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摩梭人的民俗与服饰文化论文
一、摩梭人的民俗文化
今天的摩梭族是早期的纳西族迁移到泸沽湖旁的一个分支,中国跟泸沽湖周边的一些村落相互结合,这也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摩梭风俗文化和传统服饰。摩梭族的信仰主要是达巴教和喇嘛教,达巴教是摩梭族一个历史悠远的本土宗教,而喇嘛教则是在元朝末年才由别国传入的外来宗教。达巴教的创始人是达巴,达巴主要信仰祖先和自然崇拜,属于古老的原始宗教。达巴教的宗教内容主要包括摩梭族的宗教历史、道德文化、文学艺术、自然环境、生产生活等,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达巴教的文化主要以说唱方式来传承,没有文字记录。达巴教基本没有特定的寺庙,没有宗教经书,没有固定的摩梭族宗教节日,宗教人员没有固定的工作,平时也要参加生产,传教者只传子,始终都保持着一脉相传,但是由于历朝历代其他文化的传入,摩梭族本身又没有自己的文字,这就使得摩梭文字即将成为历史。也有人说达巴文字最早是记录在牛皮上的,结果饥饿的达巴人将牛吃掉了,但是在一些摩梭族的法器上有图画文字,这就是古老的象形文字吧!
摩梭族的房屋建筑也是独具特色的,因为摩梭族的房屋都是由木头建造的,而且都是呈井字式设计的,通常被称为“木楞房”。正房基本都是被作为神佛的佛房,基本都是坐北朝南,而东屋是由老祖母居住的,西屋则是供摩梭族姑娘们居住的,摩梭族的节日中最重要的就是藏历年,在这个节日中摩梭族的老百姓可以举家欢庆,全家团圆,祭祀神明,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摩梭族最具特色的应该是婚姻制度,中国期刊婚姻制度实行的是“走婚制”。中国摩梭族姑娘在到了已婚年龄后,就可以参加氏族内部的重要聚会,在聚会上姑娘会唱歌跳舞,以这种方式展示自己。当摩梭族成年男子看到中意的姑娘后,当天晚上就可以到摩梭族姑娘房外进行交谈,如果双方对此都十分满意,那么男子就可以在姑娘房中过夜,在次日凌晨就离开姑娘的房间,如果怀上孩子就孩子的母亲抚养,有很多孩子直到成年以后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在家庭中孩子主要跟自己的舅舅最为亲近,同时舅舅也承担着父亲的角色。这种走婚制度也就造成男不婚女不嫁的情况,很多男女基本都保持着情人关系,双方男女都是以感情为纽带,不在乎门第和财产地位,双方感情破裂后可以随时结束这种情人关系。
如果从人类进化论角度来看,摩梭族的走婚制应该是相对落后的,唯一值得后世赞扬的就是婚姻的独立自主观念。随着现代社会观念的不断流入,走婚制度已经开始退出历史的舞台,许多科学家都对摩梭族的走婚制度争论不休。
在摩梭族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成丁礼仪式,中国这就代表着摩梭族男女正式踏入了青春门槛,一般成丁礼都是在13岁举行,这时摩梭族男子就可以佩戴上精美的腰花,女子可以拥有自己的花楼。
在摩梭族这样的母系社会中,家族的组成基本都是外祖母和母亲的后代,而且一家人永远不会分家。在家庭中母亲的地位十分尊贵和崇高,母亲被称为达布,所有事物都必须母亲就行支配,舅舅会从旁协助,负责整个家族的正常生产。
二、摩梭人的服饰
摩梭族在传统服饰方面也较之其他民族有所不同,所有的摩梭儿童在12岁之前都必须着长衫,只有在13岁成年以后才可以穿着成人的衣服。成年女子的衣服最为漂亮,经常在短上衣上镶着彩色的`花边,领口和袖口都有彩色的滚边,而且经常采用双排扣的方式。下身穿着的蓝白相称的双层百褶裙,还会有一条从膝盖到脚背的红边,这些摩梭女子的百褶裙都是由她们的母亲亲自缝制的,她们的腰间也会缠绕用各色花线编织成的腰带。
在摩梭族的服饰中主要以黑色衣裙最为尊贵,富家女子鞋子主要是青布绣花鞋,中国而贫家女子就只能穿粗白麻布的衣服,鞋子主要是黑色布鞋,作为贵族女子基本都是用彩色的丝绸制作衣服,在衣服的袖口或领口边镶有金边,用金、银、玛瑙等珠宝作为纽扣。摩梭族女子服饰中最漂亮的应该是她们的头饰,摩梭族成年女子的头发都是长发,在乌黑的头发上掺入牦牛尾巴的毛,然后在假发上缠上一圈蓝黑绒线,并且绒线一直到腰部。出门时摩梭族女子会用青布包住头部,然后只留两只眼睛在外面。摩梭族女子的头上佩戴着各种珍珠挂件,这样就使得摩梭族女子更为漂亮娇艳。
摩梭族男子的服饰就相对简单了,青年男子基本都留一条小辫,然后将小辫盘在头上,年纪大一些的男子基本都佩戴帽子。摩梭族男子的服饰与藏族男子的服饰有许多相似之处,上衣和裤子都较为肥大,通常男子都是穿一双长靴,耳朵上佩戴着银制的大耳环,看上去显得十分精神。摩梭族老年男子基本都是黑白颜色的短衣和长裤,也习惯在腰带或裤边上绣一些图案。随着摩梭族与外界社会的逐渐接触,其他民族服饰的一些特征也开始融入到摩梭族服饰中。尤其是近些年国外服装设计师对于中国风的追逐,逐渐使得我国民族服饰出现在世界服饰展会上,而摩梭人的传统服饰也对我国民族服饰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关于摩梭人的民俗与服饰文化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494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