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育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育论文

摘要:校企合作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用人需求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脱节所致,另一方面,是国家为扭转这种情况而制定的政策导向使然。校企合作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的创新,也是劳动力市场的创新,更是教育的创新。近年来,高等院校探索校企合作的实践如火如荼,各个高校都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开展校企合作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很多校企合作的新模式。这些尝试不仅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以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而且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

关键词:SPT①;实践教学体系;多元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教育在国际上称为“合作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以来,许多学校对此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学校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和合作,是世界教育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企业是职业院校最大的顾客,是技能教育的参与伙伴,也是办学中重要的受益者。与此同时,学校以外教育资源的最大提供者也是企业,职业技能特色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企业需求驱动、企业价值导向和企业介入。企业参与是技能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多年来我国技能教育届的共识。

  曾有专家指出,成功的技能教育必然有企业的参与和合作,正在成为教育界和企业界的共识。产品、商品的生命周期也即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获取、创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正在成为当代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这一新的发展形势,对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和合作,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和合作,正在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

一、越秀国贸专业探索校企合作方面的几种形式

  (一)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聘请行业、企业的资深从业人员或权威专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设置、调整实训计划,并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的生产实践。

  自2005年专业设置以来,一直坚持由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调整。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由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外贸企业老总、高等院校国际经贸系负责人及专家教授、具有“双师”素质的一线教师等专业人士组成。这些行业内的专家非常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也十分清楚工作中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因此,对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实训项目等均能提出十分具体明确的意见和要求。

  本专业有两位教师长期从事外贸兼职活动,对行业发展状况十分了解,对企业的人才需求也十分清楚。特别是通过兼职锻炼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学效果,学生对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十分感兴趣,对专业学习也凭添了浓厚的兴趣,进而巩固了专业思想,明确了专业学习的目标。

  越秀国贸专业十分重视教育学生深入外贸行业第一线参观学习,例如,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参观各种外贸商品博览会、外贸企业等。加深学生对外贸行业的感性认识,也促进学生了解企业生产实际,了解外贸产品及生产工艺,通过参观学习切身了解国家外贸政策及国际外贸形势对企业生产的影响,为今后从事外贸工作打好基础。

  (二)“校企互动式”

  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并指派专业人员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2006年,学院与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培养储备人才。为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海宁经编奖学金,以鼓励品学兼优和家境贫寒的优秀学生。同时,企业还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在课程设置中增设经编英语作为选修课程,为今后想从事经编产品贸易的学生,提前开展专业英语培训,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实现就业的“无缝对接”。在“经编英语”课程的教材编写、教师选聘、教师培养等方面校企双方开展了深入的合作,为该课程的成功开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本专业每年平均有40名左右学生选修该课程。

  此外,邀请企业人士为学生开展讲座,介绍企业的人才需求、选拔制度、考核晋升机制等,使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树立成才的意识,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

  (三)“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轮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把培养学生的模块分解,将专业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培训放在校内,把与企业接轨的职业技能培训放在企业。学生通过学校—企业—学校循环的学习,在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上能不断得到提高,企业也可在培训当中选取适合在企业发展的人才。

  为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学生外贸岗位的实践技能培养。2008年开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依托绍兴市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探索岗位实习的新途径,即与绍兴县中鼎纺织品有限公司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轮岗实习”的新实践。企业为今后的后续发展培养人才,学院则利用企业提供的岗位实习机会探索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新途径。目前,这个合作已经开展了两期,第一期5名同学,第二期4名同学。企业安排专人负责带这些学生,实现“一对一”的传、帮、带模式。企业为学生提供外贸实习岗位,这几位同学组成一个团队,轮流到企业开展具体的岗位实习工作,正式接触公司业务,目前的模式是“轮岗实习”,即企业根据需要随时与学生取得联系,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积极完成企业所安排的工作任务。企业根据学生业务活动开展情况给予一定的岗位津贴、餐费、交通费和通讯费补贴。目前,开展的项目主要是带领学生赴商品交易会宣传企业和产品,与外商洽谈业务,搜集市场信息,寻找客户等。企业将根据学生表现决定是否在学生毕业时予以正式录用。

  (四)“订单”式培养培训

  与企业签订联办协议,实现实习与就业同步。这种模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尚属于探索阶段。越秀与宁波南苑集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开展“订单”式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也参加了企业的选拔,今后这些同学,经过越秀两年的学习并且接受企业的相关培训之后,第三年将有机会进入宁波南苑集团下属企业实习、工作,具体岗位则视学生在校成绩和实习表现等综合考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7698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