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基于目标管理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顶岗实习是高职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深人实施顶岗实习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并能促进学生就业。因此,顶岗实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各高职院校现已普遍推行并曰渐重视这一环节。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顶岗实习在质量管理方面暴露出了种种问题,如缺乏明确的实习目标和科学的管理方式,考核内容简单和考核主体单一等,成为学校管理中的一大薄弱环节,使实习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要提升顶岗实习质量,必须找到有效、合理且可行的顶岗实习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最新运用于企业管理之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这种管理万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笔者相信目标管理也是保障顶岗实习质量的科学之路。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中引人目标管理理论势必也能得到更好的管理效能,这对于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

  一、目标管理的内涵

  目标管理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1954年,由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其基本思想就是,组织首先制定出某段时间内的总目标,然后根据总目标来制定出各个部门以及个体的目标,同时以此来进行方案的实施和落实,并对其进行定期的考核以及总结和反馈,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再进行改进,这主要是一种能够根据设定的目标进行管理的方法。但是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很多领域的工作可能会被忽略,将会直接导致目标不能够完成。所以对于一个组织或者企业来说,最终都是根据目标来进行管理的,这也是管理过程中一个最为基本的原则。

  目标管理是科学、现代的一种管理模式,其包含三个阶段,A目标制定阶段、实现目标阶段以及成果考评阶段。将其引人到顶岗实习的管理过程中是非常科学以及可行的。因为对于顶岗实习来说,其本身也是一个管理以及目标实现的过程,其过程也分为制定目标、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和成果考评等几个阶段。将目标管理方法引人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起到激励以及导向的作用,同时能够使得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对于学生的就业起到促进作用,真正实现顶岗实习的总目标。目标管理能调动和发挥学生实习的主观能动性,使顶岗实习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这样不仅可以提升顶岗实习的管理效能,使得实习的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时对于教育管理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目标管理视角下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如今在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普遍纳人了顶岗实习环节,并进行必要的考核和评价。但是仅仅流于形式,缺乏相对完备的、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往往使得顶岗实习考核不全面不客观,整个评价过程存在诸多问题。

  (一)实习目标不明确

  目标对于一-项活动的影响是最为关键的,是活动的出发点以及归宿,也是对活动进行考核的主要依据。虽然高职院校都会制定种种制度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考核,比如制定《顶岗实习任务书》《顶岗实习手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但是基本都是大而空的定性指标,比如“提升职业素养”“增长社会才干”“培养专业技能”等等,无法量化,而且考核评价顶岗实习质量的制度缺失,导致考核大多流于形式,不够规范。造成很多学生对顶岗实习的目标和重要性没有明确的认识,不能准确自我定位,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责任心和上进心,无法承受工作压力和工作纪律,还过于关注待遇,大大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效果,实习质量难以得到保证[2]。

  (二)管理方式不科学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单位有的来自学校订单式培养单位,有的是院系推荐合作单位,也有的是学生自寻单位,实习单位多、分布地域广,给学校和指导老师的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而且学校教师少,每个指导老师平均指导十个左右的学生,校内教学任务又重,几乎无法做到定期巡视、指导和检查,有的甚至未尽应有职责,放任不管,存在指导失位现象。企业虽然会安排技术人员、带班师傅或者人事部门进行指导与管理,但架空现象比较严重,没有太多的实际效用。造成违反实习纪律和规章制度,出现中途离岗、脱岗等现象屡见不鲜,致使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处于“放羊状态”[3],缺乏有效的监督、指导、管理和考核,使得顶岗实习的预期目标很难有效实现。

  (三)考核内客简单

  在顶岗实习考核过程中,大部分高职院校如今仍沿用传统考核方法,也就是说,仅以学生顶岗实习单位的鉴定表、实习报告、实习日记为依据认定实习成绩、考核实习质量,而且并没有明确质量考核标准。由于缺乏相对客观的质量考评体系,缺乏有效的过程考核,考核时主要是依据实习日志以及实习报告的质量来打分,更有甚者是依据指导教师的主观印象来对顶岗实习学生给定成绩,对于学生实习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无法了解和掌控,无法形成实习过程的及时反馈和互动,这种评价明显缺乏客观性和可靠性,存在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难以准确评价顶岗实习质量。因此,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受到了影响,实践能力很难得到提髙。

  (四)考核主体单一

  目前,髙职院校在顶岗实习成果考核时普遍由专业教师一方来评价,在整个考核过程中缺少了学生自己以及辅导员的评价,同时企业的评价也形同虚设,这使得其不能够对于顶岗实习的效果进行有效的反映。虽然有些高职院校要求企业指导教师参与评价,但往往是“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定性评价,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很难发挥企业指导教师的评价作用,无法全面衡量顶岗实习成果。企业指导教师是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人,他们对于学生的实习表现是最清楚的,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占主导地位&辅导

基于目标管理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论文

  员也应该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他们平时也会定期询问、关注学生实习状况,解决学生在实习期间思想方面所出现的问题"由此说明,将顶岗实习质量的评价体系多元化是非常关键的,使其形成以企业指导教师的评价为主,以学校指导教师的评价为辅,同时将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见以及辅导员评价意见适当纳人,保证顶岗实习考核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气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9981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