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读后感的写作技巧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技巧

  导语: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接下来小编整理了读后感的写作技巧,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一、文题

  阅读《对陌生人的责任》(见《作文通讯·阅读》2005年4期),写一篇读后感,字数1000以下。

  二、构思之道

  读后感的第一步是研读原作,读出感想来,第二步是根据此类文体的要求写作的。读后感最基本的形式是引、议、联、结。

  (一)引,即引进原作主要内容,同时要突出你想要阐发的重点,不必面面俱到。

  (二)议,即根据原作内容进行议论,得出一个见解来。这个见解要准确深刻,如能新颖则更佳。这可算是一个关键,若见解陈腐,则文章必然失败。为了使见解深刻、新颖,需注意作品涉及到的每一个人物,事件的每一个环节。

  以《对陌生人的责任》为例,涉及的人物有我、女儿、邻居,事件是万圣节去邻居家索要糖果,结果是作者产生了感受,发出议论。因此本文除了人物、事件可供研究外,作者的思想也是引发我们产生感想的材料。

  读后感可以离开作品的中心思想,而只抓住作品的某一点延伸开去,进行议论。如从“女儿”的这一番经历,我们可以产生羡慕美国的儿童,羡慕他们能得到陌生人的爱。

  (三)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联系实际,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书中(包括虚构作品)中的情况;可以是相同、相反的情况,或者是相关的情况。联系到中国人的“防人之心不可无,是相反情况;联系到那一扇“门”,可经是阻隔的,也可以是打开的,与外界沟通的,这是相关。

  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最常见的是比较分析(含对比)、因果分析和条件分析。把中西人对待陌生的.态度进行比较,再进行因果分析,则易使文章深刻。或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或看出中国人生存环境不如美国(因果),或看出是“中国人”“言而无信”,所以总提防别人(因果);或看出陌生人的爱是值得提倡的,但在当代中国还不实际。

  (四)结,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结论。

  1、文章开头需吸引人,不妨用如下方法:

  (1)劈头一问,巧设悬念。此法于本文最宜。“夜晚,一个陌生在敲响你家的门,你将如何?”与开头总体介绍的方法相比,更有吸引力。

  (2)突兀而起,石破天惊。开头作惊人之论,发前人未发之言。如“中国人最大的缺点之一是言行不一致”,这一句突如其来,使人欲罢不能,只能读下去。

  (3)托物起兴,引入正题。信任陌生人,接受陌生的爱,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值得讴歌。这样,可以在开头描写一个美好的景物,然后过渡到信任陌生人,接受陌生人的爱的中心上,使文章不但具有思想力量,还有美的意象烘托。

  (4)引用诗词、俗语等巧妙导入。引用诗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之类的语句,使文章显得有文采。

  2、结尾。

  结尾是根据分析部分产生的,一般由上文自然延伸。如对中、美儿童的幸福感进行对比分析后,自然会得出结论:或羡慕或反思,或提出建议,或抒发感情。还可以用如下方法:

  (1)用排比句、对偶句等句子,增加文采,增加表现力。

  (2)意味深长。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给读者思考的空间。

  五、谨防失误

  1. 与文学评论不同,读后感要把话题引向文章之外。紧紧地扣住原文不住,评价、分析其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内容,不是读后感,而是文学评论。读后感要联系实际,并以这个“实际”为中心展开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2. 引述原文主要内容,一是要抓住要点,不可事无巨细,都详细写之。这就要同学们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否则,引述原作就用好几百字,这文章就没法写了。

  3. 读后感要脱离原作,但也不能与原作无干。有关分析,均由原作而产生,是原作中提及的。如“中国人言行不一”,这不是本文的中心,但文中提到了,可以作为“感”的内容;但如果谈“理想主义”,则与本文牛马不相及了。

  六、延伸训练

  1. 阅读余光中《乡愁》,写一篇读后感。提示:联系实际等等。

  2. 阅读刘亮程《向着一朵花微笑》,写一篇读后感。提示:文章向我们昭示了一种生活态度。联系我们的实际,联系许多人在逆境中成长的实际,会有许多感想。

【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技巧】相关文章:

1.关于写人作文的写作技巧

2.关于信息的写作技巧

3.关于案例的写作技巧

4.有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技巧

5.小学读后感写作技巧

6.读后感开头的写作技巧

7.有关读后感的写作技巧

8.读后感作文写作技巧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00455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