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开关柜实习周记(4)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开关柜实习周记7

  实习周记

  实习单位:

  实习岗位:

  工作内容(含工作流程): 时光的流逝,实习期即将结束,与自己擦肩而过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只能是自己不够细心。为了不想失去太多,进行工作空余时间进行学习,学习内容为:无功补偿的原理。 电网输出的功率包括两部分:一是有功功率;二是无功功率.直接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热能,化学能或声能,利用这些能作功,这部分功率称为有功功率;不消耗电能;只是把电能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能,这种能作为电气设备能够作功的必备条件,并且,这种能是在电网中与电能进行周期性转换,这部分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如电磁元件建立磁场占用的电能,电容器建立电场所占的电能;电流在电感元件中作功时,电流超前于电压90℃,而电流在电容元件中作功时,电流滞后电压90℃。在同一电路中,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方向相反,互差180℃。如果在电磁元件电路中有比例地安装电容元件,使两者的电流相互抵消,使电流的矢量与电压矢量之间的夹角缩小,从而提高电能作功的能力,这就是无功补偿的道理. 无功补偿的意义 :(1)补偿无功功率,可以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比例常数 ;(2)减少发,供电设备的设计容量,减少投资,例如当功率因数cosΦ=0.8增加到cos4=0.95时,装1Kvar电容器可节省设备容量0.52KW;反之,增加0.52KW,对原有设备而言,相当于增大了发,供电设备容量。因此,对新建,改建工程.应充分考虑无功补偿,便可以减少设计容量,从而减少投资; (3)降低线损,由公式△P%=(1-cosΦ/cosΦ)X100%得出其中cosΦ为补偿后的功率因数,cosΦ为补偿前的功率因数则,cosΦ>cosΦ,所以提高功率因数后,线损率也下降了,减少设计容量,减少投资,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输送比例,以及降低线损都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功率因数是考核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规划、实施无功补偿势在必行。

  无功补偿的原则 :提高用电单位的自然功率因数,无功补偿分为集中补偿,分散补偿和随机随器补偿,应该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调压与降损相结合,以降损为主的原则。

  无功补偿装置的组合元件:①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 ( 根据电网无功功率是否达到无功设定值来控制电力电容器的投入和切除,并且有过,欠电压保护功能 );②无触点可控硅模块或智能复合开关 ;③电容器(内带放电电阻) ;④熔断器;⑤电流互感器;⑥避雷器 ;⑦开关 ;⑧电抗器(对无触点开关起到过电流保护作用;对防止电容器过电流也起到抑制作用) ,另外,还装配监视用的电压表,电流表,功率因数表和信号指示灯等。

  无功补偿一般是选用优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可按不同容量灵活编码组合,投切级数多,大容量补偿可一次到位。其基本工作原理:装置工作时由控制器实时监测系统电压及无功功率的变化。当系统电压低于供电标准或无功功率达到所设定电容器组投切门限时,控制器给出投切指令。由过零电路迅速检测晶闸管两端电压(即电容器和系统之间的电压差),当两端电压为零时触发晶闸管,电容器组实现无涌流投入或无涌流切除。保护功能:具有过流、过压、欠压、温度超限多种保护,装置能在外部故障和停电时自动退出运行,送电后自动恢复。

  工作体会:通过无功补偿的学习,我对GGD低压开关柜的一次原理图进行分析,我得到两点心得:第一点,低压对电容器在投入GGD过程中使用出现的问题主要有:1、电容器损坏频繁;2、电容器外熔断器在投切电容器组及运行中常发生熔断;3、电容器组经常投入使用率低。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进行专题研究,对无功补偿设备进行综合整治,以达到无功补偿设备使用化运行,提高电网电压无功质量和电能合格率。针对上述情况我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如下:1、电容器损坏主要原因由于在选择电压等级时没有考虑谐波背景的影响,造成所选择的电压等级偏低,长期运行电容器将容易损坏。2、电容器外熔断器经常发生熔断,主要是合闸涌流对熔断器的冲击或者熔断器额定电流的选择偏小造成的,或是不同电抗率组别的电容器组投切顺序不当所致。3、电容器投入使用率低主要是由于在电容器容量选择及分配不当造成的。第二点,确定无功补偿容量时应注意:1、在轻负荷时要避免过补偿,倒送无功造成功率损耗增加,也是不经济的;2、功率因数越高,每千乏补偿容量减少损耗的作用将变小,通常情况下,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5就是合理补偿。

【开关柜实习周记】相关文章:

1.电气开关柜实习周记范文

2.开关柜结构设计与制造的实践论文

3.实习周记

4.实习生实习周记

5.ICU实习护士实习周记

6.优化实习周记

7.物流实习周记

8.客服实习周记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436327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