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精选7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1

  我们班的班特是绘本阅读,所以孩子们特别喜欢听故事。每到语言课讲故事时,孩子们便迫不及待的坐在位子上等我来讲故事。由于故事《勇敢的狮子王辛巴》里面有许多的小动物,于是我想能不能让孩子来扮演这些小动物的角色。利用情景剧的模式演绎这个精彩的故事内容。

  我先将故事进行分段讲解,让幼儿能对故事进行大致的了解。然后,我把故事中的小动物角色进行分配,请肢体动作表现较丰富的幼儿先进行表演示范(效尧——狮子王、孙美琪——小鹿宾波、赵强鸿——小猴子等等)。

  角色分配完后,我来念故事,请这几名小演员根据故事的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表情。原以为孩子们需要我手把手的进行指导动作,但令我感到诧异的是孩子们不但能对大部分的故事情节做出相应的动作,时不时的还能接上几句对白,不足的是表情不够丰富。其他坐在位子上的“小观众”们也看得津津有味,对于这样的语言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表演结束后,我便根据故事内容对孩子们进行提问,了解孩子们是否能更好更深入的理解故事。实践证明,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载体更能形象生动的表现故事,比以往我用枯燥的语言讲故事更能让孩子接受、理解,也更受孩子们的欢迎。

  原以为这样的课堂教学创新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但孩子们愉快的课堂气氛给了我勇气和鼓励。此节课后,我也看到有许多不够成熟的地方和一些因此而衍生出来新的教学模式下的问题。

  1.在情景剧的表演过程中,老师起着主导作用,即老师说什么,孩子做什么动作,使孩子失去了宝贵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不成熟的地方:我讲一遍故事后,让孩子来进行情景剧表演。对于孩子和我来说都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所以我们也都处在一种摸索的阶段。对于一些表演过程中出现的技巧、技能性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如:效尧在表演狮子王时,有个情节是在草丛里踩到猴子们设下的陷阱——兽夹。这时,效尧就只是蹲在地上,没有丰富的表情,也没有语言表达。只是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缺少表演中的技巧。

  3.在开展情景剧式的语言教学活动时,前期的准备、材料的投入都不充分,可以增设一些环境小布置、动物头饰、背景音乐等。

  整个活动不够精致,略显粗糙。接下来,我也会在课余的时间去深入的研究如何让情景剧式的语言教学活动更成熟,更具魅力。如何提高幼儿在表演中的技巧和技能等等。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2

  在语言教学中设计的提问一般比较多,不同的提问设计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一个好的提问设计不仅能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扩展孩子的想象空间,促进幼儿扩散性思维的发展,又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起幼儿从多角度认识事物,引发幼儿产生问题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的提问往往太表面化、模式化。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对我们的语言活动失去了兴趣,甚至让他们不再去关注别人的发言。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对幼儿已有水平的了解上对教案进行深入的剖析,提升问题的有效性。

  比如在语言教学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过程中,按照教案教师有感情地讲完故事后,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先后提出了下列问题:小蝌蚪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说的?为什么会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妈妈?小蝌蚪最后是怎样变成青蛙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后,我认为:这些问题太过于表面化,完全是让幼儿在回忆故事的内容,没有给孩子留有思考的空间,只要把故事的内容的记住就能回答出问题,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过于简单,不利于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我觉得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1、小蝌蚪把哪些动物当成了自己的妈妈?为什么会认错妈妈呢?

  2、小蝌蚪的妈妈究竟是谁?为什么小蝌蚪和妈妈长得不像呢?

  3、小蝌蚪为什么问了那么多动物都没有找到妈妈呢?随着这些问题的层层深入,能改变幼儿消极被动地接受故事的状态,逐步引导幼儿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是几个问题的综合,在问题的答案中隐含着事物的局部与整体之间关系的道理。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3

  儿歌《大气球》是小班的一节语言活动课,这节课原来的设计是幼儿课前先学会《大气球》这首儿歌,在学会了儿歌的基础再做游戏。我则把活动流程稍做改变,先学习儿歌,再边朗诵边做游戏动作,最后,大家一起玩实物气球。

  我先是讲了自编的故事:大气球,当然,故事里面就是诗歌的主要内容。然后引导孩子们朗诵诗歌内容。朗诵了三遍,很快我就发现有些孩子有点不感兴趣了,小脑袋开始转来转去。于是,我开展了游戏活动:大气球。为了能让孩子们准确指出“你”和“我”,我用夸张的身体动作,引导幼儿分别用手指向对面小朋友和自己,其他的内容我也编了身体表演动作,孩子们很感兴趣。很快,大家模仿着边朗诵边做游戏,喜笑颜开。特别是最后的拥抱动作,个个表情甜蜜无比。

  进行了两次游戏,孩子们的兴致还是很高。于是我想放手让他们自己找朋友两两配对拉手,做游戏。可是,我发出自己去找朋友的信息后,很多孩子还是站在原地就近找朋友,很多都是和边上原来的小朋友拉手。看来小班的孩子大多还是不清楚自由选择的范围,一般会选择就近原则。

  最后,我出示了实物气球,很多孩子看见了都欢呼起来。大家人手一个,边玩边试着朗诵儿歌,气氛活跃又轻松。

  总结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夸张的身体动作引导幼儿清楚人称代词的'区分,并帮助幼儿加深对诗歌语句的理解和掌握,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还有,自由的两两拉手做游戏,增添了活动轻松、自由的氛围。另外,玩实物气球更是掀起了活动高潮。我想,小班的孩子更喜欢、更适合游戏式的教学活动,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身体动作或者一些小玩具组织他们一起游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并引导他们更好地熟悉同伴,促使他们更好地开展合作性的游戏。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66914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