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论文:对新课标的实践与认识(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体会

1、运用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

  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等先进设施进入学校教育。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人们认识事物最先都是通过直观体验,多媒体正好顺应了这个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视听强化教学等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启发学生创造思维,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方式上,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在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同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加上教师的精讲与启发,再结合学生的质疑、问难和讨论,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

  如在学习《海洋生物》一课时,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现一段美丽的海底生物生活情景。许许多多的海洋鱼在游动,有鲨鱼、海马、剑鱼、海豚、乌贼……。瞧,左面又游来了一条大鲸鱼,黑白相间的身体特别显眼,后面还跟着一群大大小小的五颜六色热带鱼,海底绿的、红的水草在摇摆,海星在觅食……绚丽的色彩,变化无穷的神秘海底,以及优美的音乐,给学生的视觉、听觉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油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2、组织趣味性的教学过程。

  游戏、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游戏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了四个学习领域,每个领域都可通过各种游戏来达到教学目的。趣味性的美术教学活动,才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我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以及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二年级《美丽的花边》一课,我是这样上的:为了抓住学生喜欢"魔术"表演的心理,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要教你们表演魔术,你们高兴不高兴?"同学们一听要学"魔术",兴趣被提起来了,我拿出一张蜡光纸,说:"老师要把这张纸变成这一串大小相同的动物",你们聚精会神的看着,我边讲边示范,在几分钟内完成了一条小动物花边。当我把手中的花边打开的时候,全班同学为我的"魔术"表演发出惊叹的声音,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我抓住学生此时强烈的求知欲望,针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讲解和说明,然后布置学生做作业,作业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很高的,作业效果很好。把游戏贯穿课的始终,让每个学生在游戏中自由的表现、大胆的创造,尝试运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来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意识,也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表现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再如:在学习《手拉手,找朋友》一课时,由于这一课是学习认识色彩与线条,并运用色彩和线条画一张画,为了让学生能认识不同的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我制作了一个有趣的动画课件,根据《找朋友》的歌曲作为课件的主题曲,创设了一个小朋友、各种卡通模样的小油画棒人和各种各样的卡通线条人,它们在音乐声中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看了以后就开始蠢蠢欲动了,这时候我就让他们戴上小油画棒和线条的头饰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在做游戏的时候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多种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而这节课的学生作品也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在作品中能灵活、综合的运用色彩和线条,大胆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经过这样的教学设计,美术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大大的增加了,学生也非常感兴趣的参与其中,并在快乐中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更应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的姐妹。组织趣味性的教学过程,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3、以欣赏和评述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新课标在欣赏学习领域的教学,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引起创造美的欲望。

  如:引导学生欣赏梵高作品《阿尔的吊桥》时,将梵高各个不同时期的作品制作成幻灯片课件,学生通过对比凡高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理解梵高,认识梵高。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体会梵高整个艺术之路的艰辛和变化,加入了梵高自画像赏析内容,学生在欣赏梵高自画像的同时加深了对梵高的同情和理解,再也没有学生把梵高当成“疯子”来看了。如: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可感受到作者通过构思、构图和色彩,表现中华民族永远起来的信心和气魄。另外,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一些具有高尚品德的艺术家的精神。如:我国清代的画家郑板桥刚正不拘,虽清平却不攀权贵,为官清正廉洁,关心人民的疾苦,常以画兰竹以寄情怀。又如徐悲鸿,他一生都用画笔激励人、鼓舞人,还把自己的画和收藏的逾千幅名家精品无偿地捐献给祖国。这些都是艺术家所有的高尚品德与精神。

  欣赏是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表现能力的重要手段,能够引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及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以欣赏和评述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感受、欣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发挥美术的愉悦性功能,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把学生感受美的能力转化为他们内在的需要和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4、增强自信,使学生大胆在活动中展现自己。

  自信心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一个人有了自信心,不论在学习、工作,还是在生活中将成为强者。因此,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在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激励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美术,尤其对于个别美术素质不佳的学生,或是身心有缺陷的特殊生,应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独立构思,按自己的体验和意愿大胆表现,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对学生的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或任何一次参与行为,寻找一切机会表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如:在学习《卷纸条拼贴画》一课时,让学生用废旧报纸发挥想象,拼贴出有趣、新奇、富有个性的画面。由于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发挥,学生的“士气”大增,发挥自己的想象,作业中涌现出了很多令人惊讶和值得学习的好作品,也让学生从制作中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之情,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告诉学生应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一切,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让学生大胆参与教学中感受教学展现自己,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再如:教《太阳》这一课时,以《太阳的神话与天文》、《后羿射日》、《日中足鸟》等神话故事来引导学生大胆地去创作太阳的形象,学生有的用水粉、有的用油画棒、有的用橡皮泥、有的用废纸撕贴……,学生有的两两合作、有的单独完成,也有的自发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大胆地用不同的材料塑造多种不同的太阳,让教师受到了震撼。然后激励每个学生来自我评价,我再加以肯定他们的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很快乐,很有信心。通过实践学生在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相信自己的能力并继续努力。这样,大胆探索、独立自信的个性品质就会逐渐培养起来,积极快乐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中来。

  随着对课标的认识、理解与实践,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新教材了,我也发现学生们越来越喜欢美术课了。在新世纪的美术课程改革时期,我们应该更加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走出过去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进行美术教学的新尝试。教师只要根据教学内容大胆地创新与尝试,就能够探索出更多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每一堂美术课都是精彩的体现,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把学习美术内化为自我的需要,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快乐地学习美术,自觉地接受美术的熏陶,从而领悟美术的魅力,充分活动和自主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书目

  1、《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4、《美术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中小学美术教学网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61711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