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大场中心小学申报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自查报告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关于大场中心小学申报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自查报告范文

  上海市宝山区大场中心小学位于市郊北部古镇,曾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办学与生活过的地方,先人为我们留下了“爱满天下,生活启智,艺术育人”的光荣传统,也为学校历史积淀起深厚的文化底蕴。肩负继往开来重任,心中的爱一脉相承。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场中心小学确立了“文化立校,责任立教”的办学理念,全力营造优美、高雅、和谐的育人环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以“手脑并用,写字明理”的书法艺术教育为抓手,以校园廊文化建设为载体,用心构建现代化学校艺术教育体系。

  大场中心小学现有22个教学班,在读学生850人,专任教师60人。学校坚持“弘扬艺术特色教育,提高师生文化素养”的办学目标,各育并举,美育见长。学校自1990开展书法教学至今,形成了以书法、绘画、舞蹈、民乐、合唱、折纸、影视欣赏为主体的艺术教育体系。

  大场中心小学是宝山区文明单位、上海市语文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心理教育会员单位。因艺术教育的蓬勃开展,大场中心小学已成为上海市书法特色学校、宝山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一、以书法为龙头,构建学校文化体系

  城乡结合部的大场镇是人口导入区域,近几年迁移入镇的人口远远超过了本镇的常住人口。本地居民、拆迁居民、商品房居民、外来打工人员造成了居民的素质悬殊,家庭状况复杂,给学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好习惯,持之以恒的好品质,身心健康的完美人格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学校尝试把书法艺术引进校园,以此为抓手,引导学生走进民族文化的殿堂,接受民族精神的熏染。通过学习书法弘扬传统文化,进而领略、传承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民族自豪感。充分发挥书法艺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功能。我们不急功近利,不“单打一”,与德育工作相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规教育、审美教育,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学生们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尤其是从特殊的角度理解了民族精神的内涵,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底色。

1、达成共识领导重视

  学校开展艺术教育得到各级领导的关爱,得到专家们的无私提协,得到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社区的合作与配合。上海市教委老领导刘克老先生不仅亲笔给学校提了校名,还先后五次来到学校指导工作。与领导班子商讨学校发展方向,亲临课堂听写字课,为教师作“写好硬笔字”的讲座,为学生讲述书法中文房四宝的源源历史,甚至手把手地教学生盖章;上海市教研室领导每学期都能下基层来校指导工作,组织各区教研员来校学习、交流,送经上门。宝山区教育局、大场镇政府领导非常支持学校的特色工作,每每学校举办大型活动,领导们都能保证出席。大场镇政府还每年下拨专款三万元作为艺术教育活动经费,为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证。

2、课程资源优化组合

  “艺术育德,潜移默化;艺术育智,健全人格;艺术育健,全面发展;艺术激情,张扬个性”的思想,已被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所认同。二期课改课程方案又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学校严格遵循课程基础设计思想,艺术教育必修课程100%开设,师资保证、时间保证、专用教室保证、一定的经费投入保证,确立了艺术教育的重要地位。同时结合实际,设计有特色的学校课程计划。学校开设书法、韵律操、口琴、工艺折纸四门艺术学科,坚持面向全体,做到人人参与,班班有特色,使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和基本的'艺术技能。另外分年级段开设儿童画、素描、篆刻、舞蹈、琵琶、吉他、合唱、影视指导、经典古诗吟诵等艺术课程。以上学科教师们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现都已编成了校本教材。艺术类活动课程分年级组与学校两个层面。除此之外学校还注意在各科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如在语文课上的古诗吟诵、英语课上歌曲演唱、在数学课中注重背景音乐,以及通过提高全体教师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实现艺术教育渗透。

3、用足资源,拓展空间

  艺术教育如果局限于学校这个圈子中孤芳自赏,就会失去社会价值效应,失去其发展的必要基础。只有走出校门,从大自然、从生活中汲取艺术营养,才能成为源头活水;也只有向社会展示学校艺术教育所取得的成果与学生的才华,才能获得社会的鼎力支持,营造一个具有浓郁氛围的大环境,拓展艺术教育空间。

  我们与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美术协会、音乐学院、少年宫、少科站、活动中心、陶行知纪念馆、山海书画社、社区老年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开展艺术技艺切磋活动,积极参与各级、各类书画展、文艺展演,给学生搭建张扬个性的舞台。大场是部队集聚的地方,我们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与海、陆、空、消防队官兵们建立了共建关系。学校课堂里可以看到官兵与学生共同挥毫的场景,部队里能看到学生们与官兵大比武的倩影,军属家中张贴的是学生们寄去的亲笔书写的对联。传统活动“稚笔生花,情满军营”已坚持了五年,学生们共寄出近六百副对联,在部队中传为佳话。

  2001年的“百人”书法展轰动一时。著名书法家徐伯清、张森,著名画家司侗等专家都亲临现场奋笔挥毫;2002年学校在鲁迅公园举办了“中日书法交流会”,影响很大,日本领事馆总领事亲自参加开幕式。学生多幅作品被带去日本展出。2004年10月学生与外国友人进行书法交流;2002年学生金玮菁成功举办个人书法展;2003年我校学生在世茂商城举办上海市金发六人书法展,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2004年4月,学校向全市开放,举行书法特色教育交流活动。特色教师夏青的课堂教学,22个班级的书法版面展,学生的现场挥毫深深地感动了到场的市、区、镇各级领导和到会的专家。2003年代表宝山区参加“上海市金孔雀学生舞蹈比赛”;参加“上海市学生艺术单项比赛”。2004年学生参加“宝山区民间艺术节”缤纷校园活动,2004年8月学生与意大利和保加利亚民间艺术团进行了联谊活动。以上活动解放日报、文汇报、新闻晚报、宝山报、城乡报、少年报给予了报道和赞扬。活动沟通了学校与社会、家长的联系,展示了办学成果,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也使学生从这些展示活动中获得了成功感与自豪感,更激发起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63234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