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创新创业的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导语: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创业的论文例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在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推动下,正积极在全国各院校展开,创新创业教育已经被各省教育部门列入必修课程之一。同时,政府各相关部门也正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来给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增加助力,通过这些方式来给高校创造良好环境和氛围。更多创业论文相关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关键词:创业论文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目的的教育方式。创新教育鼓励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新的事物,利用现有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新的知识。创新教育的宗旨在于发现学生的创造潜能并促进其创造潜能的发展。创新教育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四个方面。

  对于创业教育目前有很多的解释,大致有以下两种:一是狭义的创业教育,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创办和经营企业;二是广义的创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

  创新创业教育包含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它是以创业教育为主导,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必须的创业技能。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实践的作用也不容小视。总之,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一是前沿性。创新创业教育近十年才在国内正式提出,是一个非常前沿的概念。目前,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也没有系统的、完整的教育模式,因而只能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进步。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沿性,它的实施对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的要求也要高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二是开放性。创新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同,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是要求掌握教材上的书面知识,而是应该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一方面要让学生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的、具体的问题,从中得到知识的更新。开放的学习方式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自身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身的能力,不断扩充知识和扩大视野。三是探索性。创新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学生对未知问题的探索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相互讨论,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地出现新的见解与设想,学生的思维也就从中得到了锻炼。

二、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契合当今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环境资源严重不足,要实现经济快速稳定地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强,有着更好的创新创业的条件和基础,能够在创新创业中发挥良好的引领作用,带动全民创新,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式就业,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新的活力。

  (二)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近年来,我国的高职院校发展非常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全国的`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已经与本科招生大体相当,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开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拓宽大学生的就业面,鼓励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更是可以让学生由就业者转变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为其他学生和各类社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创业来带动就业。

  (三)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我国企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改进,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向复合型人才转变,然而,一些高职院校学生的技能水平、职业素质等方面还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仅要学习好理论知识,还需要有创新的思维,要敢于创新和创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从微观来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转变就业思路,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和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从宏观上讲国家鼓励多种经济模式发展,对大学生创业给予资金和税收政策上的支持,为大学生创新就业模式营造了良好发展的社会环境。

三、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措施

  (一)确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目标。目前,国内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偏重于培养研究型人才,更加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却轻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和为人处事方面的训练,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缺乏激情,不敢冒险和闯荡,这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事实上,创新创业教育除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信、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坚定的意志,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充分地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潜能,鼓励学生不断地开拓自身的能力。以教师的课堂授课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应该让其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落实。简而言之,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寻求谋生的本领,也就是满足学生创业的需求。通过创新创业教育,锻炼学生择业和生存的能力,这是高职院校推动学生就业的必然选择。

  (二)做好“三引”工作。具体如下:

  1、加强政策引领,发挥政策的扶持作用。学校要依据国家和各省市的创新创业政策,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学校关于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制度规定。比如,创新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鼓励学生到科技园创新的规定、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及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的实施办法等相关条例或规定。学校在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学校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营造软环境的同时,政府、社会、企业应多方配合,逐步为大学生创业打造硬环境,根据不同的创业项目提供贷款、税收、入园区、运营管理等方面优惠政策的咨询、解读,服务大学生创业就业。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4110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