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翻拍金庸剧的缺陷及其改善建议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金庸先生创作的武侠小说是通俗文学领域的瑰宝,被屡次改编出现在电视荧屏上,为影视脚本提供了大量的珍贵资源。不同时期、不同编剧与导演对原作的解读视角不尽相同,使同一部金庸武侠小说存在着众多电视剧版本。而且,随着国内电视剧市场的迅猛发展,加上影视制作技术的日益进步,电视剧生产呈现井喷趋势,各种题材的原作被翻拍的频率逐渐加快。2014年,全国共计生产完成并获准发行剧目429部15983集,比2013年增长了213集,其中不乏被翻拍的电视剧。但这种蓬勃发展的数量背后也存在隐忧,即粗制滥造现象增多,整体剧作的内涵和质量有所下降,甚至备受观众“越拍越滥”的诟病。《新周刊》杂志曾做过统计,“2002年至2009年的100部翻拍剧,被观众基本认可的不超过10部”①.新近翻拍的《神雕侠侣》《笑傲江湖》等金庸剧,较最初版的观众口碑有大幅下降。这种情况不是孤例,其他翻拍的某些武侠剧、抗日剧也时常出现粗制低劣的情况。究其原因,翻拍电视剧过于追求短期收益、编剧制作投入不足是主要根源。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荧屏上的影视剧,翻拍剧的比例占了百分之五十之多,而这个比例将会继续扩大”②.翻拍的泛滥恐会导致经典文本更新换代周期缩短、过度消费的问题,也影响观众对于经典作品的印象与评价,是对电视文化资源的无形浪费。因此,解决翻拍剧质量低劣的问题,提升其文化内涵和持久的生命力,已成为拯救国产电视剧甚至是电视文化的重要课题。

一、翻拍金庸剧的缺陷

  1.剧情雷人,与原着出入较大

  电视剧作为文化消费品,有较强的消费时效属性,为了用日臻完善的技术和思想更好地诠释故事情节,同一剧本的版本更新属于正常现象。金庸武侠小说的原着集中诞生于1960年左右,在多年流传的时间里形成了大批忠实的读者,他们自然有更强的观看兴趣,但在观看时不免带有原着的烙印和评判标准;而且,多次翻拍同样的情节内容难免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好奇心和持续关注度也逐渐降低,从而影响收视率。因此,如何推陈出新地吸引观众注意力,成为翻拍成功与否的关键。

  为了吸引到更多的观众兴趣和市场关注度,翻拍金庸剧的主要策略是内容上大幅改编,如对老旧的剧情做一些扩充,或者加入一些新的情节来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由于文本时间均设定为古代,在翻拍过程中频繁加入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爱情、魔幻、现代化的对白。例如,新版《笑傲江湖》加入了令狐冲和东方不败的爱情线,并且在结尾处加入了“换心”的情节,利用多角恋、魔幻的噱头增加卖点;新版《神雕侠侣》在小龙女和杨过的爱情中加入了很多现代化的对白,试图将言情剧粉丝的注意力也收入囊中。尽管这些翻拍剧加入了许多新的元素,打破了传统剧情的框架,但无论哪一种新的尝试,都与原着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有悖离的趋势,与武侠文化氛围也存在冲突之处。

  翻拍的金庸武侠剧中,最普遍的问题是剧情与原着出入较大,完全肢解了经典文本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内涵。例如,新版的剧情主线虽然未变,但很多细节、对白、人物甚至一些支线情节都有重大变化。“任意删减剧情,或是增删主要人物,或是加入太多的情爱戏,或是让英雄人物世俗化、粗鄙化,或者反面人物的人性模糊化等,这些做法不但不能赢得观众的青睐,而且也是对经典作品的严重亵渎。”

  ③长此以往不仅会造成观众对经典的误解,还会破坏金庸武侠剧长久以来积累的良好观众印象和评价口碑。可见,经典电视剧为贪图短期收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过分夸大、不合理的情节改编,并不符合电视剧产业健康发展的要求。

  2.画面华丽,但缺乏内涵

  随着影视技术的突飞猛进,每一版翻拍剧在画面制作上都体现了时代的进步性,如灯光效果、服装造型、情节特效等都更具视觉美感和冲击力。但画面改进的同时,却在剧情内涵上鲜有突破,过于追求表面功夫,甚至有“戏不够,情来凑”“好看却不耐看”的情况。较典型的是新版《笑傲江湖》,新增的令狐冲与东方不败的感情线占据了大部分剧集,大大压缩了令狐冲和任盈盈的爱情主线,在情节上喧宾夺主,频频出现叙述线索顾此失彼的现象,破坏了整部剧情的清晰感和人物关系平衡。新版金庸剧中还存在画面华美但选角失败的情况。新版《天龙八部》中的乔峰、新版《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等重要角色,都被广大观众所诟病,认为演员气质根本与人物不符。可见,“翻拍不是简单的复制,是对影视剧进行改编和重新拍摄”④,在演员选择、戏份安排、情节构思、艺术表现、技术渲染等方面都需深思熟虑,有整体的水平提升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改版。

  简言之,翻拍金庸剧“只重视画面不重视内涵”的问题表现为:在情节上一味追求卖点,忽视对原着内容的塑造;在演员造型上,只重视为演员设计华丽的装扮,忽略了对演员和人物匹配度的考量。这都反映出急功近利的心态,会导致电视剧文化价值内涵的缺失,甚至造成电视剧艺术的畸形发展。

  3.剧集冗长,情节拖沓

  旧版金庸剧的一大特点是情节紧凑、剧集较短,反映出当时“以原着情节为根本”的电视剧改编原则。

  随着电视剧市场的膨胀,受商业利益的驱动,翻拍剧刻意增加集数,导致剧集拉长、剧情发展缓慢、情节拖沓现象日益严重,动辄出现五六十集的“鸿篇巨制”.这种剧集冗长的状况与当前电视剧按剧集收益的运营模式紧密相关。为获得更多收益,原本一集的剧情往往会被“注水”到二至三集。但观众的体验效果却变差了,疲于“追剧”而表现出厌倦情绪。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加长剧集时,没有注重对内容的充实和叙事节奏的控制,空镜头过多、剧情冗长拖沓。例如,新版金庸剧为了追求画面上的'美感,穿插了过多风景、人物特写的空镜头,虽然部分地提高了电视剧的整体美感,却忽略了叙事主线是电视剧的核心吸引力;新版《神雕侠侣》增加了林朝英和王重阳的爱情线,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但这条支线却足足跨越六集之长,且大部分是没有对白的人物特写镜头,难免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9816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