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论现代财政学的诞生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导语:财政学是以研究国家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二级经济学科,是财政学专业基础理论学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现代财政学的诞生论文,欢迎阅读。

论现代财政学的诞生

  财政学,是指从一般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财政与政策体系。本文专门现代财政学的诞生,不涉及财政学的阶段和学术流派的划分与认识等其它理论问题。

 一、财政活动和财政思想的广泛存在

  分配活动是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相伴随的。从原始末期开始,便出现了剩余产品的分配问题,也同时产生了财政活动以及支配财政活动的财政思想。这样,生产关系中的一部分变成了财政关系。财政关系在出现了货币、国家之后,逐渐发展成为各种财政范畴、财政政策与财政理论。

  西方最早对财政问题作专题研究的人当数奴隶社会古希腊的思想家色诺分(公元前430—354或355年)。 他在《论希腊雅典联盟的收入》专论中,第一次提出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概念,详细研究了国家财政收入来源和财政支出项目,并对收入和支出进行了分类,还有创见地提出了增加财政收入的政策主张。古希腊的另一位思想家与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对财政问题的研究也很深入。他认为国家机关、法官、军队等开支,都是靠行使国家权力从各盟邦中以缴纳和贡赋而征收来的,战争是获得财富的来源之一。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财务的概念,并对财务进行了分类研究。

  由此可见,财政活动和财政思想早已广泛存在。进入封建社会后,财政活动已被国家拓展为众多的财政范畴,税收、公债、货币发行、关税等手段被广泛。思想家们也把注意力集中在财政经济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有关国家财政活动的观点和主张。如意大利的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年)、弗拉契斯科。彼得拉尔卡(1304—1374年)、法国的波丁(1530—1596年)等人,都在税收制度、公债性质、关税作用等方面,确立了自己的理论成就。

  然而,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活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经济形态中尚未达到建立专门经济学的发展水平,国家财政与王室收入没有分开,生产力落后,产业单一,商品货币关系没有扩展到主要生产和消费领域,财政学不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财政学的诞生,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的事情。

  二、现代财政学的诞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从奠定基础的15世纪最后30多年的资本主义萌芽算起,到19 世纪初欧美各国先后完成产业革命为止, 经历了350年左右的时间。在长河的这一阶段,伴随着资本原始积累、 封建制度灭亡、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产业革命等一系列社会经济的变革,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财政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具备了理论积累及实践积累等条件,财政学的诞生,已是水到渠成。

  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第一次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理论探讨的是重商主义者。重商主义于15世纪末最初出现在贸易量较大的意大利和英国,16—17世纪流行于欧洲大多数国家。15—16世纪的英国,在资本主义生长过程中,对积累货币和扩大市场有着强烈的要求。要满足这种要求,当时最现实的办法就是扩大出口,以贸易顺差达到货币积累和扩大海外市场的目的。如何才能做到扩大出口?国家干预是一种较好的政策选择。英国的斯泰福(1554—1612年)、托马斯。曼(1571—1641年)等人主张通过国家财政对出口的奖励政策来实现。这便是重商主义的代表观点——贸易差额理论与国家干预主张。这种理论和主张虽然强调了国家财政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作用,突出了财政的地位,但它考察的重点只在于流通领域。到了17世纪中叶,当资本的发展超过商业资本的'时候,这种理论便失去了对经济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国家干预的主张不合时宜,财政的作用和地位不被人们所重视。虽然如此,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与国家干预主张,连同它在财政支出、税收原则、国家公债等问题上的研究成果一起,为现代财政学的诞生作了充分的理论积累,也为国家财政实践活动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为现代财政学奠定科学基础的第一人,当是英国学者威廉。配第(1623—1687年)。威廉。配第的财政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他针对当时英国财政经济的混乱局面,提出了全局性的理财观点,认为要从国家的人口、产业、财富等基本情况出发,推算出财政收入总量,再据以确定财政支出项目和数额,主张缩减非生产性支出,增加生产性支出。他还对税收原则、具体的税收制度设计等多方面提出了政策主张。他对商品的价值量作了正确的,认为商品的价格决定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认为劳动和土地是一切财富的根源,初步建立了劳动价值理论。配第认为,不管课征到哪种所得或收入上的税收,其税负最终都要落到土地和劳动上面,这就在实质上已经触及到了剩余价值问题,找到了税收和剩余价值的本质联系,为财政的分配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

  继英国学者的研究之后探讨财政收入源泉的经济学派应数德国的重农学派。布阿吉尔贝尔(1646—1714年)、魁奈(1694—1774年)等人对财政与经济的关系有着较深刻的认识。布阿吉尔贝尔认为,流通领域并不创造财富,只有农业生产才是财富的源泉。农业和畜牧业是国家的两个“乳头”,它们完全可以代替秘鲁的银矿。只有农业发展了,才有商业的发展,才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才有国家财政和国民收入的增加。魁奈认为,只有农业才能创造出总产量超过生产费用的“纯产品”,即剩余价值,而土地所有者是唯一占有纯产品的阶级。如果国家财政收入短缺,便只能提高地租税的税率,对土地所有者课以重税。

  无论是威廉。配第,还是重农学派,他们虽然探究了财政分配的实质和财政收入的源泉,但由于他们理论自身的缺陷,更由于他们对财政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局限与矛盾,建立现代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客观过程并没有完成。威廉。配第没有完全摆脱重商主义理论的,错误地把苛重的税收与不公平的税负归罪于统治者的“无知”,认为只要减轻和公平税负,国家财政状况就可以好转。重农学派对财政与经济两者关系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农业生产,不能说明工业生产、流通领域里的财政分配关系。在经济学中全面研究和阐述财政分配关系以及财政诸范畴,完成现代财政学理论体系建立过程的是英国学者亚当。斯密(1723—1790年)和他1776年出版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8世纪的英国,已出现从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大生产的趋势,英国资本主义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作为新兴资产阶级在理论上的代言人,亚当。斯密强烈地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要求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他认为,政府的活动不创造物质财富,属于非生产性劳动。从而,国家的财政支出是社会财富的一种虚费,它严重妨碍资本的积累和国民财富的增长。为了从根本上说明国家财政对资本积累的影响,斯密研究了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活动和联系,探讨了财政收支规模,阐述了国家职能,比较正确地说明了财富的本质和成因,论证了财政是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并认定了生产对分配、经济对财政的决定作用。斯密还指出了财政分配与国家的本质联系,把财政看成是国家或政府的活动,把财政支出看作是社会的一种消费,从而把财政确认为是一个与国家相联系的经济范畴。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第五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中,亚当。斯密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税收、公债等财政范畴,提出了税收原则,规范了税收分类,讨论了税收转嫁,批判了国家公债,分析了财政收入来源和财政支出用途,使第五篇实际上成了财政学理论的专篇。

  由此可见,亚当。斯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但完成了财政本质、财富源泉、国家、生产、经济、分配、贸易、消费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关系这些财政学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工作,而且还完成了收入、支出、税收、公债等财政范畴的确认工作。同时,斯密还通过他提出的一系列税收政策、公债政策、关税政策、支出政策等操作性主张将理论和实践统一了起来,使得财政学在事实上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至此,现代财政学的诞生,万事俱备,只等一声呼唤。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7554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