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周记中秋节(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周记中秋节范文合集5

  中秋节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又大又圆的月亮象征着合家团圆的意思。这一天,所有的人有了想家的念头,人们急着往家赶,和家人团聚,特别是要和父母团聚。

  今年的中秋节,我和妈妈一起回到了天津姥姥家,和姥姥、姥爷一起过中秋节。那天,我们早早地吃完晚饭,我就催着姥姥把同样象征着合家团圆的月饼摆在了餐桌上。月饼有各式各样的,有木瓜的、五仁的、豆沙的、莲蓉的、叉烧的、蛋黄的,还有我最爱吃的山楂的。看着这么多又甜又圆的月饼,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月亮渐渐升起来了,十五的月亮圆圆的,皎洁明亮,宛如一面明镜,高高悬挂在天上。真美啊!我和全家人都挑选了自己喜欢吃的月饼,来到阳台上,一边吃着月饼,一边欣赏着圆月。姥姥还给我讲起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我听着听着,仿佛真看见玉兔在广寒宫里捣药、嫦娥在月亮上跳舞。

  中秋之夜,月儿圆圆,让人充满遐想;中秋之夜,天空如此湛蓝,充满了诗情画意;中秋之夜,借皎皎圆月遥寄思念。这怎能不是一个难忘的中秋节呢!

周记中秋节范文合集6

  20xx年X月X日 X天

  今天早上,我们全家来到姥姥家,刚到门口,姥爷就出来迎接我们,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每个人的脸上都笑开了花,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快乐。

  晚上,我们来到奶奶家,大家一起吃团圆饭,奶奶的脸上也笑出了几道快乐的皱纹。吃完晚饭大家一起赏月,深蓝色的夜空中,挂着一轮明月,旁边撒着星星点点的繁星,仿佛是一个悬挂在夜空中的玉盘中撒着无数颗大大小小的珍珠。这情景,让人那么陶醉。让我不禁想到了月宫中的嫦娥,虽然绝世的美丽,可却只能在月宫中走来走去。我想她大概也会寂寞吧,她或许是在怀念她的亲朋好友,或许是在想人间发生了什么事吧。

  虽然嫦娥能够长生不老,可却不能和大家一起玩耍,连一个能和他说话的人都没有,这样长生不老又有什么用呢?嫦娥怀中的玉兔又会不会寂寞呢?或许它也想做一只人间的兔子在草原上自由自在的吃草吧,至少人间的兔子还能够成为一家人,在一起快快乐乐地玩耍,而一只长生不老的兔子却只能在别人的`怀里像个玩具一样被抱着,虽然在怀里也许能够比别的兔子舒服一些,可它却失去了自由。这样,她们还不如房间的人和兔子呢。

  可在人间,也会有一些人不能和家人团聚,可他们却和天上的嫦娥不一样,因为他们不是为了长生不老,他们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却不求回报的“牺牲”自己,熬夜加班。他们就是警察叔叔们,或许他们也会因为不能和家人团聚稍有些无奈吧,可一想到为了人民的幸福,警察叔叔们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他们的“牺牲”是伟大的,是光荣的。

  月光洒在地面上,洒在了警察叔叔的脸上,我相信警察叔叔们看到人民因为他们而幸福,他们的脸上也一定会像奶奶一样露出灿烂的笑容。

周记中秋节范文合集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秋季,就像一把利剑,刺向火热,留下了面无边际的寂寞。它也许凄凉,也许孤独,但,就在这样一个空洞的季节里,我爱上了秋天,更爱上了中秋节。

  中秋节,虽然没有春节的热闹与狂放不羁,但却从骨子里,从永远的文化中流露着一种对家人,对家乡的深沉思念。杜甫笔下的婵娟,李白深望的玉盘,这些妙笔生花的绝词佳句,更为这中秋节抹上了一层浓浓的诗意与思念。

  其实,中秋节表面上非常空虚,但内在精神文化支撑起它成为一项传统节日,吃月饼,赏月,更成了它的代表。千言万语,家财万贯都抵不过一顿团圆饭。秋色撩人,月亮仿佛一个令人垂涎三尺的月饼。手里握着小月饼,抬头一望大月饼,家人谈笑风生,此情此景不失为享受。

  中秋节不仅是团聚,更是双眼凝望,思人思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苏轼的字铿锵有力,那苏轼的诗深情意重,不管多么令人拍案叫绝,但字里行间流露的终究是对家人的那一份浓情。饱读此诗,品嚼其句,苏轼在灰暗书桌前醉酒熏天,两眼望月,深思家人,即兴大作的情景就会一览无余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其实,月亮不仅是一种团聚的号召,更是独自一人对家乡情愁思念的倾诉对象。望着明月,想着家人,大家团聚,这才是中秋节的魅力。

  中国的节日缤纷多彩,喜气洋洋的春节,朝气十足的端午节,绿色环保的植树节还有这一家团圆的中秋。

  我爱我们的节日。

周记中秋节范文合集8

  我的故乡在内蒙土左旗只几梁。我们的祖辈或祖辈的祖辈都是过去走西口从晋北、晋中过来的。对了,大家知道的乔家大院乔志庸的爷爷贵发公就是走西口在我们附近萨拉齐和包头的西脑包发迹的。哈哈,有名的徽商、晋商就指贵发公那一代。我们的好多村子以山西的地名命名,如忻州营、崞县营、寿阳营等。所以,中秋节传承了山西的习俗。我去过山西,可能山西的节日习俗有了变化,但我们那边可能是更接近原汁原味的山西习俗。

  记得小时侯,农村缺衣少食,孩子们最盼过节了。特别是中秋节,美味可口的月饼,平时舍不得动的西瓜,喷香的毛豆角,还有舅舅们拿来的沙果。现在想来也馋涎欲滴。还有那种中秋节的氛围:一到初七、初八,女人们就开始烙月饼了。中秋节前,月饼都是要互送的,虽然礼轻,送老人是一份孝敬;送帮忙干活的,如年内帮办过事的人,还有羊官是一感激;送亲朋好友,是一份情意。礼虽轻,是一种诚挚、纯朴心意的表达。

  中秋节时,烙月饼也是很有讲究的,油糖和面,用的是专门放在大锅上面的平低锅来烙。这个锅叫铖子,不是每家都有的,是借来借去互用的。烙的月饼即不糊又有焦的味道。在烙月饼时,还要烙一个三、四十厘米的大月饼叫月神爷,里面画着兔爷和桂树等。同时也要烙点兔神、鱼神、花篮等。这时街面上也有卖月饼的,但人们买得少,不是舍不得钱,是味道实在没法和自己烙的比,而且还小,送人就略显小气了。

  哈哈,记得小的时候,有一个长白胡子的李祥爷爷,说鹤发童颜毫不夸张,他是个卖月饼的主。其实和现在商店卖的月饼差不多,小还贵,只有人少的人家懒得做才买点,销量很有限。大孩子们调唆我们偷李祥爷爷的月饼,有时有得逞的时候。不得逞时李祥爷爷抓到了我们,教训是拉住我们弹脑袋。哈哈,弹完后,还是给我们掰几个分了。真是和蔼的老人,现在想来真对不起这个早已过世的白胡子爷爷了。

  记的每到中秋节晚,月亮挂上树梢,家家户户做了饺子等好吃的团员聚餐。饭前,爸爸在院里放一个供桌,摆上月饼、月神爷、西瓜、水果、毛豆等,祭奠月亮神。先烧香、后敬纸、再跪拜。我不知道爸爸心里想的什么,是一种虔诚还是一种感激,但我站在边上想到更多的是中秋节的演变和玉兔、嫦娥、吴刚等的传说,也想到唐王幻登月宫时的心境和阿波罗月球着陆场面。更想到的是明月带给我们的思念、追求和遐想。

  吃完饭后,祭神的东西拿了回来,分给孩子们每人一份。随后孩子们就出去找伙伴去玩了,大点的就偷偷去花前月下了。在月色、秋景、凉爽的夜晚,别提多惬意了。月神爷是中间带馅的,没在跟前的亲人也是有份的。哈哈,我已离开只几梁多年,每年过春节回来时还是能吃到母亲给我留着的月亮爷爷的。虽然很硬,但吃着是那么香甜、味美,幸福感悠然而生。

  中秋节时,尽管现在市面上有品种不少的月饼,但家乡的人还是爱吃家乡自己做的月饼。我上个月回了呼市,走时我弟弟就给我买来本地的月饼,好在坐车时路上充饥。月饼看去也不光亮,也没有花纹,大而难显精致。哈哈,开始我还没有在乎,尝了点后就禁不住一口气都吃掉了。它让我尝到了久违了的香甜,把我带到了儿时故乡中秋节的回忆。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天又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我想故乡的人们一定还在传承以往的习俗,只不过把节日过得更加丰富多彩和圆满幸福了吧。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32888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