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数学教学计划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精品】数学教学计划合集五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将带着新的期许奔赴下一个挑战,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但是教学计划要写什么内容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教学计划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工作目标】

  1、进一步学习和贯彻“新课程标准”,深入教改实验,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以校本教研促教师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积极开展新教材及国标本实验教材研究工作,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

  3、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工作重点】

  1、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贯彻并落实教学“六认真”。深入教改实验,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规范教育常规,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组织学习“新标准”,发挥备课组的群体教研作用,以备课组或年级段开展教研活动,上好教研课。开展以“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为课程的教学研究。准确把握小学数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基本理念及目标任务。

  3、强化课堂教学,年级组统一教学进度,组织好各项质量检测和竞赛活动争取再上新台阶。

【工作措施】

  一、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1、认真学习新标准,严格执行新标准的指导思想。

  2、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转换教师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扩大学生信息交流面,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信息交流面要达100%,培养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针对一年级新生的特征,加强入学常规教育,规范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必须加强对小学数学新教材的深入研究,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对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认真分析数学内容、目标、重难点,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

  二、强化常规管理,优化集体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为落实“教学六认真”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提出了教学常规工作“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三、教师间相互学艺研讨。

  本学期,老师要上一节优质公开教学,加强教学交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竞赛及论文交流活动。每人上交一篇论文。

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集体备课研究为重点,深入开展教法和学法的研究,用创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通过落实教学常规,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总结新课程改革中形成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为把本教研组建设成为一支强有力的队伍,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组的实际,特制定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计划。

二、工作任务和目标

  1.按时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

  2.写够教案节数,数学组每人要写54节。

  3.认真上好一节公开课。

  5.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要听课12节以上,组长要听15节以上。全教研组要集中评课三次以上(每个年级集中评一次),各备课组上完公开课后自行评课,要求每位教师踊跃发言,并做好记录。

  6.积极参加校内优质课比赛,争取在县获得名次,推荐王英红老师代表本组参赛。

  7. 严格落实数学教学常规,力争今年本组中考成绩进入六校联赛期考成绩再上新台阶。

  8.力争本学期评上“优秀教研组”。

三、工作要求和措施

(一) 抓好教学常规的实施

  1.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研究新课标、新教材。要求每位教师了解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特别要了解所教阶段的全部知识、重点、难点及处理措施。

  2. 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杜绝无教案上课,杜绝准备不充分,仓

  促上阵。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

  3. 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4. 批改好每一次作业, 按时检验学习成果,做到单元测验的有效、及时, 对典型错误利用学生想马上知道答案的心理立即点评。

  5. 加强培优补差工作,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6.在期末前两周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七、八年级数学期考模拟考,七年级由覃拥华老师命题,八年级由刘薇薇老师命题。

  7.每位教师要积极观看教学录像,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希望全组教师积极行动起来,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为把我们数学组建设成为优秀的教研组而共同努力!

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班级情况分析:

  1、学习习惯和兴趣

  四年级学生基础较好。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高。但仍有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除法;二、角;三、混合运算;四、平行和相交;五、观察物体;六、运算律;七、解决问题的策略;八、统计与可能性;九、认数;十、使用计算器;十一、整理与复习。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和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较大的数,在理解大数目的意义、利用大数目进行表达和交流、把大数目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估算和估计实际问题的结果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数感;

  (2)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运算顺序、运算律,以及用图形、字母表示运算律的活动过程,发展初步的符号感,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3)在认识射线和直线,进行几何体与视图相互转换,研究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以及周角间的大小关系,体会直线间的位置关系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4)、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的技能。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根据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设计简单的游戏。

  2、能力目标:

  (1)能在教材提供的现实情境中看到数学内容,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2)能通过两步计算或综合算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逐步养成计算后回答问题的习惯;

  (3)能找到生活中应用两点一条直线的例子和应用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例子;能应用两点间线段最短,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中获得有用的数据信息,能读懂媒体呈现的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5)能通过修改和重新设计游戏规则,实现游戏的公平;

  (6)能主动与同学合作开展学习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思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体验。

  (7)在教师的`组织下反思自己的学习,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会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

  (1)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想象和事物产生好奇心;

  (2)在学习过程中能质疑问难,逐步形成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态度,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

  (3)经过自己的努力,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4)从教科书中的"你知道吗"栏目和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感受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体会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三、本册教材重、难点:

  教材重点: 除法、角、混合运算、平行和相交、运算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和可能性、认数。

  教材难点: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教学措施:

  1、适当加强口算的教学。

  2、合理安排,提高应用题教学的质量。

  3、加强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

  4、通过直观和操作教学概念和法则。

  5、加强对学生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五、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 课时

  除法 13课时

  角 7课时

  混合运算 8课时

  平行和相交 5课时

  找规律 4课时

  观察物体 4课时

  期中考试 2课时

  运算律&n

  bsp; 7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 4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 6课时

  认数 8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 5课时

  整理与复习 6课时

  加机动课时10课时共89课时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53281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