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税务专业毕业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近年,随着税务管理改革推进,税务管理信息化已成为我国税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税务专业毕业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税务专业毕业论文1

  企业税务风险内部会计控制

  一、税务风险与内部会计控制的相互关系

  (一)内部会计控制直接影响着税务风险的发生。

  税务风险是企业多种风险中的一种,虽然税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会计业务控制方面的不到位,无疑是产生税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会计资料作假、不完善以及企业没有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相关规定,都可能产生税务风险。企业纳税额的计算依据是企业的会计资料,如果企业会计资料作假或不完整,将直接导致税额的计算错误,企业将由此面临严重的惩罚,产生税务风险。因为内部会计控制所产生的税务风险属于制度上的风险,一旦因为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因素而发生税务风险,难以通过其他方法进行弥补。因此,只有对内部会计相关制度进行完善,从源头上进行税务风险防范,才能有效化解此类税务风险。

  (二)税务风险关系着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实现。

  分析财政部颁发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的内容,其中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的三个目标:第一,保证单位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第二,消除单位隐患,防止各种会计舞弊行为发生,进而保证单位资产的安全;第三,保证国家各项会计控制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在单位得到具体的贯彻与执行。可以说,税务风险直接关系着这三个目标的实现。税务风险主要指的是企业在涉税过程中可能遭受的经济或信誉损失,强化税务风险防范,就可以减少企业在涉税过程中的利益损失,进而有助于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这与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基本一致。

  二、税务风险内部会计控制的现实困境

  (一)采购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困境。

  当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材料采购的实务与发票难以实现同步,使得企业的财务部门与材料仓库管理部门的业务衔接难以实现,这就使得财务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对采购材料进行相应的记账、核对,从而不能及时进行涉税申报,产生税务风险。不仅如此,大多数企业的财务部门与材料采购部门之间也较为缺乏定期核对的制度,沟通与协作的机制缺乏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一定的数据差额,给相应的部门在进行税收申报时,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费用管理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困境。

  当前企业对于日常费用开支审核的不严格,也使得企业面临严重的税务风险。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未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相应的清查,或者缺乏固定的清查机制,在固定资产有所变动之后,未能及时调整折旧计提基数,使得折旧额计算错误,进而造成税负增加。

  (三)产品销售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困境。

  当前企业财务人员对于产品销售环节的收入时间、收入具体数额等相关信息掌握不够,使得在进行纳税申报时,容易出现漏税的状况。与此同时,针对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状况,当前企业缺乏相关税收项目的处理制度,使得企业经常发生漏税处理问题。当前在产品销售环节还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分期销售商品之时,企业为了追求业绩,对于有些客户的收款期限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导致财务部门难以建立分期收款的账簿,给涉税申报造成一定的困难。

  三、加强税务风险内控会计控制的对策

  (一)采购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对策。

  采购环节企业将面临较大的支出,要做好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建设,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一是要建立系统而严密的物资采购款项和发票结算制度,保证票货、票款同步,并要求在两个月内取得相应的购货发票。二是建立未取得发票材料验收入库备查账簿,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取得相应的发票,需要将其及时登记进入备查账簿。在取得发票之后,依据发票上的采购数量以及金额调整材料入库数量,以做到发票上的信息与实际采购材料一致。三是加强采购的管理。在采购过程中,要实施严格的部门分级责任制,要保证采购信息与最终的会计信息一致,否则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费用管理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对策。

  第一,针对日常的费用,建立严格的费用管理制度,对于日常费用的支出,必须记录在账,并不断加强会计人员对于发票凭证的识别能力,避免进入企业。第二,建立对日常费用实施多级审核制度,可以专门在财务部门中设立审计岗位,专门负责审核日常费用的支出项目。第三,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设立折旧计提备查簿,财务部门在进行纳税申报之时,要事先对固定资产的折旧事项进行核对,避免出现差错。

  (三)产品销售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对策。

  产品销售环节往往涉及到的收入较多,因此,其涉及的税收项目也较多,而且数额较大,从这个意义上讲,产品销售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案对于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产品销售环节的税务风险内部会计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由专人负责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间和金额的审核,针对销售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必须进行涉税分析之后再进行处理。二是在销售过程中,货物管理与资金、票据等会计事项管理必须同步。三是注重对销售人员的相关会计知识培训,对销售过程中的发票开具、发票保存、应急账务处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其具备基本的会计知识。

  税务专业毕业论文2

  铁路营改增税务风险控制

  1“、营改增”的原因

  营业税和增值税是我国流转税的两个重要税种: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以其所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作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是价内税,其征收范围是建筑业、服务业等大部分的第三产业;增值税是1994年税制改革的成果,增值税是对从事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以其实现的增值额(销项税减进项税)作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是价外税,其征收范围覆盖了除建筑业外的第二产业。现今大部分发达的欧美国家都全面征收增值税,而且出口适用零税率,而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适用营业税,服务含税出口且无法享受退税的优惠,因此我国的服务业出口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限制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多样化的发展,商品和服务难以区分,导致征收税种难以界定。此外,由于营业税是就营业收入全额征收的税种,可能导致对第三产业营业收入的重复征税问题,并随着第二、三产业发展互相渗透,使增值税抵扣链条断裂,影响增值税作用的发挥。增值税有利于引导鼓励企业在公平竞争中发展壮大,在新形势下,逐步以增值税取代营业税,符合国际惯例,是深化我国税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9914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