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论文(4)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健康逆商教育意义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必然需要,也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根本要求,在高校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民族的未来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逆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中,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逆能力对我们民族国家的实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逆商教育的含义

  逆商(AdversityQuotient,简写AQ),全称逆境商数,也叫“厄运商数”,一般被译为逆境商或挫折商。从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人叫罗斯托茨首先提出并使用逆商一词,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逆商培养。逆商包括四个方面,即控制力(Control)、责任归属(Ownership)、影响范围(Reach)和持续时间(Endurance)。通常认为逆商是衡量一个人应对挫折和逆境的能力。逆商教育,有的也叫逆境教育,是指对学生的承受挫折打击能力和逆境条件下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教育,包括逆境预防、逆境心理调整。目的是,通过逆商教育,培养受教育者面对逆境、应对挫折、解决困境、战胜困难的能力,更重要是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俞敏洪说过,逆商就是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灾难、不幸、挫折,你所采取的是积极的态度还是消极的态度,一个有逆商的人会把困难看作是老天对自己的考验。在充满逆境的当今世界,事业的成败、人生的成就,不仅仅是看人的智商(IQ)、情商(EQ),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逆商。就实际情况而言,一方面,大学生正值青春时期,缺乏人生历练和社会经验,抗挫折打击能力与自我调控能力都比较差。一旦面对逆境与较高压力,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导致身心的失衡,陷在消极的泥潭而难以自拔,甚至个别学生出现精神崩溃、跳楼自杀的极端。另一方面,从进入大学开始,他们就承受着较大的思想压力和心理压力,例如:新环境的不适应、学业上的压力、未来就业的迷茫等等。这些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高校积极对大学生进行逆商培养,不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对他们的综合发展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逆商教育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1.逆商教育,增强承受力,提升自制力。控制力是逆商的有机组成,指人们对周围环境的信念控制能力。面对逆境或挫折时表现为逆来顺受的人控制力弱;而相信人定胜天,并通过自身能动地改变所处环境则是控制力强的人。对大学生进行逆商教育,可使大学生正确的认识逆境和挫折,宝贵的经验和难得的磨炼会帮助他们增强承受力,提升自制力,有效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情绪波动和行动行为。自制力是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能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行为,本身就是心理承受力好的表现,因此,逆商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自制力,增强心理承受力,使大学生尽快地走出困境,消除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拥抱阳光。

  2.逆商教育,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目前90后大学生们大多依赖性强,缺少吃苦精神,也很缺少独立承担一些事情的经历,这是普遍存在的情况。他们在面临逆境时,就会出现怨天尤人,垂头丧气,不知所措的糟糕情况,缺乏自信和勇气,严重影响正常的大学生活和学习。能直面逆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挑战,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的人逆商高,这些人会愈挫愈勇,反之,常常抱怨,感到无助无力,沮丧,甚至逃避的人逆商低,这类人往往遇事逃避,甚至自暴自弃。所以,开展适合的逆商教育活动,比如在实践活动设置难度适中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操作,学习,思考,学生脑手共用,这样就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独立能力。在经过努力后能够顺利完成,体现出学生的价值,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在逆境中自强自立的信心和决心,进而增强大学生的成功感和幸福感。在逆境中经受打击而不倒还能保持自信的人,才能深刻理解成功的意义。自信的人会更能获得成功,获得成功就会增强幸福感。

  3.逆商教育,增强心理免疫力,提高适应能力。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中学习工作生活不可能总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当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不一致时,当理想期望和客观实际存在反差,当主观条件与客观现实存在差距,往往会感到不顺,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加上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突发的情况极有可能出现。特别是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就业的成功,与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有关,很重要的是因为其面对困难、应对挫折、摆脱困境表现出的能力。人为了减轻在逆境中的紧张不安、焦虑烦躁的情绪,会启动自身的心理免疫机制。通过大学生逆商教育,在遇到逆境时,自身的心理免疫机制就会良性运作,缓解或者减轻压力,逐步恢复平衡的心理状态,回归正常。因此,培养和发展大学生逆商,增强心理免疫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很有必要,也很重要。综上,笔者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环节都可以把逆商教育贯穿进去,在课堂,班会中,各类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意识的教育和意志力的训练。总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逆商教育要加强重视,从多方面、多维度地开展,提升学生自制力,增强学生心理免疫力和承受力,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准备好进入社会。

  作者:王永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第五篇: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效能感诸因素的分析,编制“大学生择业效能感调查问卷”,调查河南省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工作思路。

一、研究对象、工具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4年9~10月份,在河南省的郑州师范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周口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商丘工学院、中州大学、濮阳大学这8所高校,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60份,有效问卷947份,有效回收率为94.7%,被试构成情况见表1。首先,从调查问卷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然后,放回数据库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再重新抽取一个有效样本。最后,对修订后的“大学生择业效能感调查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相关分析。

  (二)研究工具

  自编“大学生择业效能感调查问卷”包括五个分量表,共20个项目。每题均采用五点评分:1.完全不符,2.基本不符,3.不确定,4.基本符合,5.完全符合。五个量表分别是自我评价分量表、目标设定分量表、制定计划分量表、问题应对分量表和自我概念分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包括焦虑、强迫症状、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躯体化、精神病性和其他10个分量表,共90个项目,均为五点评分:1.无,2.很轻,3.中等,4.偏重,5.严重。

  (三)研究方法

  使用SPSS17.0进行基本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以LISREL8.70软件结构方程建模软件作为量表的结构效度验证分析和建模的工具[2]。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9930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