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等师范书法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改革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为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于2013年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推行中小学书法教育。于此同时,高师院校书法教学普遍存在着生源书法水平基础薄弱,以及院校对于书法教学普遍重视不足等原因,导致高师院校与中小学书法教学之间缺乏衔接。因此,亟需有针对性的书法教学改革措施,笔者在此抛砖引玉,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对高师书法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一、课程和专业设置改革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方案,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内容和学时的具体体现。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在制定和修订培养方案时应该考虑增加书法教学的课时,切实将书法教学落到实处。如师范院校三年制大专生应开设一年书法必修课;四年制本科生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和美术教育专业应开足两年书法必修课,其他专业开足一年,二、三年级选修。公共书法课应分为鉴赏课、理论课和技能课三部分,连续开设,以供学生选修。只有保证了基本的教学课时,书法教学才能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在训练和提高师范生书写技能的基础上,必须在选修课中开设书法欣赏和书法知识的相关课程,如开设书法美学、书法思想史、艺术心理学等。

  (二)适当开设书法专业

小学教学实践相结合。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书法教材改革

  除了教师的面授教学、作业批改之外,好的教材是教学内容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材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学习书法理论的教科书。书法教材的编写要有针对性,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科体系而编写,要强调知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适应时代的变迁,以新的视野拓展原有内容,紧密结合当前的学习环境,以更宽广的视角全面把握书法发展的流变与传承,建构时代所需的新内容。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尽管现在中小学开设了不同版本的地方课程《书法艺术》,但教材多是由一些很少接触中小学书法教学实际的书法家编写的,很多基础知识点被忽略,如书写的笔画、笔顺等内容。而高师院校使用的书法教材更是参差不齐,大多过于专业,理论多于实践,知识面广,重点不突出,不适用于高师书法教学。

  笔者认为,教育部门应组织专家制定书法教学的整体规划与各阶段书法教学大纲,根据大纲组织一些书法水平较高、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员(包括中小学书法教师)参与系列书法教材的编写。教材编写绝不能随意拼凑,一蹴而就,必须经过作者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和知识不断完善的过程。教材一定要针对高师院校的特点,兼顾理论,同时更注重技法训练。字帖讲解以楷书、行书为主,可以兼顾隶书。在编写教材时,一定要结合普通师范生的特点和中小学生教学实际,特别要突出粉笔字技法教学章节,突出其实用性,决不能脱离教学实际,编成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教科书。

  (二)网络资源的利用

  电脑的普及对书法教育提供了几个有利的条件和发展契机:一是使书法更加明显地演化为专门的书写艺术;二是书法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视觉教学;三是网络资源提供了丰富的书学文章和书法资料以供学习和观摩;四是互联网丰富的图像资料直观地展现了不同时期书法家的书写特征和字体结构特点;五是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进行大面积的书法知识普及,克服了书法教学必须面对面传授的局限性。如果引导得当,充分利用青少年喜欢网络的特点,能更好地使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国书法这一优秀的文化传统,从而喜欢上书法,增强学习书法的信心。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鉴于各地师范类高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现象,加强现有师资队伍水平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高师院校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加强教师的书法理论学习。很多书法教师平时书写演示水平很高,但将书写技法概括成理论,并有技巧地传授给学生却很困难,原因是其平时较少关注学习书写理论,没有书法史和书法理论作为基础,很难掌握书体的演变和具体特征。因此,仅有书写技能是很难胜任教学工作的。

  第二,培养教师演示和总结书法规律的能力。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书写技能才能有效地辅导学生。而个别教师只会照本宣科,宣讲理论;书法水平较低,平时也不懂得从实践中总结书写规律;课堂上很少演示,即使做示范,用笔方法也往往是错误的。这就要求院校加大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书写技能,同时注意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总结不足、研究书写规律,逐渐提高书写技能。广泛地说,提高书写技能不仅是对书法教师的要求,其他学科教师同样也需要加强书写技能的训练,这样才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和熏陶,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书法艺术,加强书写技能。

  第三,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将理论讲授与书法作品鉴赏相结合。很多教师在讲解理论和书写技法时,不注意与原作进行比较,不重视书法鉴赏的重要性,甚至为了省事,不使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书法作品,这样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发挥想象力,很难对书法艺术有全面的理解。

  第四,教师要注意临摹和创作相结合。很多教师临摹名家字体得心应手,演示单个字的书写效果良好,而完成整幅作品的创作却困难重重。原因是其平时很少书写作品,对篇幅和作品章法的把握缺乏实践。因此,教师在书写练习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搞创作,多参加书法展和书法比赛等活动。

  (二)改善教学条件,改革教学模式

  高师院校在书法教学方面要增加投入,设置书法教室,营造宜人的学书环境,如在教室内张挂名家复制品或放大的经典字帖,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优秀作品,使学生受到书法环境的熏陶,进而激发学书兴趣。此外还可以利用学校橱窗展示优秀书法作品,在公共教学楼走廊里摆放学生作品和粉笔字书写小黑板,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观摩点评,并随手临摹,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也渲染了校园文化氛围。

  在书法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引导学生,激发其学书兴趣;一对一辅导,找特点、抓个性,选适合学生的字帖,避免千篇一律;引导学生做好书写前的工作,使其增强浓厚的兴趣。此外,因为学生个性差异较大,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尽量进行个别指导,对不认真者引其端正态度,浮躁者引其沉下心来,知难而退者鼓之以勇,令其苦学有恒。总之,多表扬,勤鼓励,树榜样,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

  高师书法教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一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书法大家的作品,结合笔法进行讲解,让学生走近大家。

  二是利用教学录像,让学生通过观摩书法家教学,感受书写的技法和运笔要领,做到作品欣赏和书写有机统一。三是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投影仪亲自示范书写,打破教师课堂书写的局限性(场地条件所限,人数众多难以观瞻),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书写过程,加强理解和记忆,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增加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可视性,使书法教学更具形象性。

  如将书写技法和优秀的学生作品通过实物投影仪进行演示和展示,使学生清晰地了解方法步骤,以及自己与优秀者的差距,从而激发其心摹手追、积极超越。通过计算机的使用,优秀课件的制作和教辅利用,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更大的知识量,也激发了其学习兴趣,并厘清了教学思路。

  (四)利用课外活动推广普及

  将书法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利用课外活动,采取形式多样的书法辅导和展示活动,能够打破课堂教学的界限,使学生在课堂之外得到锻炼。

  首先,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利用高校图书资源,指导学生系统地阅读书学理论类书籍,提高其理论素养。阅读与学习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学而思、思而学,有助于更加深入地探究和认识书法的本质。

  其次,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兴趣,高师院校可以利用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书法竞赛活动,如书法作品展、迎新春对联展、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等,并加强校际、院系、班级之间以及网上的交流活动。

  最后,高师院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外书法比赛,观看书法展,开展系列书法讲座等,让学生耳闻目睹体验书法的艺术魅力。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7902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