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火电厂EPC项目管理信息的系统标准化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火电厂EPC项目管理信息的系统标准化论文

前言

  火电厂建设项目一般投资规模大,时间跨度长,专业技术要求高,涉及范围广。建设方既要面对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上级集体公司,也要面对施工分包单位、设计单位、设备供货商、监理单位、调试运行单位。项目建设中,项目管理团队要对设计、采购、施工、调试等阶段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执行、控制、收尾管理,工作中涉及到合同管理、资金管理、进度控制、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以往传统的生产建设管理方式不能适应这种情况,往往花费巨大、工期庸长、材料浪费、质量问题严重。为了促使建设项目能满足安全、质量、进度和效益的要求,我国火电工程建设领域引进了国际上流行的EPC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方式(Engineering, Procurement,Construction总承包是指全面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调试、运行等全过程的项目管理,由总承包项目管理单位统一指挥各项建设)。这种EPC总承包管理方式自引进以来,在我国火电工程建设领域取得极大成功。目前化工、石油、住宅建筑等领域的大型建设项目也开始普遍采用这种EPC总承包管理模式。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出版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PMBOK)中为项目做的定义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人们往往称项目管理团队是“特种部队”。针对各企业、项目中出现的“特种”疑难杂症问题,临时组建项目组团队、管理组织结构简单,组员工作能力强。EPC总承包模式下项目管理的这种“临时”、“独特”的特性不仅给企业内部的上级部门对项目团队的监查,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流转、项目管理群之间经验相互借鉴等带来困难;也在企业外部给各级政府部门对项目管理企业的审查,各参建单位之间信息交流等制造的障碍。“特事特办”并不意味着项目管理工作中什么事情都可以随意进行。EPC总承包项目管理如果建立在相互独立、互不兼容、传输距离庸长的信息系统上,交流过程中充斥着庞大、复杂、无序、滞后、扭曲的信息,再伴随着混乱的工作流程、缺漏的设备零件登记、残缺的监督检查记录……,将会导致建设项目工程进度拖延,项目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失控,严重影响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特事特办”的项目管理更应该遵规守矩、更应该制定标准化工作制度。在明晰责任分工、理顺工作流程、完善检查登记制度等基础上建立标准化的信息平台。

  1项目管理信息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项目管理信息标准化的发展是随着项目管理理念和信息系统的发展而进行的。主要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标准化伴随项目管理理念提出和计算机单机数据处理开发而形成的起始阶段。随着项目管理概念的兴趣和电子计算机普及,电子计算机开始应用在管理领域。当时仅仅是简单的利用计算机这个工具编制常规报表、编写计划等的简单工作。随着各种单项表格的发展,在项目管理工作中逐步出现了标准化的各种表式。第二阶段,管理综合处理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这个阶段项目管理集中化概念出现,信息的集成化和集中化处理初步开始进入在项目管理领域。标准化项目管理软件出现在单个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大大加速了项目建设步伐。第三阶段,管理信息系统网络阶段。这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至今,这是一个信息处理的高级阶段,信息管理呈现网络化、集群化、全面化状况。不仅在单个项目中进行标准化构建,也在项目群以上的集团公司层面进行了全面的标准化。同国内缺乏对信息系统有效研究的现状不同,国外的相关领域的研究无论在综合层面、专业层面还是应用层面都比较多。如日本近年来大力推进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标准化(即CALS/EC)。其特点是以电厂EPC建设项目群的全生命周期为对象,信息全部实现电子化、标准化;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的提交、接收;所有电子化信息均储存在数据库实现共享、再利用,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效率、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和增强火电建设竞争力的目的。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通讯信息技术水平逐步上升,使得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获得良好基础平台的支持。我国大型电站的EPC项目管理就可以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下,对EPC项目的资金、进度、质量、合同、技术、安全、设备采购等环节制定标准化流程、编写标准化表式、打造的标准化信息平台,在公司集体的项目群建设全过程实现统一的、标准化的信息管理。这一信息系统能够将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预处理和自动加工,使得EPC项目中的繁多信息规范化、有效化、层次化、标准化,各单位、各阶层的信息需求方都能够直观、准确的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火电EPC项目管理的信息标准化对火电EPC项目总承包企业的发展、经营经费的节约,管理经验的积累、信息传递的迅畅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2信息系统建设的标准化开发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拥有先进管理理念、完善的网络环境仅仅是进行好EPC项目管理工作的基础,还需要在这个基础上根据目标要求进行标准化的开发。目前我们的EPC项目管理正处在学习、发展阶段,国内还没有一套成熟、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各公司根据自身的公司管理理念、管理架构、项目目标也建立了一些项目信息处理平台。但是,每个公司建立一个平台,每个项目建立一套系统,每个步骤建立一个流程……这实际上仅是把信息交流从打电话、会议的形式转变成网络上的交流形式,管理理念还是局限在小集体、小公司的范围,这和EPC总包项目管理要求在各种环境下,协调各个单位,统一各种资源,快速、集中处理问题的目标相矛盾。当前,我们要针对火电EPC总承包项目管理的特点,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在多年来电力行业已有的成熟管理经验、电力行业标准的指导下,制定确定标准化组织结构,划分标准化任务分工表、规范标准化工作流程、编制标准化表式,建立功能涵盖从项目策划到竣工决算之间各管理环节和功能的整个工程建设期的管理信息系统。使得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全面、准确、及时地收集各种信息和数据,计划、指挥、控制和协调的管理功能协同进行,有效调动遍布各地的资源,加快信息的纵向和横向流动,实现跨组织、跨地域、跨文化的系统共同配合,保证属于不同组织、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人员统一完成各项工作,为各级政府、公司部门及各参建单位准确及时的提供工程建设管理信息,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效率,实现工程建设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标准化,为提升EPC工程管理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7061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