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数学教学计划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必备】数学教学计划汇总7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向我们走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好的教学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学计划7篇,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教学内客:

  九年义务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第六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在以前学习上下左右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主动构建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能够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周围事物的方位。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目标,学会合作交流中学习。经历辨别方向和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的体验,学会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道德体验。

  教学重难点:学会利用一定的参照物识别东、西、南、北4个不同的方向。

教学准备:

  1.实物:东西南北的方位标,太阳的图片、导游牌等。

  2.CAI:学校的平面图:大操场、教学楼、蘑菇亭、篮球场。

  生活中怎样辨认方向。(几幅图)

  芜湖步行街部分景图。(麦当劳、肯德基、鸠鹚广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的手拉手学校和平乡先进小学的同学们将到我们学校参观,还要在我们的步行街玩一玩。

  1.师:大队部将招聘部分同学作为小导游带领他们参观,你们想报名参加吗?

  2.问:怎样才能准确找到想游览的景点的位置呢?

  师:看来认清方向。会看地图是本次竞选小导游的重要条件。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方向。【板书课题:认识方向】

二、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方向的用途

  问:你会认方向吗?你们都有哪些辩认方向的好办法?

  师:同学们,你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我在网上也找到了一些资料,想看看吗?(出示司南、树林、动物图片)教师作简单的介绍。

三、认识东、南、西、北4个方向

  1.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利用太阳来辩认方向。看着大屏幕(课件演示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板书:东]

  问:我们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什么方向呢?

  3.师:这儿有一些小动物,他们迷了路,你们能帮他们找到回家的路吗?请贴在教室相应的墙壁上。

  4.师:你知道吗,我们的地球绕着太阳旋转,到了下午的时候,面向太阳,我们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

  闭上眼睛,我说出方向请用手指出相应的方向。

  5.游戏:找礼物。

  请几位学生从座位出发,按照师所说的路线找到各自的礼物。

四、模拟招聘:

  1.师:课前我说了关于招聘小导游的事,你们想不想报名参加?现在我们就来一次模拟招聘,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是评委,如果他们的表现非常好,就请为他们鼓鼓掌。

  问:谁愿意第一个来试一试?(课件)

  问:还有谁想试一试?

  2.(课件)师:这是我们学校的平面图,这可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这是教学辅助楼,这是我们的船形教学楼和操场。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

  3.问:蘑菇亭在教学辅助楼的哪一面?蘑菇亭在船形教学楼的哪一面?蘑菇亭在操场的哪一面?

  师:通过刚才的介绍你们发现了什么?

五、小结:

  问:你们这节课有了什么收获?

六、作业:

  和平乡先进小学的同学们想去在我们的步行街玩一玩,请你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为小客人设计从坞鹚广场到步行街的游玩路线。

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主要内容包括“分式” “ 函数及其图象”“全等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共五章,各章都力图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将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呈现给同学们。

  2、过程与方法:

  [1] 经历“观察————探索————猜测————证明”的学习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2] 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二、内容分析

  第十七章 分式是是代数式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及约分、通分等变形,是全章的理论基础,分式的加、减、乘、除及乘方运算,是全章的重点内容,分式方程的概念,主要涉及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时,应用化归思想,并且要注意检验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本章应尽可能采用类比方法学习,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十八章 函数及其图象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第十九章 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二十章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将在上册学习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图形的变换探索发现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合理运用几何证明所得数学结论,努力实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有机结合。

  第二十一章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是在前几册统计与概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选用合适统计图表,进行数据整理,清晰而又准确地表示所收集的数据,同时通过情境引入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以及方差、极差与标准差,较为正确地比较所得数据,使学生掌握分析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

  三、采取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四、课时安排

  第17章 分式 10课时

  第18章 函数及其图象 16课时

  第19章全等三角形 16课时

  第20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2课时

  第21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14课时

  课题学习 4课时

  小结与复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53282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