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学期教学计划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实用】学期教学计划汇编五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那么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的真正价值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期教学计划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期教学计划 篇1

  教学课题:高中生地理素养教育。地理学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地理知识涉及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旅游业等各行各业;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方方面面的人地关系;地理学科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知识密切相关。

  教学目的:构建有效课堂,做好初、高中地理学习的衔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即将上理科的高一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了解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使即将上文科的高一学生,产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掌握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为高考打下较好的基础,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问题的提出:①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社会生活的需要

  ③课改的需要

  ④高考的需要

  ⑤教学课时限制

  ⑥基于对学生现状分析(理科生:无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无所事事或做其他课作业,浪费地理课堂时间;文科生:高一上册教材难度大,初中基础知识欠缺,教学课时有限,教师知识点不能讲深讲透,学生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分文理课后,打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课时:共20节课(5×4)

  教学内容:初、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关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关地理的人口观、资源观、价值观、环境观等地理素养。

  教学用具:挂图、地理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式:以“讲座形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范例教学”和“活动课教学”为主要模式,师生互动,着力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构建有效课堂。

  教学难点: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课件的制作、学生活动的组织等。

  作业布置:有关的读图、填图、绘图作业;课堂地理知识竞赛;办一期报纸(学校展示);制作PPT幻灯片(课堂或上传一中贴吧、网上展示);撰写地理小论文(参加全国地理小博士竞赛)等。

  备注:⑴每位老师负责5--6个专题(见附录)

  ⑵做到组内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教案、统一作业。

  ⑶每周集体备课时间,提前一周研究下周内容(星期三:讨论初稿,星期五:定稿)

  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课时及负责人

  内 容

  负责人及主要内容

  第1周

  高一新生入学地理摸底测试

  陶 梅(准备测试题,主要是初中基础知识)

  第2周

  如何上好高中第一课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3周

  放

  眼

  世

  界

  人类认识的宇宙 基础知识(一)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4周

  人类认识的宇宙 有关视频(二)

  陶 梅、雷卫伟、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5周

  地球的圈层结构、世界地图基础知识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世界地理填充图、主要国家轮廓图)

  第6周

  地球面貌的形成与地质作用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7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8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世界(一)

  课件:美国(陶)、英国(余)、埃及(雷)

  第9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世界(二)

  7个学生在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讲1个国家),其他学生办报或做ppt在橱窗或网上交流

  第10周

  期中考试

  陶 梅(准备测试题)

  第11周

  胸

  怀

  祖

  国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

  陶 梅(中国政区填充图、中国地形填充图等)

  第12周

  中国政区图

  拼图竞赛(剪图、多媒体课件游戏等)

  第13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中国(一)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中国或北京、湖北概况等)

  第14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中国(二)

  课件:7个学生在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综合讲1个省区或某1方面与地理有关的知识,其他学生办报或做ppt在橱窗和网上交流)

  第15周

  我爱

  我家

  “汽车城”——十堰市基本概况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16周

  生

  活

  中

  的

  地

  理

  地球地图基础知识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时区、日界线、方向的判断等)

  第17周

  衣、食、住、行与地理

  雷卫伟(衣、食、住)、陶梅(旅游)

  第18周

  自然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资源分类及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等)

  第19周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分布及防御等。气象灾害如台风等,地质灾害如地震等,环境问题如“ 温室效应”、水污染、生物入侵、物种灭绝等)

  第20周

  地理知识竞赛

  世界真奇妙

  世界、中国地理知识

  陶 梅、雷卫伟、余小云 (竞赛试题--包括必答、抢答、连问、风险4种题型)、主持人(学生)、分组若干

学期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创建常熟市常规管理示范完小为抓手,以“课改实验要有新进展,课题研究要有新成果,质量管理要有新举措,队伍建设要有新效能”为工作思路,强化各项工作目标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同心协力,为促进学校内涵的提升、教师的成长和学生持续、全面、和谐地发展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要点

  (一)不断提高课改实验践行水平,强势推进课程改革

  1.坚持全员全程培训,提高实验新起点。

  定期分层分学科开展培训,通过“课改沙龙”、“课例展示”、“教学问题会诊”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过程培训。非课改年级要继续开展教材跟读活动,让全体教师参与课改,真正成为课程实施的主人。

  2.加强教学科研工作,实现课题立项。

  继续做好上学期两个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学习过程个性化研究的课题方案》和《小学语文学科开放式教学实践的课题方案》的申报准备工作,确保两个课题的顺利立项。

  同时继续以中心校省级课题《和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和苏州市级立项课题《新课程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等课题为抓手,重点研究课堂教学并落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如有效上课、在校时间、课堂教学有效作业量,测验考试等环节的研究。全面深刻细致地领会课程标准的`精髓与要求,恰当地把握教学目标,恰当地把握体验与感悟的程度与要求,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深入浅出,处理好教材,处理好“课前预设与课中动态生成的关系”。

  继续试用教研室制订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做到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并重,保证教学行为改革和教学效果的统一。

  要进一步扩大参与面,重视研究过程,重视成功经验的总结。

  (二)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牢固确立教学质量的中心地位,咬住目标不放松。一着不让做好以备课上课为重点的“六认真”工作,重视各个环节中的每个细节,严格执行好教学常规,做好各自工作,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出贡献。

  1.全方位执行好课程方案,规范教学秩序。我们要开齐课程并上足上好,尤其是要抓好薄弱课程的实施水平。

  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有配套的活动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继续在中高年级进行数学兴趣培养与实践,设立奥数练习本。继续指导全体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坚持做好中高年级的日记写作练习(鼓励二年级进行说话写话练习),设立日记与摘抄本(写话与摘抄本)。并逐步形成且强化为我校教学特色。从每学期第三周开始,至期末前一周结束。

  健康教育每周半课时含在体育课中。复习时间本学期均为一周,严格执行好“三表”。

  2.认真做好“六认真”工作,规范教学常规

  ①认真备好每节课。备课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各位教师要努力做有思想的备课者,设计有创意的教案。要在大备课观的指导下准备教案。提倡集体备课,优化教案,通过一定数量的集体备课,进行全员的交流研讨,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倡导独立备课、个性化备课,本学期备课教案除信息技术外,提倡手写。新上岗和新换岗的教师必须备详案。教导处、教研组做到期初查计划,平时查质量,期末进行综合评估。

  ②认真上好每堂课。提高每堂家常课40分钟的效率。增强时间观念,做到课前准备充分,预备铃响前能到岗,一上课就进入学习情景。课堂教学追求简约之美,做到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教学媒介简单,要充分利用好传统教学手段如卡片、小黑板、图片,同时积极使用电教多媒体,加大教学信息量。教学用语简要。

  上课要精讲多练,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将更多的时间给予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促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倡导教后反思,写教后感,反观教学实践,在反思中感悟新意。

  ③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重申统一作业设置,要求另发。作业封面项目章打印齐全。认真布置与批改作业。提倡作业的活动性、弹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训练的效率。课内外练习要精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要合理搭配。批改要及时、认真,做到有布置必批改,有批改必评讲,有错误必纠正。大作文眉批总批每次不少于四分之一以上,批改应以鼓励为主。

  ④认真辅导学生。做好提优拉差工作。对优等生,开小灶;对后进生要树立“不让一个掉队”的思想。辅导帮扶一定要有爱心、耐心、恒心。课上要关心后进生的课堂参与,让他们优先板演、优先提问,优先面批。关心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发挥班干部小助手作用,采取“一盯一”“一帮一”结对子的办法。发挥家长督促配合作用。

  ⑤认真进行成绩考核与评定。教导处抓好平时调测和期末大考的组织工作,重视语文、英语口试考核,重视小学科的考查考核工作等。

  ⑥强化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各学科的教学质量,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科成绩。

  3.加强教研组建设,提升教研组活动水平

  教研组工作与教学质量休戚相关,要加强教研组工作,提升教研组活动水平。

  活动组织与时间。

  各教研组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吃透课程标准新理念。引导教师自觉学习教育刊物上有关课改的经验,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增强争先创优的意识。要以理论学习为先导,课题研究为中心,骨干为依靠,努力使教研组成为学习型组织。

  积极研究校本教研活动,力争形成浓厚的校本研究氛围。开展人人上好一节实践课活动,要合理安排好教研活动,以上课、研课为主要形式,以问题为核心,以带着问题实践—反馈—调整—再实践为基本模式,创出学校校本教研特色。教研活动要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

  成为互相学习合作的团队。发挥教学能手作用,关心新教师培养,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创出互帮互学共同成长的团体。本学期徐娟和朱妙英老师拜师结对。

  重视资料建设。有计划,有总结,有每次活动记录,尤其要记好教研组工作手册上的每一项内容。

  (三)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学实力

  1.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希望有更多的教师参加大专函授和本科函授,不断提高我校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水平。

  2.积极做好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

  继续开展青年教师跟踪培养活动,并采取“结对子”、“夯底子”、“搭台子”、“压担子”等办法,为他们的成长和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建立青年教师业务考核制度,实施青年教师“八个一”要求:即树立一个良好的师德形象,参与一个课题研究,写好一份有创意的教案,上好一节跟踪实践课,管好一个班级,读好一本专著,发表一篇论文。

  3.加强校际联谊活动,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办法。继续开展借班上课活动,锤炼基本功,尽可以多地安排教师外出听课,积极倡导老师听课回来撰写听课体会、上汇报课等。

  4.加强业务学习,采取自学与集中相结合办法。

  5.上课、说课、评课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师们的上课、说课、评课的能力。

  6.积极撰写论文、教育随笔、教学日记、教学案例等,促进广大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结合公开课等每学期写好一篇教学案例、反思或教学故事。

  7.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和课件制作竞赛活动,努力提高信息技术运用水平。

  (四)发展学生个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要抓住各级各类竞赛活动,积极做好辅导工作。要不放弃一切比赛机会,做到有赛必参与,参赛争赛誉。为发展学生个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而奋斗。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51559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