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活》读后感(3)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活》读后感8

  上帝不需要你成功,他需要你去尝试,所以看完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在以后得工作生活中多去尝试一些事,有时逼自己干一些不情愿或者不擅长抑或感兴趣的事,刚开始可能你会出现焦虑、煎熬、痛苦,但是慢慢的你会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甚至会享受其中。即便是失败了,也无所谓,因为你没有遗憾,你可以朝下一个目标前进。

  什么样得工作会让你有价值,有意义,有成就感?什么样的生活是你想要的?这些都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的想想,价格与价值不一样,我们要活的有价值,而不是社会给予给我们的价格标签。

  计划好做,可是坚持执行计划却是很难的,冲动的时候不要给自己定计划,一定要想好后再去做计划,有弹性的去执行,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生活往往会有很多变数,正所谓计划不如变化快,所以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对待任何事,成功或者失败都可以看的淡一些,因为我们最终还是要好好的活着。

  希望自己可以一点一点的变成自己想成为得人,而不是别人评价中的人,学会自爱,不为不值得事焦虑,好好生活着,没有low的生活,只有很low得活法。

《活》读后感9

  首先在这里感谢一下老师,给我们家长推荐了一本培养和教育孩子的科教书,对于刚升入2年级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带着一丝兴奋,很快找到了这本书,通篇快速的看了一下,里面都是一些比较成功的案例,心情是比较复杂的,既开心又惭愧,开心的是所有能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都有能应对解决的方法,惭愧的是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事情,作为家长我们的处理方法是多么的无力和苍白。心情很忐忑,感觉之前的教育方法很愚蠢很无知。

  我是李妍诺的父亲,以前孩子的学习我是基本不过问的,都是孩子妈妈负责的,孩子的一些学习方法和习惯我其实是一直看在眼里的,只是觉得孩子还小,很多不对的行为,我都归根于她年纪小,大脑发育不完全,以后会自己改善,包括妈妈的教育方法,有优点有缺点,其中,我没有充当起教育孩子的角色,这个首先就是完全错误的,书上也说了,父亲在教育孩子中充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带有绝对的性格色彩的,往往一个男性会比女性更有说服力,当然还是要讲究教育方法的,以往我们都是比较急性子的,真的和书里说的一样,对孩子大喊大叫,甚至动了手,直到今天看来,那些方法还真行不通,因为粗心,懒散,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都没有改正过来,是我们方法用的不对,教育孩子,要把自己融入孩子的思想里去,而不是以一个大人的身份,对孩子进行呼哧,对他的学习和性格要引导和耐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症下药,以后无论多忙,都要多花点时间多陪陪孩子,参照书上的方法纠正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问题,培养出他对学习的信心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读后感10

  见到这个题目,你们可能会心惊胆战,活吞毒蛇的人,听起来,就让人感觉到不舒服,而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人。

  一个名叫李韦心的人,他就是活吞毒蛇的人。他的父亲是捕蛇高手,他在7岁的时候,看到毒蛇不害怕,还挺有意思,就和毒蛇玩起来,玩着玩着,就把一条毒蛇吞了下去,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不觉得难受,反而很舒服,从此他经常吞毒蛇、蜈蚣等剧毒动物。

  他除了吞毒蛇外,还有拿手好戏,让一条手指粗的毒蛇穿过鼻孔,然后从自己张开的口中爬出来,这种表演,让观众惊叹不已。

  专家对李韦心的血液进行化验,结果并没有发现异常,但他的胃却比正常人的胃大三分之一。他不能吃鸡肉,一吃鸡肉就反胃;他不能喝糖水,只要喝一小口,就会呕吐不止。可如果长时间不吞毒蛇,就会感到全身无力;如果吞的是无毒蛇,也会感到胃胀不舒服,好像不消化似的。

  活吞毒蛇的人不止李韦心一个,山西省什贴村的一个农民叫孙庆顺,他也爱吃毒蛇,还喜欢吃蝎子。多年来,他先后吃了800条毒蛇,长的达2米,短的也有30厘米。现在的他已经是70岁了,但身体依然强健,耳聪目明,精神矍铄。

  这两个活吞毒蛇的人实在是太可怕了,尤其是孙庆顺,一些蛇见到他,就盘起来,非常听话,任由他摆布。他们这种奇特的嗜好,专家们还没有研究出来。如果是我们见到毒蛇的话,都会退后三尺,而他们则不害怕,活吞毒蛇,真勇敢。但是,我建议我们小孩子们不要模仿他们,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昨天,我看到电视新闻中说起一个美国中学生,从电脑中看到有“用火烧身”的一个节目,他就在家里模仿,最后导致他身体中有90%烧伤,给他一生带来了痛苦。

  总之,我们见到有绝活的人,千万不要模仿,因为他们都是经过训练的。如果我们模仿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活》读后感】相关文章:

1.《活殇》读后感

2.活,活,我要活小学作文

3.自己活,也要让别人活情感美文

4.何谓活好美文

5.带有“活”字的成语

6.生吞活夺的成语

7.何谓活好的美文

8.活给谁看美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07204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