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基于任务驱动的中学作文教学重点与对策的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应对策略。

  任务驱动型作文“来势汹汹”,许多老师对此仍无从下手。笔者总结一线教学经验,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应对策略归为以下五点:

  第一,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用课堂辩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将学生分为正反双方,分别陈述持方理由,启发学生进行深入分析。表面原因分析并非难事,重点是启发学生往深层原因思考。最后,通过总结陈词的方式,将一个类别的话题说通说透,归纳大致的分析角度,利于学生日后成文。

  第二,提高学生的阅读量,特别是新闻报刊中的社论。鼓励学生坚持读报写时评,通过阅读时评提高学生对于新闻的敏感度,掌握时评分析的切入角度、探讨的深度。坚持时评写作,鼓励学生表达自我的独立思想,多思考多写作。前期无需限制学生写作的框架思路,先拓展思维,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横向比较。后期帮助学生学会带着任务写作,完成指定的写作要求。

  第三,注重阅读中的词汇教学,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量。在平时的教学和练习中,注重成语教学。成语教学并非让学生抱着成语词典,从头记到尾,这是违背记忆规律的,最终也是无效功。成语的有效教学应该贯穿在语文学习的日常中,对于课文和课外阅读中出现的成语进行分类掌握,了解成语的同义词和近义词,用词组记忆的方法掌握一类成语、原词和若干近义成语和反义成语,以替换掉原本通俗的口语表达。

  第四,注重修辞教学,语言的多样化表达离不开修辞的加工。比喻论述能够给文章添色,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比喻的概念,能够举一反三。注意积累常见的万能喻体,如孤舟、涟漪等,能够在论述的过程中扩展延伸。排比可以让文章句式富于变化,增强语句的气势,使得文章论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通过修辞的练习提高学生写作文片段的能力,优化句式表达,使之成为文章的亮点。

  第五,熟能生巧,提高作文写作练习的频率。在中学实际教学中,除去期末考和期中考,学生的作文训练少之又少。很多学校仅作周记的要求,平时缺乏系统的写作练习。教师应该多和学生一起尝试动笔写作,亲自为学生写范文,将自己思考作文题,分析作文题,最后成文的经验都一一和学生传授,而非居高临下地读范文。不亲自参与实践,就很难把握学生写作文的困惑与难点。精修学生习作,帮助学生优化句式表达,修改病句订正错别字,修正口语表述,让学生形成规范的书面表达习惯。

  作文万变不离其宗,从新材料作文转向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是未来语文作文教学的重大变化,代表了语文教学的新方向。诚如欧阳国胜所言:“从阐释型作文到任务驱动型作文,涉及思想与观念的变化:从写作材料到任务指令,从针对性到对象感,从简单论证到入情入理的说服,从粗糙的表态到深入的理由阐述,从封闭的自圆其说到开放的文明交流,从替圣贤教训人说神话说套话到表达自己的思考辨析说人话说真话说贴心话等,都意味着现代语文思想的变化。”

  作文的核心是教会学生表达,将学生的复杂思考呈现在文字中。一来要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对于问题能够形成辨证思维。二来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语言的输出和输入密不可分,通过精选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文言文和古诗教学能够给作文增加历史文化底蕴,注重表达中的古诗文嵌入。现代文课文教学就是良好的范文模板,解析课文的过程亦是构思作文的过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一篇作文较好地呈现了一个学生的语言风貌、文学功底和素材积累。因此,研究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关注作文写作,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改变语文作文教学现状,需要每个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不断增强自我的写作能力,拓宽视野,深入思考,注重积累,给学生更加正确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J].语文学习,2015,(7)。

  [2] 林志强。因任务而作文,因作文而完成任务--“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的核心要求及应对措施[J].福建教育,2016,(3)。

  [3] 欧阳国胜。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内涵解读与写作指要[J].语文学习,2016,(3)。

  [4] 张美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两个关键[J].语文月刊,2016,(6)。

【基于任务驱动的中学作文教学重点与对策的论文】相关文章:

1.中学作文教学探讨论文

2.中学作文教学难点研究论文

3.基于中学合唱教学反思启发论文

4.中学作文教学

5.设计的任务与意义论文

6.基于信息技术选课任务的几点建议论文

7.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论文

8.对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的思考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4705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