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健美操教学中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调控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健美操教学中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调控论文

  论文摘要:分析了健美操教学中大学生产生拘谨及胆怯等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如何克服和消除学生这些心理障碍的方法,使学生在教学中保持积极自信的心理情绪,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升她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勇气,进而达到提高健美操教学质量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健美操 教学 心理障碍 大学 女生

  健美操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门,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强烈的节奏感、高度的艺术性等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它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相比,具有更为突出的锻炼价值,深受广大青年学生的欢迎和喜欢。然而,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有不少大学生表现出胆怯、压抑等心理问题,影响了动作的发挥及美感,也很难突出健美操的运动特点,因此有必要对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自身教学感知,探索心理调控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和热情,促使她们积极主动去锻炼。

1健美操教学中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是复杂的,但大多数是因为运动技术或学习成绩长期落后,成绩差的客观现实得不到改善而造成心理创伤所致。具体从学生、教师两方面进行分析。

1.1学生方面

1.1.1健美操学习动机不明确,情绪不稳定

  由于有的大学生以前从未接触此项运动或对此项运动了解甚少,没有健美操运动基础二,她们又因教师、考试等因素或盲目的跟随班上其他同学,选择了健美操这个项目。这类学生在学习中表现为忽冷忽热,情绪不稳定,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旦练习的难度大了些,一时跟不上,练习中出现困难,就容易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甚至丧失学习兴趣。

1.1.2身体素质欠佳,导致不良情绪

  健美操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体现了人体在力量、柔韧、协调、节奏感、审美及表现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健美操动作变化快、节奏感强,对练习者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一些学生由于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较弱,导致他们对健美操学习缺乏信心,产生种种不良情绪,造成心理障碍。特别是部分协调性差的学生,练习时更是力不从心,以至于学生把学习动作快慢、考试成绩好坏等归因于自己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等内在因素,她们认为自己永远都不行,因而产生一种自卑情绪,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1.1.3形体条件差,产生自卑情绪

  健壮型的体格是健美操运动的生理基础,因而有些偏胖、偏瘦、身材矮小者一般都不愿多练习,惟恐自身不良身体形态造成别人的消极评价,常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体会到健美操活动里的偷悦感和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的成功感,必然会导致逐渐升级的心理不适。

1.1.4乐感差,畏难心理严重

  健美操动作具有强烈的节奏性,是通过音乐充分地表现出来,因此音乐是健美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的领悟能力,节奏感的把握,都是保证健美操运动技能提高的必要素质。在教学中常发现,一些乐感差的学生,由于对音乐的节奏、旋律不理解、不掌握,导致音乐和动作相脱节,毫无旋律与力度的体现,因此影响学习动作的连贯性,由此对健美操的学习产生消极心理,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1.1.5性格内向,缺乏自信

  健美操运动所要求的力度感强,节奏明快,活泼、情绪热烈,充满激情的运动特色,与外向型的特质相吻合,另外,王冬生对普通高校体育差生采用卡氏16PF进行个性心理特征的研究发现,体育差生大多性格内向,较为好强,适应性较差等,而这些个性心理特征也就成为他们提高运动能力的一大障碍。在健美操的教学活动中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因为害怕练习中的失败,而回避技不如人的健美操项目,以此来保护自尊心不受到伤害,进而影响健美操的正常学习效果。

1.2在教师方面

  1.2.1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陈旧,很难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1.2.2教师要求的单一模式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水平,一律高标准、严要求,使一部分运动能力差的学生长期遭受失败的困扰而滋生自卑心理01.2.3教师处理问题不公正,不能一视同仁,对成绩优异者喜欢多看、多辅导,对差生冷落、歧视,让他们当反面教材,做错误动作示范,得不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挫伤了大学生的自尊心,使她们在心理上对教师产生对立情绪,表现出极大的反感,产生逆反心理。

2健美操教学中大学生的心理调控

  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活动规律,激发学生意志、动机、兴趣来增加练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适应完成各种练习的需要。

2.1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的动力,是社会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这种动机对学生自觉学习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克服不利因素的干扰,考虑到学生参加健美操锻炼可能带有各种想法,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健美操锻炼对身体健康和塑造优美体形大有益处。可对学生定期进行身体素质和形态测定(身高、体重、三围等)及锻炼后的自我感觉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对比,用活生生的事实促使她们了解锻炼的实际意义,教育她们改变“要我锻炼”的思想。同时,加强健美操理论方面的学习,告诉学生规范的动作技术的做法和作用,以及这个动作长期坚持练习将带来的效果,让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对自己有实际用处。

2.2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们自觉调节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的心理过程,它在心理认识转化为心理行为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川。也就是说,无论从事什么活动,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都是难以成功的。学生体育成绩差,往往不是他们的智力差,而主要是缺乏战胜困难的意志、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教师应帮助学生改变归因倾向,把运动成绩的落后归于努力的程度低,而这些情况一旦改变,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克服,并能锲而不舍、顽强拼搏,形成良性循环,进而取得惊人的成绩。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意志培养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自信心不足,学习怕苦、怕累,意志薄弱者,尽可能多采用激励督促的方法,对微不足道的进步也给予表扬,常用“好”,“很好”等字句,使之鼓起学习的信心;对自尊心较强,责任感较弱者,采用讲道理的方式,首先不挫伤其自尊心,努力使自尊心成为积极向上学好健美操的动力,同时帮助他们意识到仅有自尊心没有自觉的行动,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学习是不能成功的道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7597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