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夸父追日》教学反思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夸父追日》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夸父追日》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夸父追日》教学反思1

  每天给学生上课,看到的是熟悉的面孔,用的是大同小异的教法,很少有激动的时候。今天,我试教《夸父追日》一课。课前,我从参考书上搜摘录了《夸父追日》的古文:夸父c日逐走,入日。渴,欲得,于河、渭。河、渭不足,北大伞N粗粒揽识馈其杖,化猷林。摘录古文后,我逐字逐句地,读了五六遍,总算读准了字音,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我选这篇古文的原意是想让学生们学完了课文后,也来感受感受古人凝炼的语言!本想运用最常用的教法,先指导学生朗读完课文,然后设计一两个牵引全文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训练思维,深化课文,最后,在深化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但转念一想,今天何不来一次大胆的尝试,让他们在学课文前先读读古文,不求理解得透彻与否,但求感受古文的滋味吧!想到这里,我打开电脑,展示出《夸父追日》的古文,正准备给同学们示范朗读一遍,然后再简要地讲一遍大致的意思。这时,有位同学举起了手,还很兴奋地说:“老师,我来读!”他会读吗?我犹豫了一下,但马上又想到课堂是学生的,应该由学生自己来决定怎样去学习,就让他读一下吧!读不好也没关系,那样不更能体现我的朗读水平吗?“好!请你来读一读!”

  “夸父c日逐走,入日。渴,欲得,于河、渭。……”他竟一字一顿地读来,非常标准而又略有些抑扬顿挫,真酷似古人的唱读。我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这是我的学生吗?我还从没教过他们读古文呢!我不由自主地竖起了大拇指,以前每次竖大拇指总是有点委屈自己以求鼓励学生,可这一次竟是是那样的自然,毫无半点矫作!

  我趁热打铁,马上请他领着同学们读几遍,全班同学有滋有味地读起来,我也不自觉地加入了他们朗读的行列。夸父的形象就好像站在我们面前,奋勇前行!

  “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篇古文的意思吧!”我已不能掩饰自己的高兴。

  “我来讲,我来讲!”某某同学立刻举起了手,几乎快伸到讲台上来。我已不再怀疑孩子们的能力,有力地点点头:“行!我特别想听你讲!”

  “第一句的意思是夸父向往光明,不喜欢黑暗,于是与太阳赛跑,想控制太阳为人类服务……”全班出现从未有过的寂静。我听着听着,真想走上去抱住他说声:“我的孩子们,我的孩子们!”此时我实在想不出什么词语来表达。做老师近十年了,习惯了内地课堂上的平静,今天,在今天的课堂上终于找到了一种课堂的生命──让孩子们自己展示能力与知识,与学生一同享受教育的乐趣!

  不知什么时候,双双眼睛都盯着我,静悄悄的。可能发现我在走神了,某某同学说:“老师,我讲完了。”我忙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好啊!原来你们自己都会读,也都懂了啊!现在就这样给我读,读出你们心中的感情来!”

  立刻,教室里出现了读书奇景,听那腔调,看那形象、我真想走过每个孩子时,都把他们抱一下。在充满童稚的古韵声中,我仿佛又和孩子们一起回到了古代……夸父那不成功誓不罢休的气魄显现在我眼前!

  第一次,上课竟能让我如此激动!在激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生命,在激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夸父追日》教学反思2

  我这天所上课的篇目是《夸父追日》,它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神话。课文是根据《山海经·海外北经》的记载改编的,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使得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色彩。这篇课文透过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以神话的形式,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弘扬了一种“勇者无惧”的精神。

  本课谈话导入引出学习的资料《夸父追日》,激发学生对神话的兴趣。之后,质疑“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指导朗读:“每一天夜里,太阳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让学生感悟夸父不怕困难,坚定信念的精神,为下文的理解和朗读指导作好铺垫.再以三个词语贯穿着整篇课文,细细地品读课文,从课文中体会感悟夸父的精神。本节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复述课文,透过初读,熟读、感情朗读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文资料的理解,为复述课文打下良好基础。透过本课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复述,复述较机械性。背诵是对原文必须不漏、不变的陈述,而复述能够去掉一些无关紧要的词句,能够更改部分资料和表达方式。所以让学生由机械性复述过渡到活用性复述,是我在以后教学中应去思考的问题。

  在这一次准备公开课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语文素养,以及随机应变的潜力还要提高。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多看看课外书,重点多看一些教学有关的书籍,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夸父追日》教学反思3

  教学片断:

【片段一】

  出示句子:“可太阳像个大火球,呼啦啦地喷着火,把夸父烤得口干舌燥。”

  师:“口干舌燥”什么意思?

  生:就是口渴,想喝水。

  师:你什么时候会觉得“口干舌燥”?

  生1:夏天天很热,下课了我出去跟同学疯玩,回到教室就会口干舌燥。

  生2:上完体育课我会口干舌燥。

  生3:一直不喝水,我会口干舌燥。

  师:那你们想想,我们夏天在太阳底下走几步,跑几步都会口干舌燥,那夸父追着太阳跑,而且是快要“抱住太阳”,那他是不是更“口干舌燥”,想喝水啊?

  生:是!

  师:这个时候,夸父转身跑到黄河边,开始喝水了。你们能够想象一下他当时是怎样喝水的吗?谁来演一演?

  (生迫不及待的在下面表演大口喝水的样子,并纷纷举手) 师随机点一位学生上台表演。

  师:老师看出来了,你是大口大口的把水往肚子里灌,你为什么不小口小口的喝呢?喝那么

  急不是会被呛到吗?

  生:我被烤得“口干舌燥”,很渴,当然要大口大口的喝啊。

  师:哦,老师明白了,那你这样大口喝水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啊?

  生:咕咚咕咚。

  师:那你这次边出声边表演喝水的样子吧!

  (下面的学生也跟着一起表演,班上“咕咚咕咚”声此起彼伏,大家都投入到了表演当中。)

【片段二】

  师:课文我们学完了,现在老师想让你们把这个故事演出来,谁想试试?一定要对课文内容

  非常熟悉才能演好啊!大家赶快再读读课文吧!读完了,想表演的就举手。 (生立刻认真的读课文,有的学生已经开始边带动作边读了。)

  师:老师看到不少同学都想表演这个故事,老师看看谁举手举得好、表现好,就点谁上来表演。

  (师点了5名学生分别扮演夸父、太阳、黄河、渭河和夸父的手杖。)

  (台下的学生读课文,台上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表演,完全是没有事先排练,即兴的演出,所以,当时出现了不少笑料,比如,夸父去追太阳时,把太阳追得满教室跑;夸父渴死时,渭河正好站在旁边,被夸父压倒在地,两个一起倒下;课文的结尾写到夸父的手杖变成了桃树,路过的人口渴了就去摘桃子吃,当时读到这里,台上台下的学生都去围着扮演手杖的学生“摘桃子”,包括已经“倒地牺牲”的夸父,全班笑成一团,有的学生说:“老师,这成了搞笑版的《夸父追日》了!”还有的说:“老师,夸父死而复活了,他也去摘桃子了!”。)

  师:看完了表演,你们有什么相对夸父说的吗?来,演夸父的XXX上来,你们有什么话,就对着这位“夸父”说吧!

  生1:你太可怜了,被渴死了! (班上传来一片笑声)

  生2:你太傻了,怎么会去追赶太阳呢? (又是一片笑声)

  看来,学生还是没领会到夸父为了追求光明牺牲自我的伟大,只是沉浸在刚才“爆笑版”的表演中,我决定引导一下,让学生重新演一次。

  师:刚才大家笑过了,也闹过了,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呢?我们在上节课学第2自然段的时候,是不是有提过呢?

  生:是为了“让地上的人们不分白天黑夜,都能晒到太阳,得到光明。”

  师:对啊,我们上节课也讲过了,古代没有电灯,连油灯都没有,一到了晚上,整个世界就是一片黑暗,人们生活得很不方便。你们看看,夸父多他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人类都能获得光明才去追赶太阳的,这样的夸父,你还有什么要对他说的呢?

  生1:我觉得夸父很伟大!他能为了人们得到光明去死。

  生2:我觉得夸父很勇敢,他敢去追赶太阳。

  生3:夸父很顽强,他一直追赶太阳,直到死了。

  师:是啊,这样的夸父,很伟大,很勇敢,很顽强,他热爱光明,追求光明,不惜牺牲宝贵的生命。这样的夸父,他倒地死去,我们如果再演一次,你们会怎么演呢?

  (师指名学生再次表演课文。这一次,当表演到第4自然段,夸父“越跑越慢”,最终“轰隆”一声,倒地死去时,没有了上次的那种爆笑,学生读得也比较缓慢低沉。)

课后反思:

  通过表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班学生都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或读或演, 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教学效果比较理想。两次表演,学生基本能够讲述这个故事了,也感受到了夸父勇敢顽强、牺牲自我的精神。

  我觉得,两次表演,效果很不一样,第一次,学生只是单纯的好玩,没有深入去理解夸父这个人物形象,加上表演时状况频出,课堂爆笑不断;第二次,经过老师的引导点拨,学生能够慢慢体会到夸父的伟大了,便在表演时更认真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416393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