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学术期刊论文格式要求(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5.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学术特征,为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规定的文献分类标记符号。

  (1)中图分类号的组成。

  中图分类号是由汉语拼音大写字母与阿拉伯数字及一些辅助符号相结合组成的混合制号码,一般用一个字母标志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序列,在字母后用数字及辅助符号表示大类下类目的划分,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文献分类标记符号。因此,在标注时应尽量标注准确、细分到位。

  (2)中图分类号的标注。

  中图分类号的标注,目前应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2010年9月,第5版)所规定的学科分类代号进行标注,涉及多学科的论文,可以标注几个分类号,两个分类号之间用分号“;”隔开。中图分类号一般应标注于“关键词”下方左侧,以“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或“【中图分类号】”标示。

  示例:

  ①中图分类号:G270(表示该文为档案学、档案管理学方面的论文)

  ②【中图分类号】G273.4;G254.9(表示该文为档案检索、文献检索、情报检索方面的论文)

6.文献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是为分类标识学术论文所规定的代码。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规定,每篇文章均应标示相应的文献标识码。

  (1)常用的5个文献标识码: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

  B--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

  D--动态性信息;

  E--文件、资料。

  (2)文献标识码的标注。

  在学术论文中,文献标识码应标注于中图分类号的后面空两格的位置,通常以“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或“【文献标识码】”标示。

  示例:

  ①文献标识码:A(表示该文是学术论文)

  ②【文献标识码】C(表示该文是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

7.文章编号。

  按照有关规定,凡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均应标注文章编号,其中A、B、C三类文章必须标注。

  文章编号由学术期刊的国际标准刊号、出版年、期次号、文章篇首页页码和页数共5段20位数字组成,其结构为:XXXX-XXXX(YYYY)NN-PPPP-CC.通常以“文章编号:”、“文章编号”或“【文章编号】”标示。

  示例:

  文章编号:1004-2733(2014)08-0015-06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学术期刊编排标准,各类学术期刊编排很不规范,尤其是档案专业期刊,大多数没有标注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等要素。但随着我国期刊出版质量标准的逐步规范,预计国家有关部门将会尽快出台相关标准规范。所以,无论是学术论文的作者还是编者,都应该对此有所了解。

二、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是一篇学术论文的主体部分,与学术论文正文相关的规范要求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引言。

  引言,又称前言,用于学术论文正文的开头,或以“引言”、“前言”等标示,或作为正文的第一自然段直接表述。引言一般应概括地表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或简单交代写作背景,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能体现论文题名限定的写作范围,同时要言简意赅、紧扣主题。

2.正文的逻辑层次。

  正文作为学术论文的主体部分,是一篇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学术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部分,其逻辑结构层次一般为: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得出结论--总括全文要表达的主旨。

3.文内标题。

  文内标题是指正文中表明各部分逻辑层次的一级、二级、三级等“小标题”.正文各部分的逻辑层次不宜过多,一般应控制在五级以内。文内标题应力求简洁、明确,自占一行,行首序次语前空两格,末尾不用标点符号,但问号、感叹号、省略号除外。

4.正文各章节序次语的使用规范。

  序次语是指文章正文中用以标示逻辑层次或逻辑停顿的字、词、序号、字母、符号等。

  (1)论文的正文中,一般可根据文章特点选择从某一层序次语开始序次,序次语选定之后应顺序逐层向下行文,已选择较低层次的序次语开始序次之后,不宜反过来再使用层次更高的序次语。

  (2)同类数字形式的序次语,带括号的应位于不带括号的下一层。通常第一层是带有顿号的汉字数字,如:“一、”;第二层是带括号的汉字数字,如:“(一)”;第三层是带下脚点的阿拉伯数字,如:“1.   ”,注意此处不是用顿号“、”;第四层是带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如:“(1)”;再往下可以是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如:“①”,或小写拉丁字母加下脚点,如:“a.”.

  (3)序次语后标点符号的使用,要符合国标《标[3]

  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 的 有 关规定,即:以“第”“其”词头做序次语,或以“首先”“其次”“最后”等词作序次语时,其后用逗号;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做序次语时,其后用顿号;不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或罗马数字做序次语时,其后用下脚点“.”(该符号是借用外文的标点符号);加括号的序次语后不再用任何点号;阿拉伯数字与下脚点结合表示章节关系的序次语末尾不用任何点号,但需用1个汉字的空格。

  序次语使用示例 :

  一、……

  (一)……

  1.……

  (1)……

  ①/a.……

  近年来,在一些学术期刊中流行用阿拉伯数字序次。这种序次方式每个层次的序次语与标题之间要用下脚点隔开,最后一层后空一格。如:“3.1.2”,是用于表示正文中第三个大问题下的第一个小问题中第二层标题前的序次语。

5.语言文字的使用

  学术论文中,语言文字的使用一定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即:除古籍整理、引用和历史文献研究等特殊需要外,应避免使用旧体字、异体字和繁体字;避免使用不规范简称、自造词语等,字、词的使用要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为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6689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