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凸现生活性特点的策略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凸现生活性特点的策略论文

  论文摘要:生活是一切的源泉,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注重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感受、体验,总结社会原理,进而丰富、充实自我,提升自我素养。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结合新课改,在教学过程中凸现生活性特点,借以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诱发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品德教育。

  论文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生活生活性策略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核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凸现生活性特点的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一、教学内容以生活背景为主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新课改的实施,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内容大都以生活为题材,以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感受、领取其道德观念,进而来诱发自身情感的产生,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自身的品德、观念。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将教材硬性的东西转化为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件,将生活与教材相衔接,帮助学生加深对品德课程的理解和认知,进而丰富学生内在精神的需求。

  二、以学生生活背景搭建教学情境

  小学生年龄较小,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的思维还处于以形象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环节,脑海中抽象的道理、原则和概念较为缺乏,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来搭建教学情境,借以让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中真正体会、了解品德规则等。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具有童心、乐趣的生活情境为背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进而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以学生生活设计教学活动

  活动是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尤其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有许多实践性的活动与学生发展都息息相关,作为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富有道德观念的活动,借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增强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认知。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生活实际来设计教学活动,进而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最终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信仰。

  总之,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凸现其生活性特点,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体验、感悟道德教育,从而形成主动意识,最终将外化教育转化成为学生固定的道德观念,实现在生活中发展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邬冬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回归小学生生活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6(9).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凸现生活性特点的策略论文】相关文章:

1.声乐教学中换声点的解决论文

2.关于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

3.活性炭产品论文

4.两种策略教学观点的对比研究论文

5.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件

6.初中英语教育灵活性教学策略的论文

7.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策略论文

8.生物教学中质疑能力培养策略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62192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