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听障儿童情景教学的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听障儿童情景教学的论文

1对听障儿童情境教学的认识

  1.1概念诠释

  我国古代教育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例如,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相机教学”,就是抓住时机,运用情境,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列女传》中孟子母亲“三迁教子”“断织教子”,也体现了情景在教育中的作用。国外也不乏教育家在教学论著和教学实践中关于对情境教学的思考与经验。例如法国的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记载了教师把爱弥儿带到大森林辨别方向的实例,美国的杜威、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均对情境教学作了有益的探索。情境教学法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早已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主要特点就是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善于创设儿童生活中经历过的、与生活相似的和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实体情境、通过模拟情境、语表情境、想象情境、推理情境等多种情境,让儿童“情动而辞发”,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语言发展水平。

  1.2对于听障儿童教学的作用

  情景教学在健全儿童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对于听障儿童语训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促进听障儿童最大限度地发展语言能力、提高语训教学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听障儿童由于听力障碍,视觉及其他感官的综合运用和提高学习兴趣对于他们的学习更为重要。其一是激发学习兴趣。在低幼儿阶段,听障儿童的学习动机常常是和兴趣分不开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康复效果的好坏和成败。由于情境教学法的新颖化、趣味化、游戏化,使受训听障儿童从要我学、逼我学、到我要学、我要练,从而能积极的参与语训活动。其二是促进学习和掌握语言。语言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特定的生活环境。从某种意义说,语言和生活情境是密不可分的。婴幼儿从咿呀学语到基本学会说话,是生活环境造就成的。其三是理解语言和运用。借助创设的情境能使受训听障儿童既能从整体上理解词语,也能从特定的情境中,即一定的形象、动作、过程中体会并理解词汇、句子的含义。情境教学提供的材料可以看,可以听,可以启发他们思考并产生强烈的表达愿望,促使他们从内部语言逐步过渡到生活语言。其四是促进思维发展。语言和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的不断积累和发展,也必然促进思维的发展和提高,设置情景,运用情境教学进行听障儿童语训,不但为发展受训听障儿童的语言提供广阔的空间,随着思想思维的不断丰富,也必然会促进和推动受训听障儿童的抽象思维的提高,使听障儿童进入情境产生丰富的联想,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得到较大的发展和提高。

2情境教学的具体手段

  2.1创设故事情境

  例如“会变颜色的小蜗牛”中,教师创设了一个情境化的游戏场景——“苹果园”与“葡萄园”,让幼儿扮演蜗牛宝宝、老师扮演蜗牛妈妈进行故事游戏,将幼儿带入故事情境中,“真实具体”地感知和体验故事,享受温馨和甜蜜。这样情境化的游戏创设,为幼儿理解故事提供了感受和体验的机会,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语言句式,为后面的续编做好认知和情感上的双重准备。

  2.2创设操作情境

  学龄前听障儿童由于年龄小,光听不一定能掌握知识,往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才能学会。如在教幼儿“排序”时,就要准备好可以操作的教具,让幼儿人手一份。在班级中的区角创设中,数学区要注意创设操作的情境,因为数学区是幼儿课堂知识的反馈,幼儿在这里观察、操作、探究,不但培养了幼儿举一反三的学数学的方法,也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活动常规。如在小班的认识数字“1~5”的活动中,教师设计“我喂动物吃豆豆”的情境,把可乐瓶装扮成一种小动物,剪出一个嘴,上面贴着相关数字等,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数量与数字的关系。

  2.3创设游戏情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听障儿童主动学习的动力,为了引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利用玩具和游戏寓教于乐,是幼儿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而幼儿每一次游戏,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点子,无形中就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把抽象的知识与游戏紧密结合,能够使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也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例如,小班认识颜色红、黄、绿,教师有意识地在活动室内悬挂用红、黄、绿三种颜色制作的图片,并摆放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物体、玩具,使幼儿认识红、黄、绿的完整表象。随后领幼儿玩“看谁拿的快又对”的游戏。即把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塑料雪花片混放在一起,让幼儿分拣出各色塑料雪花片,谁捡的又对又快为胜利者,奖胜利者小奖品。为了加深幼儿们对这三种颜色的认识,自由活动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们玩“小汽车”的.游戏。教师手持红黄绿灯的道具,幼儿们扮演小汽车司机,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做游戏:“小汽车嘀嘀嘀,开到东开到西,红灯停绿灯行,看到黄灯等一等”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又可以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游戏化。从而让游戏成为上课的主要形式,使幼儿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在玩的过程中接受新知识。

  2.4创设生活情境

  发现生活中的教学情境,像小朋友有几只手,班上有多少位小朋友等。所以创设生活情境,也是促进听障儿童更好康复的方式,在生活情境中,自然、轻松、愉快地获得一些粗浅的知识。如在小班的幼儿洗手时,可以让幼儿数数水龙头有几个,喝水时数数有几个同伴喝水了,练习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中班的可以请幼儿数数今天到园多少个同伴,请同伴相互检验是否正确。这样让每个幼儿都得到锻炼。真实的生活情境,是幼儿最熟悉的场景,能更好地吸引幼儿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注重创设整体的教育环境

  通过以上手段,可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在环境的刺激下,幼儿会对事物产生兴趣,从而大大提升学习的效率。教师在创设环境时,应注意其整体性和丰富性,并从以下方面着手。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78213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