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国传统园林叠山法与式方面的研究论文
1 引论:意义、概念与方法
对“法式”问题的关注是传统设计营造研究中的一个理论传统,关系着对设计营造规律与技巧的基本认识,并对现实实践产生指导作用,比如对中国建筑史,就有着“营造法式”的长期研究。在中国园林的研究中,“法”、“式”问题也是重要的命题。晚明成书的《园冶》是中国园林史上唯一的一部造园理论专著,其中有大量对“法”与“式”的述及,但并未结合论述其关系。20世纪上半叶,阚铎先生在《园冶识语》中提出“掇山有法无式”,首次论及造园掇山的“法”、“式”间的关系。陈从周先生在1978年发表的《说园》中进一步认为“造园有法而无式”,将“有法无式”推及整个造园,这一认识此后被广为接受,被认为是“中国古典园林营构法则”。与此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中国风景园林传统设计理法”是“一法多式”。在当代,随着对中国传统园林研究的深入,在理论上需要对“法”与“式”问题有进一步的思考、进行学术上的梳理,从而有利于研究的进一步展开、以及实践中的有效指引。
对于“法”、“式”二词的概念,在当代已形成相对稳定的认识,二者分属不同的层面,虽然具体解释会有所差异,但层次关系明确。在建筑学界,王镇华先生针对“传统建筑所谓的法与式”,指出“法指法度规范,式指楷式、谱式、样式。后者即前者之实例(或模型)”。在园林学界,曹林娣教授提出,“ 法是理论,如因地制宜、因借等,式就是景的形象,也即具体式样。”亦有论者与西方概念相结合,认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法式’,其实包括‘法’和‘式’两个不同含义的字,即‘法则’和‘模式’,分别对应于英文的‘principle’和‘model’”,亦是较为清晰的阐释。可以看到,要对造园“法”与“式”深入讨论的话,需要进入二者所属的不同层面,在分别加以探究的基础上认识其密切关系。
叠山是中国传统园林设计营造的重要内容,是园林“山水”主题最直接的呈现,景观效果突出,往往作为全园主景,明清以来,尤其是江南地区的平地造园,稍有财力必叠假山。由于叠山有着较高的景观要求与技术难度,设计营造极为精心,有着从“法”、“式”角度认识的可能与需要;近代以来关于造园法与式的认识,首先即从叠山引出,也可说明这一点。从“法”与“式”两个层面进一步认识园林叠山设计营造,尤其有其必要性。
从而,本文将从“ 法”与“ 式”两个层面来探讨如何对中国传统园林叠山的设计营造进行研究,主旨并不在于阐述叠山“法”与“式”的具体内容,而主要在于理清思路,尤其是分析基本的思考方式、并提出可能的研究途径,也涉及对已有研究的认识以及运用于实践的可能。
2 叠山之“法”:风格与营造
叠山之“ 法”,是作为设计营造的原则、在方法论层面的内在规律性理解,这需要通过大量的历史分析及案例考察,做出相对抽象的理论总结,从而作为设计营造中需要遵循把握的准则要求。“法”本身亦有多样性,包括不同层次的“ 法”中之“ 法”,以及根据对象特性的不同而有差异,比如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叠山之“法”都会有别。这里,着重从美学风格和实践营造这两个维度深入展开对于中国传统园林叠山之“法”研究的可能性,前者大致为关于演进的历时性认识,后者则为关于类型的共时性认识。
2.1 历史风格差异:动势与画意
从中国园林的历史发展来看,造园叠山发展出了两类基本的风格或美学原则取向:动势叠山与画意叠山,二者间有相当的差异而难以混为一谈。二者的各自特点,在本人的《“九狮山”与中国园林史上的动势叠山传统》一文中有具体论述。由于以往未被足够关注,现择其相关要点加以叙述,并结合本论题略作增补。
动势叠山是中国园林史上源远流长的假山营造方式,与象形赏石密切相关,重点在于从动势中获得生命感。晚明以前,假山营造的典型方式是“累土积石”——在土山上聚积、树立石峰,赏石和为山是一体的,对石峰动势的欣赏是假山欣赏的基本内容。著名案例如北宋汴梁的皇家园林“艮岳”假山、元代苏州的“狮子林”假山、乃至明代太仓王世贞的“弇山园”假山,都是如此。至晚明后,江南地区主流的假山营造中,叠山和置石从以往的一体转而趋向于分离;欣赏山石动势的叠山虽不再成为主流,但仍有延续,并进入纯石山的营造中,以清中期扬州“九狮山”为典型代表,此外也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动势叠山(尤其是动物象形类),至今仍能在一些园林遗存中看到。
画意叠山是晚明时在江南出现,以张南垣的“张氏之山”为代表,追求如画效果,注重自然真山的整体感,同时也有内在生命活力的追求。这种离开峰石欣赏而趋向自然形态转变的叠山新法,是与画意宗旨在园林观念中的确立密切相关的,叠山无论在细节的皴法、还是在整体的形态、乃至游赏的动态体验,都注重画意效果的追求。如张南垣的似真山局部的叠山营造,正是模仿元人画意的效果;计成在《园冶》中自述的整体性假山营造,目的也在于“宛若画意”。在晚明的特定文化氛围中,以画意为宗旨、以“宛自天开”的自然真山效果的假山营造观念与方法,成为一时主流,并且从以苏州、松江一带的江南核心区向外辐射影响,对后世影响极大,直至今日。清代沈复《浮生六记》中对狮子林假山批评的观念、苏州环秀山庄假山营造的实践,都与之一脉相承。在当代,如陈从周先生在《续说园》中认为“石无定形,山有定法。所谓法者,脉络气势之谓,与画理一也”,也正是对这种画意叠山之“法”的深刻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在清代以来的许多园林叠山遗存中,这两种叠山之法往往会混合并存。如晚清苏州怡园假山,据称有意模仿了环秀山庄假山,其西部确实较为整体,绝壁、洞壑,有真山之感,为画意叠山的延续;然而在与藕香榭隔池相对的假山东部,又有诸多石峰竖立而欣赏其动势,这又是动势叠山的余绪。
在理解了叠山美学风格追求的两种历史传统之后,可以进一步对二者的具体营造之“法”进行研究。当代园林理论界主要受晚明以来画意造园的影响,尤其山水画法往往在叠山中借用相通,画意叠山之“法”多受重视,自刘敦桢先生以来,已有颇多研究成果。动势叠山之“法”的传统,过去受到忽视而研究不足,可作深入关注与探讨。
2.2 营造类型差异:物态与过程
从具体叠山营造实践的角度而言,可以从各种类型方面探讨其中的设计营造之“法”。这在当代园林研究中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大体可从物态与过程两个方面探讨。物质形态方面是目前学术界对叠山之法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主要涉及材料与组合问题,对此有多样类型划分而得到细致认识。
叠山材料对于营造原则的影响是根本性的,不同材料对于假山的风格特点、技术要求的差异极大。如刘敦桢先生的《苏州古典园林》是最早系统研究阐述传统造园中各要素营造方法的专著,对于“叠山”有专门章节,其中的第一部分就是“造山与土石的关系”,即叠山材料方面的问题。叠山材料不外乎土、石,其中又分为“土山”“土多石少的山”“石多土少的山”“石山”四种类别分别加以阐述。这种认识也基本被此后的诸多关于叠山方法的研究加以遵循。此外,对于其中的纯石叠山的“石山之法”,根据石材品种的不同,亦有营造方法的差异,尤其是太湖石与黄石两类常见的叠山用石,各自有不同的方法特点。
在认识叠山材料类别带来的原则性差别之后,如何将叠山材料组合为整体的山体景象、甚至与其他造园要素组合为更具特色的山林或山水景观,是更为复杂与重要的主体问题,也往往是叠山方法中最被关注的方面。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中“叠山”中的三个部分,在材料问题之后的“总体布置”“详部手法”这两个部分,其实就是关于叠山的外部组合与内部组合问题。对于组合问题,石山营造难度最大,尤其需要对其原则的深入认识。这在《园冶》中“掇山”部分已经有诸多论述。如作为外部组合,因所处位置及与主体建筑关系的不同,分为“园山”“厅山”“楼山”“书房山”等等;作为内部组合,主要就是石山各种部位的方法原则,就此更直接有“法”的论及,如“理山石池法”“理洞法”“理岩法”“理涧法”等。当代的叠山研究也大致延续了这一思路,并在一些细部组合问题、以及具体技法上有更多探讨。
关于设计营造过程的叠山之法,即从选址(包含位置、尺度等)、设计(包含立意、布局、细部等)、施工营造、乃至落成后的命名题点、游赏利用、维护修缮等先后过程方法角度的认识,其中可以分为多个阶段,仍作层次类型的划分。对于古代园林,由于历史材料的局限,相对而言研究并不多;当代一些匠师根据自身经验的论述,较有价值。这一角度的研究中,营造技术本身常是重点关注对象。早在《园冶》中,就重点提出叠石的“等分平衡法”。孟兆祯先生主持撰写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掇山技术”部分,是对假山营造的技术问题最早、最系统而详尽的总结。当代叠石技术正发生巨大的发展变化,这方面的研究也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方面。
对于这些具有类型特点的设计营造原则的总结,一个常见的重要目的还在于在实践中的运用。由于“法”具有适用于不同情境的要求,不在于具体手法、而是抽象稳定的内在原则特征,以此为取向,建筑学中已较为成熟的“类型学”方法可以加以借鉴,有利于抽象总结提取各种深层结构特征,将复杂秩序现象呈现为各类易于把握的结构方式。目前,类型学在风景园林理论中的运用也已得到探讨,对于传统园林叠山的研究也完全可以尝试。类型学的方法中,不仅是类别划分,也在于层次关注;不仅是物态类型,也包含方法、过程的类型;不仅是总结归纳,也在于在新情境下的进行适应转化的设计运用。因此,这样的类型学方法可以是探讨叠山之“法”的重要途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698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