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扩场系统音质声学设计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扩场系统音质声学设计论文

  摘要:音乐厅建筑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正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目前国内各大城市正在建设或筹建中的音乐厅为数甚多。由于音乐厅均为自然场演出、且音质要求很高,因而有别于国内大量建造的、采用扩场系统的厅堂,设计难度大,又缺乏经验。对此,本文就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广东星海音乐厅的声学设计作出一概要介绍,并就其中的一些声学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供设计参考

  关键词:扩场系统音质声学问题

  星海音乐厅是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名字命名的。音乐厅建于珠江之畔风光旖旎的二沙岛上。它与已建成的美术馆和正在建设中的博物馆等建筑构成广东省相当规模的文化中心。

  星海音乐厅包括1437座的交响乐大厅,462座的室内乐厅,96座的视听音乐欣赏室,排练室,琴房和音乐资料馆,以及水上演奏台和音乐喷泉、各种配套用房。建筑面积1800m2,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设备先进和音质优异的现代化音乐厅。也是我国第一座采用“葡萄园”形(或称山谷梯田形)配置方式的音乐厅。

  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室内乐厅的各项声学设计指标*

  星海音乐厅于1998年6月13日――冼星海诞生日正式使用。广州交响乐团和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进行首场演出。演奏了钢琴协奏曲《黄河》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获得成功,著名音乐家、指挥家和教育家李德伦、吴祖强出席了首演式。相继一周内,中国交响乐团,以色列交响乐团,澳大利亚交响乐团和德国管风琴演奏家,在该厅献艺。音乐家们对大厅良好的音质均给予高度的评价。

  一、星海音乐厅的设计宗旨和各项声学指标

  星海音乐厅这座华丽的艺术殿堂是为满足广大观众欣赏高雅音乐的殷切的需求、并作为国内外文化交流的基地和窗口而建造的。音乐厅设计始终把音质效果放在首位,以继承传统音乐厅的良好品质、而又能适应现代生活提出的各种需求为设计的宗旨。

  声学设计指标是根据国际上获得“顶级”音质效果的音乐厅为参照对象,广泛听取我国音乐家和声学家的意见确定的。交响乐厅、室内乐厅的各项“最佳”。

  为实现上述指标、确保获得良好的音质,分别在设计、施工、竣工后调试的不同阶段,采取了一系列的保证措施:

  ·初步设计阶段:通过计算机模型和1/40缩尺实体声学模型试验与声学估算相结合,分析体形、了解声场状况和可能出现音质缺陷的部位;

  ·技术设计和施工图阶段:用1/10缩尺实体声学模型试验和围护结构的隔声量试验,以及各种声学构件声学性能的实验室测定,确定声学构造的部位、尺度和装修用材。并进行较为详细的声学计算;

  ·施工阶段:在没有专业施工队的条件下,主要是施工交底和监理,检查隐蔽工程,并在交响乐大厅主体结构完成后,进行首次混响和声场分布的现场测定;

  ·竣工调试阶段:用以解决声学计算、缩尺模型试验与实际效果存在的差距。要修正客观存在的偏差,就必须采用声学测定与乐团试用的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方法。作多次调试、修改装修、直至达到预期的效果。星海音乐厅通过三个月的调试工作,才实现所要求的演奏和听闻效果。

  二、交响乐大厅的声学设计

  交响乐大厅是星海音乐厅的主体。容纳1437名听众,有效容积效期2400m3,每座占容积8。6m3。大厅采用“葡萄园”形的配置方式,即在演奏台四周逐渐升起的部位设置听众席。这种形式的最大优点是在大容量厅堂内缩短后排听众至演奏台的距离,从而确保在自然声演奏的条件下,有足够强的响度。此外,利用演奏台四周厢座的栏板和楼座的矮墙,可使听众席获得足够强、且有较大覆盖面的早期侧向反射声。近期的研究表明,这是传统音乐厅所以能获得良好音质的重要原因。而传统音乐厅则是通过窄跨度的侧墙实现的。因此,这种形式不仅继承了传统音乐厅所具有的良好品质,又能适应现代大容量音乐厅的各种需求。它自1963年德国柏林“爱乐”交响乐大厅首创至今,在国际上已被广泛采用。但在国内尚属首次。

  大厅的屋盖选用“马鞍”形壳体。所有横剖面均为凹弧形面而引起声聚焦,从而造成声场不均。通过1/40缩尺实体模型试验和三维计算机模型试验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图2即为大厅横剖面计算机模型显示的声反射图,可见声聚焦的状况。

  此外,在大厅壳体拆模后的现场测定均表明,顶部不悬吊抽射板时,厅内声场分布不均和存在回声现象。

  对此,在演奏台上悬吊了12个弦长3.2m,曲率半径为2.6m的球切面反射体,其目的除了消除回声和声聚焦以外,还可加强乐师间的相互听站,提高演奏的整体性。同时也使堂座前区和厢座听众获得较强的顶部早期反射声。

  为加强听众席后座的声强,在球切面反射体周围设置了锥状和弧形定向反射板。以此获得厅内均匀的声场分布。

  为使大厅达到中频(500z)满场1。8s的混响时间,并使低频(125Hz)混响提升1。15倍(相对于中频),即2。07s。采取如下几项措施:

  ·增大容积,每座容积取8。6e

  ·厅内所有界面均不用吸声材料,在容易引起不利声反射的部位(后墙和后部吊顶)设置锥状扩散体;壳顶拆模后上刷涂料;墙面为35mm厚硬木板实贴在18mm厚的多层板上;地面均为实贴木地板,仅演奏台设木筋架空地板;所有悬吊的反射体采用刚度大的阻燃玻璃钢结构。

  ·减低座椅的声吸收,并使其吸声时接近听众的吸声量,从而减少厅内空、满场混响时间的差值。

  根据以上确定的容积和内装修构造,进行了混响时间的计算和1/10缩尺实体声学模型试验,其结果见图7所示。由图可见,缩尺模型的测定结果仅中频较为接近,其它频率偏差较大,这是因为模拟材料不可能在很宽的频度范围内有一对一应的'吸场性能。

  大厅的扬扩散是除混响时间以外的另一个重要音质指标。当听众感到乐声似乎以相等的幅度来四面八方时,扩散是最好的,表征声扩散的指标是d,它定义为;厅内声场扩散值与自由场扩散值之比,即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81027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