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河南财政资金管理问题与加强建议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部门内控制度,加强内部监督约束

  一是通过科学设置岗位,明确分工。各级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的要求,在预算指标管理、印鉴管理、票据管理、会计核算等财政资金运行链条中,实现收支分离、账款分离、审批与拨付分离等内控制度,并定期执行轮岗制。二是加强票据和印章管理。明确各类票据保管、领用、交接、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严禁一人保管所有印章,始终坚持“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的原则。三是进一步强化责任追究处罚制度的执行,制定财政资金运行监督实施方案,根据资金运行整体情况确定监督重点,进行风险防范;同时,将财政资金安全和各部门职权范围与责任职能直接挂钩,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二)增强安全和责任意识,夯实资金安全基础

  一是增强财政干部的法律意识。各级财政部门应始终重视财政干部学法、懂法、守法的宣传教育工作,将法律意识和法制素养的考核纳入过程和年终的个人工作考核,真正提高广大财政干部的财经法规意识,督促其做到依法履职,依法理财。二是增强财政干部的责任意识。作为财政干部,要切实认识到财政资金安全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意识,不能存在麻痹心理和失职言行。三是增强财政干部的忧患意识。各级财政部门和全体财政干部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危机感、紧迫感,提高对可能出现问题的预见性,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对策加以应对。四是增强财政干部的大局意识。财政资金安全工作是一项整体工作,不是某一个部门,更不是某一个特定个人的事情,因此需要相关部门从大局出发,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管理和使用。

  (三)完善预算编制管理,强化事前管理控制

  一方面,财政预算部门应注重提高财务管理与预测能力,充分考虑各项财政收入来源,合理核算支出范围和规模,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在考虑上年支出情况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安排下年度各项支出,尽可能详尽、全面地反映本地区财政收支状况,以保证预算编制的预见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要注重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目标设定,进一步细化项目支出预算。各类项目预算编制都要经过科学充分的论证,财务部门要加强与各业务处室的沟通协调,统筹兼顾,做好预算申报项目的研究评审工作,切实提升申报项目质量。根据各项目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清主次,有所侧重,确保项目资金支出进一步细化至具体项目,真正提高预算执行的约束力。

  (四)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绩效

  一是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执行管理,坚持预算编制、执行、评价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编制部门预算,细化收支项目,保证预算与收支实际相符合;同时,严格依法执行部门预算,财政预算部门要建立健全月度用款计划审批制度,并按照工作的实际进展有计划地做好预算经费执行工作,尽可能降低财政资金开支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二是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和研究,对于可控范围内的差异,可考虑适当调整预算定额标准,使部门预算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同时,建立健全科学、严密的绩效评价标准和方式方法,强化对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监督和考核,尽量减少无效和低效支出,切实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五)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强化财政专户管理

  一是要加快建立完善统一的、包括全部财政资金收支在内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撤并乡镇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按照规定设立零余额账户,使全部财政资金的收支都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进行。二是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财政专户的管理,开设新户时,严格履行必要的审核手续,并及时向上级财政部门备案;对已存在的专户,也要按照“归口统一管理,严格按程序开设,同类专户归并”的原则,做好清理、归并和撤销工作,规范财政部门与人民银行国库和其他商业银行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三是做好非税收入收缴与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非税收入收缴体系,使非税收入收缴软件与国库集中支付、乡财县管等软件相互衔接,有效互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财政资金的安全隐患。

  (六)推动财政信息化建设,强化资金安全管理

  众所周知,信息化是现代财政管理制度的显着特征和发展趋势,因此,各级财政部门要适应财政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按照财政大平台建设的统一规划,完善信息系统。一是在财政干部招录过程中,注重选拔专业领域人才;在财政干部年度培训中,加大对计算机知识及相关软件的培训力度,确保其全面掌握业务知识,熟练操作系统软件。二是按照电子化、信息化管理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业务管理流程,创新审核支付、对账、动态监控等业务管理方式,实现从人工审核向智能化审核、从手工对账到电子化对账的跨越。三是注重各个信息系统的整合,要站在大系统平台的高度,做好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预算指标管理系统、动态监控系统之间的相互衔接,实现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核查的转变。四是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为基础,引入专业机构进行业务风险评估和信息系统安全测评,查找安全隐患,夯实基础安全环境,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

  (七)健全财政“大监督”体系,提高资金使用实效

  一是健全财政资金全程监督制度,严格按照“关口前移、突出重点、全 面 监 控”的原则,构建嵌入业务流程的监督机制,实现从单纯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有监控,事后有检查的转变。二是创新“机制+技术”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监督工作的助推作用,对预算单位和各类专项财政资金进行全程的动态监控,实现监督检查的电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三是建立财政资金安全使用与管理情况的通报制度,定期针对典型案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有效排查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四是建立监督信息交流制度,各监督主体之间要加强有效沟通和信息共享,降低监督成本,避免重复检查;此外,严格执行处理处罚决定和落实整改意见,加大跟踪问责的力度,确保监督检查的实效。

  参考文献

  1、蔡美香。2015。财政资金安全性检查若干问题探析[J]。财经界,11。

  2、高翔。2011。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J]。现代商贸工业,13。

  3、广西财政厅国库处、国库支付中心课题组 。2011。 财政资金安全保障机制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17。

  4、江西省财政厅国库处。2012。构筑财政资金安全管理“防火墙”的对策研究[J]。预算管理与会计,4。

  5、林巍。2016。如何完善基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J]。财经界,14。

  6、刘春明、曾武 。2014。 财政资金安全问题和对策探究[J]。财政监督,10。

  7、山西省晋城市财政局国库科。2013。创新现代国库管理 确保财政资金安全[J]。国库管理,9。

  8、盛巧玲。2012。我国财政资金使用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毒毒对策[J]。学术交流,9。

  9、宋立根、周纯朴 。2012。 构筑财政资金安全管理防线的思考[J]。财政监督,6。

  10、王廷娥。2012。 关于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对财政资金安全性控制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10。

  11、王玉华。2013。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效益 保证财政资金安全[J]。财经界,32。

  12、钟建盛。2012。试论财政资金安全问题[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8。

【河南财政资金管理问题与加强建议论文】相关文章:

1.医院资金管理问题及建议论文

2.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3.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4.现阶段财政审计的主要问题与建议论文

5.乡镇财政会计核算问题与建议论文

6.财政科技资金管理论文

7.《河南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全文

8.河南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新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9598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