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众数与统计的教学计划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众数与统计的教学计划

  【 新知识点】

  众数

  统计复式折线统计图

  综合应用

  【 教学要求】

  1 .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 教学建议】

  1 .注意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和衔接。

  教学本单元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知识的对比,体会统计量的含义及统计图的特征和适用范围。如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先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两组数据,让学生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但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2 .注重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避免简单的统计量的计算。教学中应避免单纯从计算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统计知识,应当注重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如众数,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众数,会求众数,更要注意结合具体数据理解众数的作用和特点。

  3 .注重对学生开展统计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首要目标。这就要求老师应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从事简单的统计活动,如调查同学们的视力情况、所穿鞋子的号码、喜爱的电视节目等。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人到各种活动中,留给他们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从事统计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应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

  【 课时安排】

  1. 众数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众数

  教材第122 、123 页的内容及第124 、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1 .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 .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指出: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实施

  1 .出示教材第122 页的例1 。

  提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

  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 l )算出平均数是1 . 475 ,认为身高接近1 . 475m 的比较合适。

  ( 2 )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 485 ,身高接近1 . 485m 比较合适。

  ( 3 )身高是1 . 52m 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 . 52m 左右比较合适。

  2 .老师指出:上面这组数据中,1 . 52 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3 .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

  老师总结并指出: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4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5 .完成教材第124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 、2 、3 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众数与统计的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众数教学反思

2.《众数和中位数》教案

3.统计的评课稿

4.初中数学《中位数与众数》课堂教学计划

5.《众数练习课》教学设计

6.统计的教学反思

7.绩效统计的论文

8.《中位数和众数》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65986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