是就小规模制造企业而言。对于大型制造企业一般总可以按产品系族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制造中心,每个制造中心一般只生产某同一系族产品,每个制造中心即相当于一个集供、产、销于一体的小型企业。如果某个企业或制造中心包含的作业种类很多,我们还可以依据工作组合的可独立性和工作组合内容的可分解性将这些作业区分为一个个作业中心,每个作业中心包含若干项同类项作业,共同负责完成某一项特定的产品制造功能。这时,作业中心和制造中心也应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价值耗费。这种情况下,作业中心和制造中心既是成本计算对象,又是责任考核中心。

  另外,从最一般的情况看,任何一个组织,只要发生资源耗费,我们总可以将这种耗费从发生原因上归结为某作业耗费。因而,以作业作为成本计算的基本对象并进而进行作业成本分析具有普遍性意义。

  (三)关于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的成本计算程序

  一般而言,成本计算方法系统化的“支撑物”是成本观。前文已对未来观念下的成本观作了分析,究其实质,可以归纳为“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因此,作业成本计算法下成本计算程序就是把各资源库价值分解分配给各作业成本库,再将各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给最终产品或劳务。这一过程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确认和计量各类资源耗费,将资源耗费价值归集到各资源库。

  这一步骤只是价值归集过程,资源被耗费后,直接将耗费价值计入各作业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因此,资源耗费价值总是在一个比作业大的范围内按资源种类归集的。价值归集范围一般视企业规模和作业组合状况而定。对小规模企业,若不分设制造中心,也不设作业中心,则直接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按类别归集资源耗费。若不分设制造中心而设立作业中心,则应分别不同作业中心,以作业中心为范围归集资源耗费。对大规模制造企业,一般既设制造中心,又设作业中心,此时,可将各制造中心视同为小规模企业,在制造中心内分别以不同作业中心为范围收集资源耗费价值。另外,如果某企业设立作业中心,一般总将其行政管理部门单设为作业中心。这样处理的目的是方便按作业中心或制造中心考核责任,也有利于计算出满足多层次目的需要的产品或劳务成本。

  第二步:确认作业,将特定范围内各资源库汇集价值分解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库中。

  前文已经论述了作业确认方法,作业确认后,一般不得轻易变动。这样,在对资源库价值进行分配时,面临的已是确定的作业,该步骤成本计算就演化为如何将资源库价值结转到各作业成本库这一具体分配问题。解决这一分配问题要贯彻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规则;作业量的多少决定着资源的耗用量,资源耗用量的高低与最终的产出量没有直接关系。这种资源耗用量与作业量的关系一般被描述为资源动因。所谓资源动因,是指资源被各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资源动因反映了作业对资源的消耗状况,因而是把资源库价值分解到各作业库的依据。

  确立资源动因的原则是:(1)某一项资源耗费能直观地确定其为某一特定产品所消耗,则直接计入该特定产品成本,此时资源动因也是作业动因,该动因可以认为是“终结耗费”,材料费往往适用于该原则;(2)如果某项资源耗费可以从发生领域上区划为各作业所耗,则可以直接计入各作业成本库,此时资源动因可以认为是“作业专属耗费”,各作业各自发生的办公费一般适用这种原则,各作业按实付工资额核定应负担工资费时,也适用这一原则;(3)如果某项资源耗费从最初消耗上呈混合耗费形态,则需要选择合适的量化依据将资源耗费分解分配到各作业,这个量化依据就是资源动因,如动力费一般按各作业实用电力度数分配等等。

  在成本计算过程中,各资源库价值应根据资源动因一项一项分配到特定范围内各作业成本库中去,将每个作业成本库中转入的各项资源价值相加就形成了作业成本库价值。

  第三步:将各作业成本库价值分配计入最终产品或劳务成本计算单,计算完工产品或劳务成本。

  该成本计算步骤应遵循的作业成本计算规则是:产出量的多少决定着作业的耗用量,这种作业消耗量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也即前文曾述及的作业动因。

  作业动因是将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中去的标准,也是将作业耗费与最终产出相沟通的中介。既然作业是依据于作业动因确认的,就每一项作业而言,其动因也就已经确立,成本计算在这一步骤并无障碍。如定单作业是批次动因作业,我们只需将该作业成本库成本除以当期定单份数得分配率,将此分配率乘以某批产品所用定单份数即可得到应计入该批产品成本计算单“定单”成本项目中去的价值。

  在把成本库成本计入各产品成本计算单以后,如何得出完工产品成本是一个简单问题。如果把作业成本计算法应用于财务会计,则在期末有必要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此时,应根据成本计算单,分别各作业项目,将各作业项目价值除以该作业处理该产品约当产量数即可得到单位产品成本中该作业项目要素价值,各作业项目要素价值相加即为单位完工产品成本。如果作业成本计算法只作为一种管理会计手段,则用成本计算单追踪到产品全面完工即可。  以上论述了作业成本计算法下成本计算程序,制约这一程序的关键概念是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合称成本动因。正是由于成本会计中在作业观念指导下导入成本动因概念,成本计算方法被改良了,用改良后的方法计算出的成本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极大地提高了。

【引入作业观念的论文】相关文章:

1.把预习和作业引入中职课堂教学的尝试论文

2.水利设计观念的运用思考论文

3.现代人观念的变化论文

4.观念的议论文赏析

5.论文:破产观念的变迁理论

6.初中语文的课堂引入方式论文

7.将生态引入室内设计论文

8.用“心”对待作业提升作业价值的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6431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