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论文范文一

  题目:家校合作环境下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水平的提升,人们不仅仅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逐渐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如今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其他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各种学校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有问题的同学进行疏导和开解;与家长沟通联系,共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等等。这些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在这些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是适合我国现状且行之有效的方式。本文就如何在家校合作环境下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给学校和家长以启发,共同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校合作 心理健康 教育方式

  学校是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同时学校有责任也有义务指导家庭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家庭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与学校教育不同,但是家庭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孩子在学校也许不能得到老师百分之百的关注,但是在自己的家庭里,他们都是父母眼中的宝贝,可以得到父母全部的爱。而且家庭氛围和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学校和家庭要互相配合,各自发挥优势,共同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提高家长的认识,畅通沟通渠道。

  家长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孩子的许多心理问题是在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中产生的,有些孩子奇怪的行为或思想实际上是家庭问题的反映。因此,需要提高父母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保持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畅通无阻,发挥家庭和学校的共同作用。

  首先,学校应该保证家校沟通的渠道应当畅通。有效沟通是合作的基础,家长将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告知校方,而校方将孩子在校表现告诉父母,彼此对孩子有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明白孩子是否存在心理问题,也更能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所在。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渠道有很多,比如家长会、家访等等,以及新的沟通形式有家长热线、家长信箱等。家长随时可以将孩子的问题反馈给老师,老师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家长解决问题。

  另外,除了学校和家长要保持沟通以外,家长也要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毕竟很多家长都没有接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他们对于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不清楚,小学阶段又是人生起步的关键阶段,更加不容忽视。所以学校可以经常为家长开设一些讲座,给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向家长讲述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家长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孩子的问题。

2创新家校合作形式,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学校中常见的家校合作形式就是家长会,通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中的成绩和其他表现。概括的说,家长会就是家长用来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一个途径,其流程必然是先听校长从整体上分析一下当前学校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学生所取得的成绩,接着就是到各班由班主任向家长汇报这次考试学生的成绩和排名,最后就是个别需要单独交谈的家长找班主任私聊。

  这种形式下的家长会让家长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而对于孩子的其他问题,比如心理上是否出现了某些变化并不关心。家长会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没有发挥实效。家长的这种表现也会导致,学生不喜欢家长会,尤其是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更加害怕家长会的到来。而这些成绩不好的孩子往往也是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孩子。因此,需要创新家校合作的形式,家长会应当明确孩子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家长会中表达自己的心理需要和诉求,家长和学校要积极参与进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和老师真的在关心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愿意与家长和老师沟通,和他们一起解决问题。可以采取的做法比如在会前安排一定的时间用于亲子交流,孩子可以给父母读一读他们写给父母的信,让父母了解孩子学习和生活上有哪些问题;家长会中也可以安排一些家长代表发言,家长可以同其他家长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大家互相学习,也可以给孩子们介绍他们的职业和人生经历,从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

3充分利用互联网,提高家校合作效率。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校合作中,也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使家校合作与时俱进,提高家校合作效率。比如想要让家长更好的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来,必须让家长清楚的了解学校每个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从而配合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时我们可以利用制作校园网页,让家长在家长就可以浏览到学校的信息,这种方式既便捷,又迅速。而且,学校也可以将近期的工作事项,以及学生在校参加的各种活动和表现全部放在校园网页中,供家长去浏览,去发现孩子在学校是否存在问题。

  另外,教师也可以将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心得体会、自己的教学日志、所看的经典着作等等公开在自己的博客上,与家长分享,供家长去阅读借鉴,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指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家长也可以通过博客向老师留言提问,毕竟大多数的家长的教育能力有限,他们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了解不多,对于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不能很好的掌控,所以需要老师这一类专业人士的指导,通过网络,家长可以将自己的困惑说出来,在网络上获取答案。这使得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的快速,问题的解决也就更加的高效。在互联网这个平台里,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更为密切,能够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对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4结语。

  家庭和学校和学生生活的两个主要场所,对于学生性格品行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家校合作共同推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其合理性。家庭和学校之间要保持频繁且有效的沟通,学校要帮助家长认识孩子的心理问题,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来,家校合作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我们要不断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培明。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2.

  [2]马忠虎。家校合作[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8055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