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读书沙龙活动的发言稿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读书沙龙活动的发言稿

  老师们,今天我们聚在一起,举行我校首次教师读书沙龙活动,这种交流座谈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要大家畅所欲言,谈谈自己读书的经验和感悟,同时也包括读书时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共同切磋探讨,交流读书方法,增加读书兴趣,提高读书效果,营造书香校园。现在,我就利用这次机会,就个人读书的一些点滴来简单谈谈。

  南宋·陆游有诗云: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中说:“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老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

  《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庄子·至乐》--颜渊东之齐,孔子有忧色。子贡下席而问曰:“小子敢问:回东之齐,夫子有忧色,何邪?”孔子曰:“善哉汝问。昔者管子有言,丘甚善之,曰‘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夫若是者, 以为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适也,夫不可损益。主要意思就是说“小箱子装不下大东西,短绳子打不上深井水”。

  教师如果没有深深的学养之水,是无法承载教书育人的大船的。水深者,如“百家讲坛”之易中天,朴朴素素,自自然然,可是人莫与之争。水浅者,或玩弄教法,常以专家自居,掩耳盗铃,比如那个叫俞敏洪的,到处演讲,就一个话题“生命”,实际上是把作家冰心的散文《生命》抄来,添盐加醋,再进行贩卖;或心烦气躁,现“万金油”之象,迎合庸人口味;更有甚者,自诩才高,作怀才不遇之状,骗去学生同情。

  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因此,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教学中最大的乐趣,把读书与“端正教风、增强素质、提高能力”结合,使读书应该是我们的职业习惯,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在阅读中与哲人交流,我们教师的形象就会更厚重、更雅致。

  很幸运,在我教学生涯的最后岁月里,遇到了一个读书局长、两个读书校长,要说我个人最近几年有哪么一点点进步,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多少少受了读书领导的一点影响吧。学校要求每位教师买一本教育专家的教育名著,促进同志们的专业成长,说实话,这类书籍枯燥无味,如果不静下心来则很难深入地看下去,而且要深入思考,否则,可能只是一知半解,停留在表层。

  对于如何去读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只有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不过无论你怎么读,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要做读书笔记,写读书感想,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就是记读书笔记的益处。我读过去的书籍一般情况下都要做摘抄,写几句感想,并且我记笔记一般只记这几类:一是优美的句子,格言警句;二是教育小故事;三是风趣、幽默的字句;五是精彩简洁的各种评论,经典课例中的一些点评;最后一点,就是抄一些古诗词。另外在记的同时,我还坚持做到多读。读自己记的读书笔记,一有时间就拿出来读。只有把它读熟,才能把别人的东西内化到自己身上,书到用时方才不会恨其少。我觉得做笔记,读笔记,在不经意间慢慢地厚实了我的文化底子,滋润了我的工作,丰富了我的生活。伟人毛泽东就是一个“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典范。在他读过的几乎每一本书上都留有大量的批注,标有无数的读书符号。书的页眉页脚、字里行间都记得密密麻麻。这一读书方法和习惯值得大家学习。只要是自己的书,你就可以在书上圈点批注。对书中那些精美的句段要随时做摘记。南宋著名学者罗大经说:“眼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

  如今的年轻人都喜欢网上阅读。网上读书有诸多好处:信息量大,观念新,作为教师,想要在网上读书成长,莫过于进入教育在线,浏览教育名家的博客。读读他们的文章,学习学习他们的思想,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提高。

  不管以何种方式阅读,我想,只要能养成一种习惯,不久的将来,各位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收获很多,窦桂梅老师说:“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获得语言的魅力,文化的浸润,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滋养,在读书中培植书香气息;书读得多,起点就高,视野必然开阔,眼光必然深邃;书读得多,悟性就越强,新观念一听就能吸收内化,新方法一看就能巧妙运用;书读得多,就会充满创造精神,就能把别人的东西融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成为一名既有共性追求又有个性特征的优秀教师”。

  第二个环节是:我读书的那些事儿。

  记得当初大学临毕业之时,古文字学老师辛介夫先生告诉我们说,以前有个老师给他的学生说,毕业之后每人每年要坚持读一本书,当时很多学生都笑了,说一年读一本书,那还不容易吗?几年之后,学生回访老师,老师问学生读了几本书,学生惭愧地说几乎没有读什么书。辛老师讲话的意思学生也都能听明白,就是告戒我们不要忘记读书。

  现在毕业已经24年了,回想起来,实在惭愧,还真没有读几本书。年轻时,我读过几本书,大概到2000以后,心性开始浮躁,加上懒惰,十几年了,一年就只读一两本新书,再就是重温《四书》和《庄子》,其次就是网上阅读,再其次就是读一些杂志什么的,最喜欢的是《散文海外版》、《读书》《新华文摘》等。

  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读书的,已经记不起来了。小学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很好的启蒙老师,当时的村学,条件很简陋,体育活动器材只有两副铁环,每天的活动课除了滚铁环就是老鹰抓小鸡,击鼓传花,丢手绢等。老师每天在活动之前就给我们讲个故事,第一天他就给我们讲故事“半夜鸡叫”,第二天是“武松打虎”,第三天是“永州某氏之属”,而后就是许许多多的寓言、童话和成语故事,《水浒》《西游》《三国》故事。我觉得我们老师特伟大,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故事。凤凰择梧而栖,那个每天将一个故事的语文老师第二年就飞走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86832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