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者口腔科学论文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9年10月~2013年12月我科就诊的262例HIV/AIDS艾滋病患者,其中男226例(86.3%),女36例(13.7%),年龄19~63岁,平均月龄为25.6±12.1岁。
1.2方法
由感染科和口腔科的医师和护师共同检查住院的HIV艾滋病感染者和/或AIDS患者口腔情况并记录,对于需要干预的患者给予相应护理和治疗,并随访患者口腔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正态分布数据以x±s表示。
2结果
2.1临床特征
262例感染者中,243例(92.7%)存在口腔病变。其中牙龈炎231例(88.2%),龋齿153例(58.4%),口腔内白色念珠菌感染86例(32.8%),口腔毛状白斑16例(6.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12例(4.6%)。
2.2口腔病变情况
262名患者中,243例存在口腔病变,最常见的病变是牙龈炎,最常见不适症状为口干,最常见的口腔内感染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和口腔毛状白斑。
3讨论
截止到2011年,预计中国的.HIV/AIDS艾滋病感染者有78万,2011年新增了4.8万感染者,其中52.2%的人是通过异性行为感染,而29.4%经过同性性接触传播。随着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实施,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更容易获得,我国控制和预防艾滋病效果明显。但是,HIV感染者的口腔问题可以出现在免疫缺陷的早期,有报道称HIV艾滋病感染者口腔病变发生率为84.0%。随着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后免疫功能重建,一些感染相关病变例如口腔念珠菌感染、毛状白斑等发生率减少,但是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的口腔病变例如口干、唾液腺分泌障碍等发生率有增加趋势。本文调查了262名我科就诊的HIV感染者,其中218(83.2%)人已经开始抗病毒治疗,结果发现243(92.7%)人存在各种程度的口腔病变,最为常见的是牙龈炎,包括牙龈线性红斑和溃疡性牙龈炎,由于牙龈病变的病因机制还不明确,因此缺乏特异性治疗,有研究认为和念珠菌感染相关,但是缺乏大样本的证据支持。口腔念珠菌感染是HIV感染者最常见的口腔内感染,随着CD4计数下降而发生率增加,随着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而发生率下降。有研究发现有口腔病变的患者HIV病毒载量高于没有口腔病变的感染者,尤其是伪膜性念珠菌病,在高病毒载量感染者发生率明显增加,而CD4/CD8比值小于0.3的感染者发生红斑性念珠菌病的风险会增加4倍。本组患者毛状白斑发生率为2.3%,与国内其他学者报道相似。一般认为口腔毛状白斑与真菌感染或者EB病毒感染相关,出现在免疫功能受损后,非HIV感染者有免疫抑制时也可以出现。而HIV感染者在抗病毒治疗后免疫功能重建,口腔毛状白斑的发生率也会下降,如果在抗病毒治疗中的患者出现口腔毛状白斑,则提示抗病毒治疗失败的可能性较大。以往有研究认为抗病毒治疗可以导致口干和龋齿发病率增加,但是最近的研究并没有发现抗病毒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因此有必要进行更大样本的调查研究进行分析。本组研究中大部分患者已经开始抗病毒治疗,缺乏和抗病毒治疗前的比较分析,今后需要纳入更多病例进行对照研究。
【HIV感染者口腔科学论文】相关文章:
1.环境与科学论文
2.科学与伪科学论文
3.关于科学论文
5.管理科学论文
6.小学教师科学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782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