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湖北十堰武当山的导游词(5)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现在,我们到达转运殿。殿内供奉真武、金童、玉女和水火二将,均为铜铸鎏金,工艺精美,令人称奇。这座铜殿是元代在武昌铸造的,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铜殿。有“华夏第一铜殿”之称。它具有佛教建筑风格,在此却与道教建筑巧妙结合,被无数善男信女视为“转运殿”。这座华夏第一铜殿又是如何成为殿中之殿的呢?大家猜猜看。这座殿之所以叫转运殿,是因为寄托着人们盼望好运到来的心情。希望好运常在的朋友进去转转,提醒进去的朋友,在你转的時候,会听到老道长问:“转过来没?”你要大声喊“转过来了,转过来了。”运气就会随着你的转动越转越好。

  这里就是太和宫,正面是朝圣殿。殿内供奉真武、金童、玉女及八尊从官神像。殿外两旁放着两块铜碑:一块是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铸造,碑通高1.8米,碑帽镂雕二龙戏珠,下刻“御制”二字,碑上部及两边镂刻龙、云、珠等图案,碑文为遣工部右侍郎陆杰致祭北极佑圣真君的圣旨。另一块是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立,碑高1.7米,碑文记载着在天柱峰北天门外建雷坛、造金像的经过。朝圣殿往上正对着南天门,南天门往上,正对着金殿。金殿又是整个武当山古建筑的核心。武当山所有的古建筑都是围绕着它布局的,与它遥相呼应。而且,很多宫观的轴心都与金殿的轴心在一条线上,所以很奇妙。朝圣殿左边,我们的右边是钟楼。钟楼里那口大钟称为“飞来钟”,传说是真武从峨眉山借来的。钟鼓楼之间的亭子,顶上布满了神秘的壁画,请大家观赏。

  好,大家现在请随我到皇经堂参观。崇台之上的皇经堂和对面的道房之间,也就是我们所站的地方,有个秘密。看有没有朋友能发现。没发现吧。我们站的地方和这座道房,其实是在“桥上”,下面是很深的山涧,上面铺了很厚的石板,就成了“走桥不见桥”这样一个景观,很巧妙是吧。

  皇经堂,明永乐年间始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建,1915年再建,赐额“白玉京中(道教认为天有黄金阙,白玉京居中,为天帝所居。意思是皇经堂是天帝的寓所,众神“朝觐”的圣地。)”。皇经堂为砖木结构,搭梁式木构架,小青瓦屋面。皇经堂是道士念经的地方,所以,原来叫诵经堂。为啥叫皇经堂呢?各位猜猜看?对,与皇帝有关,经书是皇帝御批恩准的。门上这块“生天立地(此匾旨在申明道光皇帝为真龙天子,与天有源,乃为仙根,在地为国之父,真正的“顶天立地”,喻吾既是人民的福星,天下人应以我为表,应以道宗旨虔诚洁身,行善遏恶,为天下臣民造福,只有这样,其思想与行为将永存。)”匾是清朝道光皇帝亲笔写的,跟皇经堂一样,是珍贵的文物。我们今天来得很巧,有幸见到武当道士作法事。一般,除了早晚功课外,每月初一、十五都要举行正规的法事,很多信士几乎每月都要千里迢迢到皇经堂参加法事。

  武当道教音乐承袭巫X舞乐,融民间音乐、宫廷音乐、祭神音乐之精华于一体,逐步形成了独具神韵的武当道教音乐,被称为“天籁之音”。这种音乐贯穿于各项法事活动始终,将法事情节,宗教气氛烘托得神秘而庄肃。武当道教音乐究竟是为神而奏?还是为人而奏呢?

  大家听,“经”有念有唱的,唱的叫唱经。念经、唱经配上道乐,很好听。武当道教音乐因为受明朝宫廷影响,又吸收了全国各地的道教音乐(当年明成祖曾从全国各地选派了400多名道士充实到武当山个宫观)、民间音乐,所以,很有特点,或宛转,或铿锵激昂,很好听。武当道乐,灌成了磁带,光盘,愿意细细品赏武当道乐的朋友,在武当山镇可以买到。

  武当山被世人称为“仙山琼阁”,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巧夺天工的建筑与自然构成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天柱峰上的紫禁城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建在山顶,用石条砌筑的皇家建筑。这座依山而建的城墙,从外看朝里倾斜,从内看朝外倾斜,高大宏伟的东西北天门都是石制假门,惟有南天门能够通行。这么大的城墙是为谁而建?是如何建成的?

  好,大家随我上金顶。现在到了南天门。南天门有三个门,那两扇门为啥不打开呢?这里面有讲究。中间是天门,又叫神门,是神出入的地方。凡人不能走,只有皇帝皇后、王子王孙才能走。那边一扇门是鬼门,鬼门当然不能打开让人走了。我们走的这扇门叫“人门”。

  这是灵官长廊,幽暗阴森,冷气袭人。登上一段石阶,是一个小平场,依山岩见建有一个小石殿,殿内放有锡制小殿,这就是灵官殿,是全山现存稀有的锡制建筑物。原来供奉有灵官像,后被损坏。殿旁有御制石碑数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殿前安放有碗口粗的钢鞭数根,没根重达百余斤。相传,朝山进香者如果不虔诚,到此都要被灵官爷的钢鞭打倒,不能到达金顶朝拜真武大帝。这是九连蹬,又称九转蹬,转九次弯才能攀上金顶,也就是历尽千曲万折千幸万苦也要上金顶。

  武当山有很多铁钟、铜钟,都是在做道场時撞击用的。大家现在看一下西天门外小山崖上,有口高1.32米、直径0.9米,铸有栩栩如生的二龙戏珠。丹凤朝阳图案的铜钟,这口钟从明朝至今,没有被撞击过。据说,每逢大旱或大涝時,道人们将钟挪一挪就会去旱或去涝。在当時铜那么奇缺的情况下,古人为何花费这么大的精力铸造这么大的铜钟呢?这口工艺精湛的铜钟又为何置于野外长达近600年呢?这个问题至今文物工作者也未能揭开,希望我们的团友能够揭开这个百年之谜,没准你哟机会入选2007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人物呢。

  好,朋友们,我们现在站在金顶上了,看云雾漂浮万山来朝的景象,壮观吧。是一览众山小吧,特别有趣的,就是每个山峰都向金顶倾斜,所以有72峰朝大顶之说。在这里,大家可以欣赏金顶和太和宫、天柱峰、紫禁城围墙、周围的山头组成的天生玄武,玄之又玄、巧夺天工的景象。

  在武当之巅天柱峰顶,巍然屹立着一座铜铸鎏金仿木结构宫殿式的建筑,这座明朝修建的重达上百吨,灿烂夺目的整体宫殿,就是举世无双的金殿。这样庞大的整体构件是怎样铸造的?又是怎样运上这1612米的颠峰的呢?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78820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