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6)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课稿 篇9

  学习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向初中的过渡期,从语文学科的要求来说,正要从读懂文章向初步赏析文章过渡,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能力提升的关键期,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保持学生兴趣和开始增加难度的度。而《秋天》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了前两篇写景佳作《春》和《济南的冬天》的基础上,所以,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可以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赏析写景文章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探究。另外,诗歌教学要突出熟读成诵的特点,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学习根据写景次序背诵全诗。

  2、初步掌握品味诗歌的方法。

  3、能以“秋天”为题,写一首小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熟读成诵,养成学习诗歌的良好习惯,积累好词佳句。

  2、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优美。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学习根据写景次序背诵全诗。

  2、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3、初步掌握品味诗歌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1、引秋

  由秋天的诗句引入。

  教学活动2

  2、诵秋

  1)请一个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听字音是否准确。

  2)生评,订正字音。

  3)师范读,生听节奏、听感情。(出示多媒体配乐画面)。

  4)生评,师随机点拨。

  5)全班饱含感情齐读。

  6)向同桌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7)向全班同学朗读自己所积累的描写秋景的诗文。

  教学活动3

  3、品秋

  1)四人为一组,探究全诗。可以研究老师提示的问题,也可互问互答(大屏幕出示问题)。

  2)各组汇报探究结果。

  3)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哪些画面(由学生朗读)。

  4)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头脑中浮现的画面。

  教学活动4

  4、写秋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小诗,或者画一幅画(放背景音乐)。

  2)请同学们读出自己的诗或展示自己的画作。

  3)请同学们伴着音乐一起歌唱秋天(出示配乐画面,师生齐背诵)。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多年前上的。现在回顾,是想通过与不断更新的教学观念与不一样的学情进行认真的对照,以期及时修正方向,不断追寻语文教学的真谛。

  这节课的设计,紧紧抓住了诗歌教学以诵读为主的教学要领,引领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并借助多媒体和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展示平台等方式,体会诗情,领略诗意之美。另外,教学的四个环节,引秋,诵秋,品秋,写秋,简练并体现学生学习的规律,以“秋”为主线,通过环环相扣的四个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虽然在当时的教学中,成功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但在作品展示环节,只是走了一个过场,最终用了几个训练题结束了教学,当时还觉得处理得好,因为学生得到了当堂训练。现在想来,其实当时的教学理念还是转变得不够彻底,还是被应试束缚住了手脚。本来是很好的教学设计,实施效果却不尽人意。由此可看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要的训练和答题技巧是需要的,但如果过早进行训练,势必会偏离语文教学的本质。

  不由得想起了任老师在谈到关于如何处理应试与语文的诗意的关系时,说到的那些话:在初中阶段,一定要推迟训练和技巧指导,七年级最好尽量减少训练和技巧指导,最好多培养阅读兴趣,多给学生读的机会,一定要牢记“只有读,才能读”!结合部编教材的编写理念,认真分析这份说课稿,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读诗歌、品诗歌、写诗歌的设计理念已经体现了语文教学要重在感悟积累的本质,但遗憾的是在实施中却“戴着镣铐跳舞”。

  其实,在每一节语文课中,只要在老师精心的引导下,学生一步步在多读中会读,那么还需要为学生成绩提不高发愁吗?而如果一味只是用课本教学生怎么答题,语文教学势必走入死胡同,就更谈不上提高成绩了!

说课稿 篇10

  说教材:

  《大熊猫》是一年级s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课文用准确形象的语言,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我国的国宝——大熊猫。通过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食物及进食特点的描写,使学生感受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知道大熊猫特产于我国,是我国的国宝,也是全世界的珍奇动物,进一步感受动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好朋友,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说教学目标:

  作为第一课时,需要完成以下几个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食物及进食特点,并能抓住“胖乎乎”“毛茸茸”等重点词语感受到大熊猫的可爱,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3、巩固第一课时所学生字,继续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4、学写“耳”“爪”,注意间架结构。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去喜爱动物,在读中培养语感。

  教学难点: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从而树立保护大熊猫、保护动物的意识。

说教法学法:

  1、教法:快乐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鼓励欣赏法。

  2、学法:合作学习法;美读训练法。

说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既是对话就不能训话,就不是教师一相情愿地在说教在传授,而是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从而引导学生极自主地去朗读、去感悟、去探究、去积累、去运用,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灵共鸣,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基于以上认识,我采用以下方法来展开课堂教学。

  一、课前游戏,拉近距离。

  在上课前,我和学生一起玩了个游戏:词语反说、跟我说句子,从而消除学生的顾忌和紧张,拉近师生心灵的距离,以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二、开门见山,直接揭题。

  三、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在巩固识字这一环节中,我采用点名读、开火车读、拍手读、男女生比赛读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识字活动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对生字进行扎实有效的复习巩固。

  四、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加强朗读。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我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自读、范读、齐读、表演读,并能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去品读,从而体会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

  2。加强语言的积累。本文有许多优美的词语和描写形象的句子,特别是abb式词语的运用更好地表现了大熊猫的可爱,在充分品读胖乎乎、毛茸茸这些词语后,我让学生照样子说一说自己积累了哪些,将语言的积累落到实处。

  3。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学生对大熊猫的样子有了深刻的认识后,我让学生先描一描,说一说,然后让学生戴上动物头饰进行自我介绍,更好的丰富学生的动物知识,提高学生对了解动物、爱护动物的兴趣。

  五、播放视频,激发情感。

  在课上为学生播放和大熊猫有关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保护大熊猫的情感。

  六、课上律动,活跃气氛。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时间过长更容易产生疲倦情绪,所以我和学生共做写字操,以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下面的写字教学中。

  七、书写生字,培养习惯。

  写“耳”和“爪”字时,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先请学生自己观察,说说怎样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得好记得牢,然后进行范写,最后描红。

  八、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通过激情饱满的结束语,使学生树立保护大熊猫、保护动物的意识。

  六、课上律动,活跃气氛。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时间过长更容易产生疲倦情绪,所以我和学生共做写字操,以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下面的写字教学中。

  七、书写生字,培养习惯。

  写“耳”和“爪”字时,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先请学生自己观察,说说怎样才能把这这两个字写得好记得牢,然后进行范写,最后描红。

  八、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通过激情饱满的结束语,使学生树立保护大熊猫、保护动物的意识。

【关于说课稿汇编10篇】相关文章:

1.关于说课稿汇编5篇

2.关于说课稿汇编4篇

3.关于说课稿汇编9篇

4.关于高校说课稿

5.关于《鸟语》说课稿

6.说课稿汇编七篇

7.说课稿汇编八篇

8.精选说课稿汇编9篇

9.【实用】说课稿汇编九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406399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