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教学计划(4)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计划 篇6

  一、教学目标:

  1、熟读美读课文,理解“绝、强、痴”等字。

  2、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3、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超凡脱俗的闲情逸致)

  二、教学重点:

  1、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2、结合对背景的了解和对作者的理解,通过对写景叙事的分析,深入理解作者蕴涵在文字之外的意味。

  三、教学难点:

  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学生;

  1、预习课文,要求扫除字词障碍,基本上会翻译这篇文章。

  2、对作者有一定的了解。

  教师:

  积极备课,准备相关资料。以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将课后习题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5分钟)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白居易在《忆江南》中也写道:“忆江南,最忆是杭州” ,杭州的美景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西湖更是杭州秀美风光的一张名片。杨万里在一个晴日来游西湖,看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苏东坡在一个雨天来游西湖,看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知道了晴天雨天西湖有着不同的景致,西湖的雪景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随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2、解题

  湖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看”:观看,欣赏

  3、作者简介(借助导学案学习)

  教师引导,同学口述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人,寓居杭州。他出身官宦之家,明亡之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避居山中著书。《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本文就选自《陶庵梦忆》。

  3、初读课文(8分钟)

  (1)音频范读

  明确:读准字音 划分好每一句的停顿

  崇祯chóng zhēn 拥毳cuì 雾凇sōng 沆砀hàngdàng 芥 jiè 铺毡 zhān

  (2)全班朗读,老师纠错,指导。

  (3)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要求:学习小组相互讨论学习(8分钟)

  6、课文翻译(10分钟)

  (1)第一段同学自愿起来翻译

  明确:年代、地名、不翻译;俱:全,都 绝:消失

  (2)余文请同学依次逐句翻译。其中特别注意“是、毳、惟 、芥、更、强、是、客”等字的翻译。同时讲解特殊句式。对于其中描写雪景的句子进行重点翻译并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分析。

  在翻译课文是穿插讲解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的方法:“留、换、补、略、调、贯”。

  7、整体感知课文(教师提问,同学齐答)(9分钟)

  (1)第一段最后说”舟中人二三粒而已”与第二段最后说“及下船,舟子喃喃曰”可见船上至少有两个人,那作者为什么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呢?

  答:舟中真正看雪的是张岱自己,舟子是划船的,不是看雪的。童子是陪主人去赏雪的,自己没有看雪的兴致。所以张岱是自己一个人“独”去赏雪。

  (2)第一部分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8、重点赏析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提问:(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叠用三个“与”字,有何表达效果?此句是从什么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答:叠用三个与字,从上至下连为一体,生动 地写出天空、云层、山脉和湖水之间白茫茫难辨的景象。

  角度:湖心亭全景。

  (2)“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要不要改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此句是从什么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答:不要。因为这样更好的表现了朦胧的意境。突出景物的渺小。

  角度:景物特写。

  (3)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作者写景采用白描的写作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不作丝毫的修饰,而是朴素的再现,宛如中国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将事物的神韵展现了出来。

  (导学案)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表达情感:作者是一个超凡脱俗,孤高自傲的文人雅士。课文表达了痴迷于山水之乐和淡淡的愁绪。

  9、品“痴”

  提问:舟子对作者的评价是哪个字?作者的“痴”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痴。表现在三个方面:痴行:独往湖心亭看雪。痴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情:痴迷于故国的思想感情,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不仕)

  (引导学生在原文中找到答案,得出以上结论。)

  10、主旨

  《湖心亭看雪》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达他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11、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课外搜集描写西湖的诗文,并互相交流。

教学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历史小论文写作水平不高。上学本班学生历史期末测试成绩平均分为89.88,合格率为98.40%,优秀率为57.14%.高于整个初二年级平均水平。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是四十分种,再除去两分种准备时间,实际只有四十二分钟。我打算将课堂内的四十二分钟分成三份:前五到革分种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中间二十五分钟教学新课;后十分钟练习巩固。

  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上一个学期,我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做得不够好,本学期我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积极参加隆回县教研室历史组、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6、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7、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8、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0xx年春八年级历史《教学进度表》

  周次

  月日

  计划进度

  备注

  一

  2.25—2.29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二

  3.3—3.7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三

  3.10—3.14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四

  3.17—3.21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五

  3.24—3.28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六

  3.31—4.4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七

  4.7—4.11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八

  4.14—4.18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九

  4.21—4.25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

  4.28—5.2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

  十一

  5.5—5.9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

  十二

  5.12—5.16

  第五单元国防的建设与外交成就

  十三

  5.19—5.23

  段考

  十四

  5.26—5.30

  第五单元国防的建设与外交成就

  十五

  6.2—6.6

  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十六

  6.9—6.13

  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十七

  6.16—6.20

  第七单元社会生活

  十八

  6.23—6.27

  期末复习

  十九

  6.30—7.5

  期考

【【精品】教学计划合集七篇】相关文章:

1.【精品】心情日记合集七篇

2.【精品】一年级教学教学计划合集七篇

3.【精品】教学计划集合七篇

4.【精品】教学计划七篇

5.【精品】学期教学计划汇总七篇

6.【精品】读书活动总结合集七篇

7.【精品】毕业实习报告合集七篇

8.【精品】毕业自我鉴定合集七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96796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