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教学计划(3)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计划 篇6

  一、单元教育内容的地位、知识结构前后联系

  第一章、是经过查询和查询,了解生物差异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以及我们身边的生物;第二章经过较多的科学探求活动,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联系,开始认识生态系统,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切生物的家乡,认识到保护生物圈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初中生物教育计划。当今社会,因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圈的改变也极大地影响着人类日子,重视人类与天然的调和发展,重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要了解生物圈。

  本教材突出人与生物圈的联系,从生物圈的角度介绍人和其他生物,先让学生对生物圈有一个归纳了解,便于后续内容的学习。

二、教育目的与要教求

  1、认识到生物具有差异与非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类型,了解生物圈是一切生物一起的家乡。

  2、测验查询、查询以及材料分析的基本办法,体会科学探求的一般进程,测验在科学探求中操控变量和规划对照试验以及丈量和处理数据的办法,开始养成探求的思维习惯。

  3、开始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追求人与天然调和发展的观念。

三、要点和难点

  1、可以说明生物具有的一起特征,查询的一般办法,学会做查询记录。

  2、开始培育学生的查询的才能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才能。

  3、生物圈是一切生物的一起家乡应当爱护这个家。

  4、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的因素,体会探求的一般进程,学习操控试验变量和规划对照试验。

  5、在教育中引导学生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6、生态系统的组成

  7、培育搜集和分析材料,合作和交流的才能,使学生可以从日子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培育学生科学探求精力。

四、课时组织

  第一章一节1课时, 第二节2课时

  第二章第一节1课时 第二节2课时 三节2课时 第四节2课时 第五节1课时。

  五、教育措施和计划

  1、创设情境,激起学习兴趣

  2、组织好学生进行探求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3、学习和使用现代教育手法和技能并运用到课堂教育中,提高课时功率和教育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规划好教案,写好教育反思。

  4、鼓励学生自己查询、考虑、发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求性计划的规划和实施。

  5、教育中要注意合理挑选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育手法的使用,工作计划《初中生物教育计划》。

  6、要注意对学生归纳才能的培育。

  7、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对症下药,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育方针、内容和点评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计划 篇7

  (一)教学方面:

  (1)组织全备课组教师积极学习高中新课程改革理论,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

  (2)全备课组统一课程进度、统一重点和难点、统一作业、讲义、讲评。

  (3)加强教学的六“认真”的教育,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多关注学生的思想波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材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细化教学目标、细化学习任务来克服学生的懈怠,第二堂课前花5分钟时间进行检测,不过关则重背。做到知识的点点清、周周清。

  (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业务指导,使我组青年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走上一条老中青相结合、传帮带相结合的良性发展轨道。对于青年教师的备课笔记、听课笔记、学生作业批改、等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加强听课并及时交流反馈。

  (5)建立健全中心发言人制度。每次备课组活动预先指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应精心备会,形成书面材料。内容包括一周教学的主干知识分析、易混易错知识区分、涉及的典型高考试题分析、以及上周学生主要错题总结等。

  (6)开好公开课、观摩课和研究课。本学期将围绕高中新课改最新精神,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的政治课课改工作,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业绩接受家长和社会对我们的检验。

  (7)具体教学进度

  第一周讲评摸底考试试卷、经济学二课二节及作业讲评

  第二周——第五周哲学第五课、经济学三课一节三框及作业讲评、三月月考

  第六周——第十周哲学第八课、经济学三课二节及作业讲评、半期考试

  第十一周——第十五周哲学第六课、经济学四课一节二框及作业讲评、五月月考

  第十六周——第二十周哲学第七课、经济学四课二节一框及作业讲评、半期考试

(二)研究性学习:

  (1)加强理论学习。组织组内教师学习《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从思想上充分领悟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并且就校本课程的开发等理论进行专题的研讨。

  (2)加强实践指导,确定研究课题。本学期我们继续在高二年级开设《生活中的哲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三)科研方面:

  (1)加强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的培养。目前主要是结合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最新精神,提高组内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

  (2)这期完成饶玉平老师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技术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的课题的结题。目前主要是在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深提升展课件制作、网页制作等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初步探索在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丰富课题研究的成果。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评比,争取取得较好成绩。今年我组将积极动员组内教师搞好平时的教育教学论文和课件制作,同时积极推荐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参加各级各类评比,争取在比赛中取得佳绩。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49972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