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灯的读后感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关于灯的读后感

  灯读后感篇一:巴金《灯》读后感(基础、现史)

  42年写于桂林。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扫荡,同时为迫使国民党政府投降,对国统区也加紧了进攻。桂林遭到了敌机的连续轰炸,城市变成一片火海,人民遭受着巨大的灾难。巴金愤慨于敌人的凶狠残暴,也痛恨国民党的反动和腐败,但他对抗战胜利仍然充满信心,他从人民团结一致,前仆后继的抗战中看到了希望,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灯光一样,得到安慰和鼓舞,获得勇气和力量。

  “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了它的发育。”这番震撼人心的激荡之词撞击着我的内心,《灯》的光芒让我看到了生命中的那一点光和热。

  《灯》中的老人因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而重拾对生活的激情而热忱,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或许现代过于匆促的生活节奏让忙碌的人们无暇顾及他人,但偶尔脸上友善的微笑也带给人们如沐春风的感觉。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会像灯那样照亮我们的生活,虽然哈西里岛上的古希腊女教士希洛最终未能如愿以偿的将利安得尔召回她的身旁,但那岛上的灯光一定会在远方照亮他亲爱的弟弟,让他继续充满希望地为生活和理想而奋斗。《灯》中有一句话让我彻底惭愧于我的慵懒。巴老说:“我们不是单靠痴迷活着。”如此的通俗明白,却也如此地意蕴深长。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未来究竟是何物于我们是一片的茫然。可是此刻,我有了一点真切的体会,我们不仅依靠我们的躯体呼吸,更依靠我们的灵魂和头脑生存,行尸走肉搬地游荡于人世间是不为人所齿的`。未来如何我们不知,甚至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我们依然困惑,但我们可以做有自己。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你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掌握自己;你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你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生活有那一点光和热,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呢?

  看到《灯》中,巴金爷爷写到“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这

  让我想起了盲人点灯的故事,当僧人疑惑地问盲人点灯的原因时,盲人深沉地回答说:“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占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更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撞了我。”是啊,点燃灯,有时在给自己照明的同时,也为他人起到照明的作用,给了他人光和热,给他人温暖、勇气和希望。虽然,在这个灯火通明的社会上,有些人的灯已经弱了或灭了,但很多人的灯还是亮着的,要不汶川的人能那么快地站起来吗,那里能重建那么快吗?要不会有亚运爱心接力吗?

  太阳,给世间所有人光和热,可它不是时时刻刻能将它们给我们,也有阴暗的时候,或许,人也是这样,那颗已经被点亮的心灵的灯似乎熄灭了,但其实,它还亮着,只是需要一点点的时间来补充燃料。这人间的灯,是不会灭的!

  巴金说:“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要不是得着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会永沉海底。”是啊,生命若没有那一点光和热,我们何以豪情满怀?

  灯读后感篇二:读一盏一盏的灯有感

  最近,手捧吴非老师主编的《一盏一盏的灯》一书,细品一个个平凡而又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心情澎湃,受益匪浅。书中收录了十多个省市各学段教师的六十个故事,这些故事就像一盏一盏的灯,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提炼美丽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教育教学常识和教师职业道理,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他们用自己的真情,讲述了自己从教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一节课、一个案例、一段经历。读着这一个个故事,仿佛置身于其中,许多故事又似曾在自己身上也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阅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仿佛就看到一

  盏盏的灯在逐次点亮,温暖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受着教育工作的幸福。 整本书,看似零散的一个个小故事,其实却是浑然一体的。因为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每一个故事都有发人深省的地方,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又想到了:灯,要点在暗处,放在高处,光才能照射的又广大又深远。生命的灯也是这样,你要时时留意,你的灯还有没有油?有没有接上电源?不要让你的灯熄灭,不要让你的灯成为一种装饰品。想着点,不仅为自己也为别人亮一盏灯。人间总有许多灯为我们每个人亮着,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赢得一份别人的关爱并不难,只是我们必须首先敞开真诚的心扉去爱别人。在六十个故事中,最能打动我的是保志明老师写的《 “低效率”的事》和张小兵老师写的《不一样的“阿慢”》这两篇文章都是反映现

  代社会以分来衡量学生是非常不可取的。现在,许多教育新政部门和校长用分来衡量学生,也以分数来衡量教师,势必导致“一切向分看齐”,而那些“低效率”的事情恰恰是培养孩子能力必不可少的过程。就像保志明老师所讲的那样,如果只为分数,可以在几分钟内搞定一个化学定义或化学公式,要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来解决这些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最后一段话,摘抄下来让我们共勉: “很多教师教学中常常有种莫名的紧迫感,总是担心来不及,于是不舍得花时间做实验,不舍得花时间探究,不舍得花时间讨论问题。科学课上,很多老师特别重视那些掷地有声的科学结论,心急火燎地把这些 ‘真理’塞给学生。可是,比科学结论更重要的是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掌握要通过体验,思维的形成要长期培养,这些都不是短期能见效的事。如果一味地追求高效率而直奔着结论而去,甚至以题代教,以考代教,那将与科学教育背道而驰。”现代是经济社会,无论什么都与经济挂钩。许多教师之所以有上面所说的紧迫感,究其原因还是与教育行政的评价体制有关。如果一个老师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其所教学科就难以保证学生的分数一定会高,校长以分数来评价老师,评聘职称也以教学分数来衡量,难怪老师们会有莫名的紧迫感;难怪许多老师会走捷径,心急火燎地把这些 ‘真理’塞给学生;难怪许多老师会以题代教,以考代教。学生是家庭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是活生生的人,怎能被沦为学习的机器?《不一样的“阿慢”》讲的是一位凡事比别人慢一拍的“阿慢”,虽然慢一点,但总是能做到最好。运动会三千米比赛, “阿

  慢”获得了第三名是他建立自信的一次契机,他的成功与张小兵老师“纵容”他的慢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啊,教育最像农业和林业,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要经历必需的过程。欲速则不达,学校和教师不能违背教育教学的规律,拔苗助长;要尊重、保护、发展学生的学习个性,并启迪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正是当年张小兵老师“纵容”他的慢,使他有了自信心,才有了他博士毕业和获得四项专利,到材料研究所去工作这样的结局。

  每个教师,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你亮一点,孩子就能走的远一点;如果你过于暗淡,孩子可能就不得不徘徊。作为教师,应该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强大光源,坚持正确的教育观,恪守教育常识,具有人道精神,培育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教师要用自己挺直的腰杆和教育的光辉,照耀孩子们人生的道路,我愿做最亮的一盏灯。

【关于灯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1.关于书梦的灯的读后感

2.关于《灯光》的读后感

3.关于灯祭的读后感

4.关于《点亮小橘灯》的读后感

5.《小桔灯》的读后感

6.《放河灯》的读后感

7.灯光的读后感

8.关于战争的灯谜

9.关于灯的想象作文精选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96260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