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数学教研组长发言稿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数学教研组长发言稿范文(精选7篇)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发言稿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好的发言稿可以引导听众,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演讲的内容。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发言稿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教研组长发言稿范文(精选7篇),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教研组长发言稿1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在教研活动开始之前,我想代表我们组的全体数学教师说两句。

  其实,咱们学校的各个教研组在教研方面都各有特色,各有风格,各有所长。今天我们组的教研活动不敢称之为展示,只能说这是一次常态的教研活动吧!

  积极进取,求真务实是我组一直以来的工作作风。本着这个原则,我们愿将一次朴朴实实、原汁原味的教研活动呈现给大家。不求形式多样,但求扎实有效;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亮点凸显。希望我们的这次教研活动能给大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下面,经安中学数学组教研活动正式开始。

  首先请各位老师来看大屏幕,对于去括号我想大家并不陌生,那么下面先请大家完成一组题目,谁愿意回答请举手,四个题目完成后,追问回答的老师:你是如何去括号的?依据了什么?

  大家看似简单的问题,对于我们七年级学生而言并不是那么容易今年我校又组织了教师素质大赛,经数学组全体教师商定,我们七年级三位数学老师对《去括号》这节课进行同课异构,《去括号》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展开研究的,本节课的学习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本章的一个难点,我们可以看一下教材内容的电子版,教材章前引言的问题(3)引入的,这个问题是根据时间和速度来计算路程,列出带有括号的式子,接下来就是需要对该式子去括号化简,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内容,三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设计了不同风格的教学设计,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三种设计:

  三种设计方案最大的不同之处主要是“新知探究”环节,为了方便对比,我将三节课在探究环节印了一份材料,大家可以看投影也可以看手中的材料,首先我们先来看于老师的设计:她从学生最熟悉的数开始探究,利用数式同性,将数变成字母,从括号前是正号到括号前是负号,一步一步,环环相扣,为学生探究去括号法则和符号变化规律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接着大家看到的是秋玲老师的设计:她主要是利用乘法分配律从括号前是正负1的情况开始探究先得到这种情况下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的符号变化规律,然后进而探究括号前是正因数和负因数的情况,由易到难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后一个设计是我的设计:通过学生对数的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师将数转化为字母,通过类比教学由学生去交流讨论去括号前后项数的变化以及各项符号的变化。

  正是由于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设计,才使的我们的课堂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三位教师讲完课,我们在这三个半进行了一次考察,测验主要包含10各小题,每题10分,我们将这次的成绩计表也给大家出示一下,通过数据我们进行了思考,我想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学设计的不同,因此我们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定位《同课异构,精彩纷呈——议代数法则课的有效设计》,接下来进入第二个环节:课堂诊断、问题深究,结合三位教师的课堂实际以及不同的教学设计,请组内教师从不同的维度去分析诊断我们的课例设计上存在的问题,首先请爱军老师发言。

  爱军老师从课堂导入环节谈了谈自己的看法以及解决策略,接下来请宝印老师从课堂探究环节来进行诊断。

  小明老师又不同于前面两位老师的看法,下面我们听一听她的看法。

  组内教师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对三节课进行评课诊断,每个人的课堂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它是真实的,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通过我们的思维碰撞,相互讨论,我们数学课中像这种法则课如何设计才更有效呢?下面由我们组的薛淑娜老师来这么短的时间,大家畅所欲言,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碰撞出了许多智慧的火花,在以后的数学课的法则课例中我们要践行有效的教学理念,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这样我们,我们的教会越来越轻松,学生也会越学越快乐!

  好!今天的教研活动到此结束!

  数学教研组长发言稿2

  在全市进行的有效课堂教学探索中,我校与时俱进,以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为切入点,全面拉开课堂教学改革的序幕。我们数学教研组围绕校园课改的总体目标提出了“以生为本,根植课堂,强师为基,优化教研”的宗旨;并以“案例分析、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示范、教学理论学习”为主要途径,全面开始了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向各位同仁做如下汇报。希望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

一、深入学习新课改理念,不断提升思想意识,扎实稳步的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我们深深知道不进行课改,就没有出路。所以全组教师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不断学习新课标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时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争先恐后的参加校园组织的各种教研教学活动。多次“走出去”参观学习,借鉴其他校园的先进经验。如我们去邯郸十一中、武安市二中、实验、五中等校园学习。回来以后我组成员认真分析这些校园成功的教学经验,并且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借鉴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只靠一味的照搬和模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全组成员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认为只有立足我校现状,不断挖掘潜力,寻找一条适合我校校情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彻底扭转学生

  被动学习的情况,让学生乐学,善学,享受到在知识海洋中遨游的快乐。

  另外为了更好的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效果,我组加强了集体备课和教研学习,通过集体备课和学习,切实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经过全组齐心协力的努力和攻克难关的勇气,我们终于摸索出一套适合我们团中实用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利用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在上学期我们以听、说、评课为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式,在听评课中主要关注老师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教材重点、分散教学难点的思路与措施;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与技巧;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如何在课堂中拓展和延伸知识,起到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效果;如何在课堂中扩大学生的参与度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总结出了“4+1”数学教学模式。所谓的“4”就是“创境导学——引导探究——训练与展示——小结测评”,四个环节;“1”就是指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知识的点拨和提升。

  创境导学:

  1、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布置学生的自学内容。或是书本知识点,或是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能吃透大纲,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提出的问题既要有针对性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知识要点,为下一环节做好充分准备。

  2、针对问题老师给学生创设情景。也就是说为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自学任务,教师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融入到问题中。

  引导探究: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始互助解决问题,同时对有能力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独立解决问题,并对现有知识进行拓展和提升,以到达让所有学生学有所获得目的。

  训练与展示:通过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教师有针对性的出示练习题。练习题的设置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覆盖所有的知识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面面俱到。并且在练习中将学生的产生的共性问题,统一展示解决。

  小结测评:每节课根据实际情况留出5到10分钟时间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测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把学生所反馈上来的信息进行总结。

  点拨提升:就是在整节课中,教师适时的对学生容易产生的易错点、易混点、关键点、最难点的点拨,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知识上得到提升。

三、学生的发展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在新模式的启用后,我们老师发现我们的学生是如此的优秀。特别是训练展示这个环节,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们在讲题过程中不仅能引导大家去思考,有的还总结了解题思路和技巧。学生讲出来的课更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他们理解同龄人哪里有困惑,哪里是盲点。他们会富有想象力的去解题:例如加法运算时,他们想象成两军打仗,同号两数相加,就是同一个**,异号两数相加,—8+5学生解释为反方8个兵,正方5个兵,反方派5个和正方5个同归于尽,反方还剩3个所以是—3,他们在讲解时还特意强调,正负号就是旗帜,千万别让反方的三个兵给叛变了。通过这个生动的战争故事,学生掌握加法运算自然不在话下了。每次在听学生讲课时,总有惊喜产生,而我们老师就是见证奇迹的人。如此讲练结合,学生真正体会到,一道题,你第一次做,掌握的是数学知识,第二次做体会的是数学方法,第三次做领悟的是数学思想。有学生说,老师这道题我做了好多遍总是忘,但我讲了一遍就记住了,我们学生的学习理念是:会听不如会做,会做不如会讲,会讲不如会总。学生学习的方法不断完善,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也许起初学生的表现不尽人意,但持之以恒,加上老师的正确引导,相信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打造有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毕生追求的目标。如何真正达到“有效”,是一个永无结论的研究话题。只有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不断探索、实践,改革我们的教学方法,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才能使这门艺术少一点“遗憾”,多一点“成功”。

  最后,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对我校教研工作的大力支持!及各位同仁的帮助指导!我们的进步离不开教育局、教研室和乡教办的真切关怀,特别感谢石老师对我校数学教学工作的指导和帮助!

  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56583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